书籍详情
农业产业化中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作者:杨琦,郭树华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ISBN:9787513610087
定价:¥4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杨琦、郭树华编著的《农业产业化中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从分析农业风险入手,引入风险管理及其相关理论,以农业保险的一般理论为依据和指导,在对我国农业保险供求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供求矛盾,并进一步分析了其成因。对如何促进农业保险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分析了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特征、行为主体的博弈、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的建设等,为构建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奠定了基础。对云南省当前的农业产业发展作了描述性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实践及国外农业保险的经验,为构建云南省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提供了参考。最后,对云南省现行的农业保险需求作了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构建适合云南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对策措施。
作者简介
杨琦,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委副书记,云南桥堡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书记。云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经济系列高评委专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委员,云南省领导科学决策研究会委员,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云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出版专著及合著六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开放经济学与国家政策和现代金融。郭树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3篇,出版专著3部。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农业风险管理和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农业风险
2.1.1 农业风险的内涵
2.1.2 农业风险的分类和特点
2.1.3 农业风险管理
2.2 农业保险
2.2.1 农业保险的特点
2.2.2 农业保险的地位
2.2.3 农业保险的作用
2.2.4 农业保险的属性界定
2.3 农业保险主体的博弈分析
2.3.1 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客体及投保人
2.3.2 农业保险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2.4 开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2.4.1 开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2.4.2 开展农业保险的迫切性
第3章 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3.1 我国农业保险的供给现状分析
3.1.1 我国农业保险的供给现状
3.1.2 保险公司开展农村保险业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我国农业保险的需求现状分析
3.2.1 保险需求理论的一般分析
3.2.2 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
3.3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供求矛盾分析
3.3.1 自然需求不能向有效需求转变
3.3.2 高费率与低保障的矛盾
3.3.3 高赔付率与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目标的矛盾
3.4 我国农业保险供求矛盾的成因分析
3.4.1 农业保险的外部性
3.4.2 农业保险的特殊技术障碍
3.4.3 农业灾害、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的区域性
第4章 农业保险的国际借鉴
4.1 国外主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4.1.1 美国模式
4.1.2 日本模式
4.1.3 法国模式
4.1.4 印度模式
4.2 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基本特征
4.2.1 世界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农业保险的强制性
4.2.2 世界各国都对农业保险给予立法保障
4.2.3 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保费补贴措施
4.2.4 世界各国对农业保险都采用行政保护
4.2.5 世界各国普遍以再保险方式为农业保险提供支持
4.3 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的经验
4.3.1 实行低费率高补贴政策
4.3.2 建立全国性的再保险体系
4.3.3 国家立法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4.3.4 突出农业保险的功能定位
4.4 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启示
第5章 国内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分析
5.1 发达地区的农业保险模式研究
5.1.1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实践的分析
5.1.2 发达地区农业保险模式的特点
5.1.3 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
5.2 边远省份农业保险模式的研究
5.2.1 中华联合农业保险模式(新疆建设兵团农业保险)
5.2.2 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5.2.3 吉林安华的农业保险模式
5.3 中部地区农业保险模式研究
5.3.1 河南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模式(1991—1998)
5.3.2 湖南农业保险模式
第6章 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6.1 云南农业基本状况
6.1.1 云南农业资源禀赋
6.1.2 云南农业结构现状
6.1.3 云南主要农业自然灾害
6.1.4 云南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6.2 云南经济发展定位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2.1 云南经济发展定位
6.2.2 农业产业的发展及其内部结构变化
6.2.3 云南的工农和城乡结构问题研究
6.2.4 云南财政支农支出及绩效的实证分析
6.3 云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
6.3.1 农业产业化理论
6.3.2 云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6.3.3 云南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6.4 云南农业产业化风险
6.4.1 农业产业化风险的种类
6.4.2 农业产业化风险产生的原因
6.4.3 云南农业产业化中的不同组织形式的风险因素分析
6.5 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保险的互动关系
6.5.1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业保险的促进作用
6.5.2 农业保险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6.5.3 农业保险和农业产业化的互动机制创新及相关对策
6.5.4 两者互动关系对云南农业经济和“三农”问题的意义
第7章 云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村保险案例分析
7.1 云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业保险状况分析
7.2 试点地区调研分析与总结
7.3 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路
第8章 云南省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构建
8.1 云南农业保险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8.1.1 云南农业保险制度应当体现地区属性
8.1.2 云南农业保险的目标市场定位
8.2 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策选择的原则
8.2.1 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8.2.2 非赢利的原则
