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人生哲学讲义方东美方东美作品系列 (共10册),这套丛书还有《方东美先生演讲集》,《生生之德》,《新儒家哲学十八讲》,《华严宗哲学(全二册)》,《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全二册)》等。
-
生态文明概论余杰,王旭烽,梅亚明 编生态文明是对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新兴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概论》以教材的形式,按照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编写性质,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生态文明的提出与发展背景、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点、中外生态文明智慧、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西方生态文明实践的启示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与重大意义。
-
仰望星空(英)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 著,佘卓桓 译《仰望星空:这个星球上站得最高的灵魂》是一本励志之书。作者用他理性的思考,对人生的各个方面,诸如幽默、旅行、羞怯、专长、平等、乐观、幸福、精神等都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本森告诉人们:人生最大的胜利,就是不论历经多少失败、几多失意,都能將希望长存于心底。
-
小爱大德(法)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著,赵克非 译全书以礼貌开篇,而礼貌还算不上美德;以爱心结尾,但爱心已经不再是美德。这样做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至于其他的,比如顺序的选择,虽绝非纯属偶然,更多的还是出自某种直觉和需要;有时是出于符合教育学原理的考虑,有时是出于伦理学或美学的考虑,而不是出自某种我不知道的演绎推理或等级排序。一部论述美德的著作,特别是像我这样一部浅论,不构成一个伦理体系:这是应用伦理学,而不是理论伦理学,是尽可能的现实的,而不是纯理性的。在伦理学中,难道还有什么比应用和现实生活更重要的吗?
-
感恩父爱感恩母爱大全杨永胜 编《感恩父爱感恩母爱大全》是一本感动心灵的书,它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上经典的父爱母爱故事,每读一篇,仿佛就能看见父母所做的一点一滴。虽然《感恩父爱感恩母爱大全》中的作者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所表达的父爱母爱的内涵都是相同的。
-
孝经心得胡宁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先生说:“解决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社会的问题,要靠中国孔孟学说。《孝经》这部书,应该送给全世界每个国家去学习。所以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就是中国人文化的世纪。中国人拯救全世界,不是用政治、军事、科技、经济贸易,而是用中国文化。”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经》是古代家喻户晓的孝文化瑰宝,而《二十四孝》则常作蒙学书供儿童使用。在当下,我们确实太多地忘记了“孝”在历史和在现实中的尊严与分量。现代人若要守望自己的灵魂,守护人性的本分,守持做人的道德底线,“孝”的教化是不能够淡忘的。百善之首孝为先,孝是立国之基!因此孝道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法宝,古人云“忠臣必出自孝子之门”,孔老夫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唐玄宗亲自注解《孝经》。曾国藩把《孝经》下发到每一位士兵的手里。李嘉诚用《孝经》的思想来管理企业。《孝经心得:解读数千年凝聚中国人亲情的经典》是草根多年来研读学习、力行孝道,融会儒释道三家之圣解和当今社会行孝现状而做的解读心得。《孝经心得:解读数千年凝聚中国人亲情的经典》译注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精神为依托,通过周详浅近的解说和清新雅致的案例,不但准确传达出了原著的精神,也为广大读者顺利阅读和理解原著提供了便利。
-
