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伦理新视点廖申白,孙春晨主编本书以作者在广东、河南、陕西和江苏的社会调查为基础,阐述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人们的道德观念所造成的冲击,并提出了应对这种变化和冲击的对策。
-
苏俄伦理道德观演变金可溪著暂缺简介...
-
修身·养性穆锡主编暂缺简介...
-
儒家文化与爱国传统胡发贵著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资助课题。
-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钱逊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内容简介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是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一项艰苦任务。本书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精神作了较系统的阐述。本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德刑之争;对群己关系、人我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和原则;中和的原则;道德精神;修养学说;古代若干道德规范等等。同时,为了阅读,本书选用了一些古代经典的文献材料作为参考资料。全书通俗易懂,寓教于理,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阶段成果,收入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它不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读书,而且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修身养性的参考书。
-
沉重的肉身刘小枫著《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的叙事纬语从人民伦理转到自由个体伦理,主要围绕中欧两位当代作家的叙事,以探讨两种不同的个体自由伦理的差异。
-
生命使用说明书许海,王飞编著本书目录简介:第一章追问人生意义;第二章解析人生价值;第三章提高人生素质;第四章运筹人生谋略;第五章调整人生姿态;第六章开创人生艺术;第七章开拓人生境界;
-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著;越裔汉译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甚丰,其中的散文、随笔更是精华。他结合外国娓语式散文和中国明清之际性灵作品的长处,加上林先生本人的天赋气质,使他的文章显示出主人情、通灵性、富幽默的特色。该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首达52周,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为十余种文字所翻译。林语堂在该书中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我本想题这书的名字为“抒情哲学”,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人的观念。但是这个书名似乎太美,我不敢用,我恐怕目标定得太高,即难于满足读者的期望,况且我的主旨是实事求是的散文。所以用现在的书名较易维持水准,且较自然。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
中国应用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编“全国第三届应用伦理学研讨会”于2003年1月在香港浸会大学举行,与会的中国内地及港、台专家学者达四十多位,发表论文共39篇,涉及应用伦理的基础问题、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生命伦理、科技伦理、环境伦理及婚姻伦理等范围,现选出20篇编成本书。 本书前言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
-
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东方智编著以诸葛亮孔明的故事为底料,轻松深刻通俗的人生哲学!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三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及军事家,也是古代著名的学者。他的事迹历来为世人所尊敬和推崇。他的名字成为了“智慧”的代名词。诸葛亮虽然没能实现统一国家的夙愿,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国家统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聪明才智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推崇,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留下的著作和教子的书信,更是被历代学者奉为经典之作。本书以轻松幽默的风格,通过跨越时空的艺术想象,在深入研究史实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特点,讲述了诸葛亮救子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诸葛亮的人生经验和智慧精华。不管你是想探索为学的方法,提高做人的技巧,还是想迅速达成自己的目标,改善平凡的生活,只要你认真阅读本书,就能够从中得到启迪,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