8.2.3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8.2.4 政策支持的原则
8.3 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措施
8.3.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8.3.2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
8.3.3 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和商业性保险公司合理分工
8.3.4 先行试验,找准突破点
8.3.5 建立农产品库存储备制度、农产品市场支持风险基金
8.3.6 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8.3.7 支持和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
8.3.8 基于产业链进行风险管理
8.3.9 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
第9章 总结
9.1 结论
9.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一:江川县上头营村问卷满意度分数明细表
附录二:农户调查表
附录三:试点设计
参考文献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农业风险管理和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农业风险
2.1.1 农业风险的内涵
2.1.2 农业风险的分类和特点
2.1.3 农业风险管理
2.2 农业保险
2.2.1 农业保险的特点
2.2.2 农业保险的地位
2.2.3 农业保险的作用
2.2.4 农业保险的属性界定
2.3 农业保险主体的博弈分析
2.3.1 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客体及投保人
2.3.2 农业保险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2.4 开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2.4.1 开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2.4.2 开展农业保险的迫切性
第3章 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3.1 我国农业保险的供给现状分析
3.1.1 我国农业保险的供给现状
3.1.2 保险公司开展农村保险业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我国农业保险的需求现状分析
3.2.1 保险需求理论的一般分析
3.2.2 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
3.3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供求矛盾分析
3.3.1 自然需求不能向有效需求转变
3.3.2 高费率与低保障的矛盾
3.3.3 高赔付率与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目标的矛盾
3.4 我国农业保险供求矛盾的成因分析
3.4.1 农业保险的外部性
3.4.2 农业保险的特殊技术障碍
3.4.3 农业灾害、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的区域性
第4章 农业保险的国际借鉴
4.1 国外主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4.1.1 美国模式
4.1.2 日本模式
4.1.3 法国模式
4.1.4 印度模式
4.2 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基本特征
4.2.1 世界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农业保险的强制性
4.2.2 世界各国都对农业保险给予立法保障
4.2.3 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保费补贴措施
4.2.4 世界各国对农业保险都采用行政保护
4.2.5 世界各国普遍以再保险方式为农业保险提供支持
4.3 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的经验
4.3.1 实行低费率高补贴政策
4.3.2 建立全国性的再保险体系
4.3.3 国家立法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4.3.4 突出农业保险的功能定位
4.4 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启示
第5章 国内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分析
5.1 发达地区的农业保险模式研究
5.1.1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实践的分析
5.1.2 发达地区农业保险模式的特点
5.1.3 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
5.2 边远省份农业保险模式的研究
5.2.1 中华联合农业保险模式(新疆建设兵团农业保险)
5.2.2 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5.2.3 吉林安华的农业保险模式
5.3 中部地区农业保险模式研究
5.3.1 河南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模式(1991—1998)
5.3.2 湖南农业保险模式
第6章 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6.1 云南农业基本状况
6.1.1 云南农业资源禀赋
6.1.2 云南农业结构现状
6.1.3 云南主要农业自然灾害
6.1.4 云南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6.2 云南经济发展定位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2.1 云南经济发展定位
6.2.2 农业产业的发展及其内部结构变化
6.2.3 云南的工农和城乡结构问题研究
6.2.4 云南财政支农支出及绩效的实证分析
6.3 云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
6.3.1 农业产业化理论
6.3.2 云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6.3.3 云南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6.4 云南农业产业化风险
6.4.1 农业产业化风险的种类
6.4.2 农业产业化风险产生的原因
6.4.3 云南农业产业化中的不同组织形式的风险因素分析
6.5 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保险的互动关系
6.5.1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业保险的促进作用
6.5.2 农业保险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6.5.3 农业保险和农业产业化的互动机制创新及相关对策
6.5.4 两者互动关系对云南农业经济和“三农”问题的意义
第7章 云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村保险案例分析
7.1 云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业保险状况分析
7.2 试点地区调研分析与总结
7.3 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路
第8章 云南省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构建
8.1 云南农业保险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8.1.1 云南农业保险制度应当体现地区属性
8.1.2 云南农业保险的目标市场定位
8.2 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策选择的原则
8.2.1 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8.2.2 非赢利的原则
8.2.3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8.2.4 政策支持的原则
8.3 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措施
8.3.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8.3.2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
8.3.3 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和商业性保险公司合理分工
8.3.4 先行试验,找准突破点
8.3.5 建立农产品库存储备制度、农产品市场支持风险基金
8.3.6 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8.3.7 支持和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
8.3.8 基于产业链进行风险管理
8.3.9 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
第9章 总结
9.1 结论
9.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一:江川县上头营村问卷满意度分数明细表
附录二:农户调查表
附录三:试点设计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