否定与重构燕道成,黄果 著在传媒产业日益全球化、市场化、产业化的今天,传媒中所反映的暴力内容不断增加,暴力倾向日益增长。从印刷时代报刊对于暴力事件的追随,到信息时代随处可见的暴力信息和大兴其道的暴力影像,媒介对于暴力内容的偏爱似乎情有独钟。现实生活中,媒介暴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剧了人们对暴力的麻木感与宽容度。媒介暴力现象,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为美国学者和政府所注意,直到今天,媒介暴力虽然饱受诟病,却也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愈演愈烈。事实上,如何对媒介暴力进行有意义的伦理批判,是关系到媒介暴力发展和媒介形象塑造的重要问题。如果不澄清此问题,对媒介暴力的批判便很容易陷入纯理论化的思考,而悬置了其内在的道德维度和人性考量,所以,基于伦理学的视域对媒介暴力进行批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谈到:“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由此出发,“批判”并非就批判而批判,而是在于有激情、有头脑地使用批判这个“武器”以达到重构和超越现实的意旨。在对媒介暴力进行合理批判时,首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媒介暴力的合法性体现于何处?第二,媒介暴力有哪些非法性?众所周知,世界上百利而无一害的事物几乎没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物也是几乎不存在的。因此,首先应肯定媒介暴力存在的合法性,立足于“形而下”的媒介暴力的具体内容,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视域分析其产生的理由、类型、意义等,肯定媒介暴力的“存在即合理”的意义;其次应反思媒介暴力的非法性问题,从伦理的视角对其进行辩证的否定,考量对媒介暴力进行重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从而“扬”其利而“弃”其弊,最终达到对媒介暴力的超越并使之新生。燕道成、黄果所著的《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导论,包括媒介暴力伦理批判的中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背景、意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三章,主要论述媒介暴力伦理批判的背景和内容,这是媒介暴力伦理批判的立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第四至第五章,这是本研究的主体,本部分对媒介暴力的合法性和非法性进行了辩证地论证,并引入传媒责任伦理,对其合法与非法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追问;第四部分是第六章,这是文章的落脚点,也是对本研究关键问题即“如何对媒介暴力进行有意义的批判”的回答;第五部分是结语。在论证结构上,《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以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为主线,贯穿始终;以传媒责任伦理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对媒介暴力进行有意义的批判这个中心进行理论剖析,以此为理;从对媒介暴力的合法性与非法性的探讨中,回答如何重构媒介暴力的问题,以此为据;全文以层层深入的方式完成论述,逐步打开媒介暴力伦理批判问题的核心,最后为媒介暴力的重构与新生指明路径。
-
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季羡林 著《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纵观季老近百年的人生阅历,是一座后人汲取人生经验的富矿。在他丰赡的著述中,也常见论及人生之作,为此,我们编选了本卷,《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充分展示季羡林对人生意义与价值、为人与处世、隐忍与成功等的参悟之心,对当下生活忙碌的青年一代而言,极具开解、教导意义。
-
都市行者(比)白瑞夫 著,郑晗 译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驻着一位僧人——“都市行者”,《中欧经管系列·都市行者:穿越人生的线路图》探讨了人生的目标、真实的幸福和深刻的自我发现,其新颖的理念为我们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内心的僧人代表着直觉、幸福、真爱、目标和生命的力量,而我们的衣装则代表着外在世界的成功和辉煌。学会使它们协同一致,就能够弥合内外世界的隔离,叩开我们内心一直存在的宽广而丰富的世界——无论是在职业生涯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将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固有的思考和感受方式所带来的焦虑、压力和问题。白瑞夫从他的个人经历和亘久常新的各派学说中,提炼出循序渐进的指引,包括人生之旅模型和内外世界相互隔离的图表模型。它们将帮助你轻松地识别和找寻自己的人生道路,探索相关的自省模式,比如说,“我的生活目标是什么?”;“我怎么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拥有令人愉快、满足的事业?”。或者,简单地说,“我怎样才能听从内心最深处的意志和愿望,在当今社会中绽放自己的光华?”如果你想改变自己,改变人生之旅,那么请开始读懂你心中的《都市行者》吧!
-
纯粹伦理入门(日)丸山敏秋 著丸山敏秋所著的《纯粹伦理入门(最新版)》以倡导纯粹伦理的丸山敏雄(伦理研究所创始人,1892~1951年)的著作为理论依据,把涉及内容宽泛的纯粹伦理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概括总结而成的。本书虽然无法囊括纯粹伦理的所有内容,但基本上对概要进行了汇总。书名本应该定为“纯粹伦理概论”,但这样会给人以晦涩生硬的感觉,故取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