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认同伦理学夸梅·安东尼·阿皮亚 著,张容南 译《人文与社会译丛:认同伦理学》从“个性”话题展开去,以跨学科的视角、生动活泼的语言,探讨了我们对个性的寻求、塑造生活的任务以及对身份认同的主张,阐释了什么是与自由息息相关的身份认同,我们如何获得追寻个体生活的能力,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复杂的社会范畴塑造自我。阿皮亚抛开了“认同”叙述的陈词滥调,探讨了与认同紧密相关的文化、价值观、道德义务、人权等因素,试图打破西方的与非西方的、地方的与世界的、自我与他者等界线来全新看待认同问题。
-
父母离去前子女要做的事刘亨巧 著父母是赐予我们生命的人,是世间最疼爱我们的人。他们教会我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从此我们走得踏踏实实、堂堂正正;他们教会我们说第一句话,从此我们的话掷地有声、一诺千金;他们哺育我们成长,从此我们将人生路走成一条康庄大道,路边开满鲜花;也是他们教会我们要感恩世界,教我们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因此,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孝心”永远不应该被人们淡化。因为这不仅仅是天性使然,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责任。然而,生活中有多少人能时刻铭记父母的爱,有多少人懂得用行动去回报我们的父母?父母总有一天会辞世,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件事。正如刘墉先生所说: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开始,因为在你读书时,你必须专注于学业,工作后又开始专注于爱人,结婚后不得不专注于孩子,当你终于想到要尽孝道时,也许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了!所以,别让爱迟到,别让你的孝心留下永远的遗憾。在父母离去之前尽力去呵护他们,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重视他们的感情生活,让他们对生活充满期待。
-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德)叔本华 著,林康成 译《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取自叔本华一生中最后一部巨著《附录与补遗》,是他对哲学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补充与说明。这篇以格言体写成的《附录与补遗》,使名声沉寂六十多年不获承认的叔本华一夜成名。正如他所说,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是《附录与补遗》中最精华的部分,书中,叔本华融合东西方哲学的主流,披露人性和世故,加以睿智、生动的笔触,娓娓地跟我们讨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求取幸福和成功,以期充分发挥此生。
-
孝感中华吕明晰 编孝是人世间一种高尚的美好情感,它的本质是亲情回报,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孝感中华》以《天下父母》中的的感人孝道故事为题材辑录20个孝道的故事成书。内容包括“翟俊杰一瓶乳汁颂母恩”、“王希海燃烧自己照亮父亲的生命”、“鑫秋给父亲一双明亮的眼睛”等。
-
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生活(美)爱默生 著,史士本,牛雅芳 译《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生活》精选爱默生的经典之作。作者以随笔的形式,通过对一些生活细节问题的解析,探讨了人类应如何对待命运,如何寻求精神与现实的和谐,回答了“我将怎样生活”等永恒的人生问题。《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生活》中充满哲思的箴言,皆是历经岁月检验的大智慧。《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生活》语言风格独特,行文犹如格言,警句迭出,哲理深入浅出,说理透彻而又激情澎湃,为许多历史名人所推崇。
-
幸福论庄富怡 著《幸福论》——您幸福吗?她幸福吗?父母幸福吗?儿女幸福吗?《幸福论》的作者以哲学的角度、人类学的角度、管理学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人类幸福最大化!《踏歌行》——祖国的千山万水,诗人的今古情怀,演绎出人生绚丽的彩虹;演绎出了哲学的优美华章;演绎出了管理的神舞曲。
-
中国孝经学史舒大刚 著《中国孝经学史》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孝经》传播史和接受史的学术著作,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全书近50万字,上自先秦,下迄20世纪,对2500余年《孝经》流传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揭示了《孝经》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填补了中国经学史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的空白。
-
那个世界听到的这个世界的声音(日)云黑斋 著,张洋 译“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说白了就是一个屌丝。被压力搞成了抑郁症患者?!寻医问药,不曾想到我这个无神论者,竟然遇到了自己的守护神,还是一个穿着黄色T恤的关西“大叔”?!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神灵体验,很诡异,却又很幸运!他告诉了我轮回的秘密、人的秘密,解答了我对人生种种的不解……
-
聆听的力量(美)马克·尼波 著,王笑盈,杨悦 译马克·尼波被誉为“这个时代最明亮的心灵灯塔”、“完美的故事讲述者”和“雄辩的灵魂导师”。他曾以《觉醒之旅》一书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书中从各个角度和读者分享了他对人生的顿悟,感动和启迪了数以百万计的读者。这本《聆听的力量:7000种聆听的方式》是他对心灵探究的又一力作,在新书中,马克探寻了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聆听的方式。马克人生曾有过痛苦经历,那份磨难让他坚信聆听是这世界上最神秘、最诱人、最刺激的艺术形式:“无论你身处何种困境,总会有一种聆听的方法帮你渡过难关,并且这种方式一定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因为聆听会引领你抵达事物的本质。聆听之于心灵就好比呼吸之于肺部那样自然而迫切。唯有聆听才能唤醒灵魂,唯有聆听才能使生命常青。”在《聆听的力量:7000种聆听的方式》一书中,马克用传统结合现代的方式向我们传授了亲近神圣之道。马克用这本文笔优美的书分享了他独特的见解,字里行间都散发着他的优雅的气质。马克把我们反思自己时通过真正聆听而来的收获和挑战一一道来。《聆听的力量:7000种聆听的方式》探索了我们自身,以及我们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本书在不断前行的人生道路上引领我们重新定位自己,并且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意义之所在。《聆听的力量:7000种聆听的方式》提出了很多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鼓励我们不断反思和讨论。这本书发人深省,教会我们如何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之中,并最终获得生命的馈赠和人生箴言。《聆听的力量:7000种聆听的方式》是一幅由沉思、回忆以及冥想交织而成的美丽织锦,展示了聆听人生的伟大方式,指引出一条通向美满人生的必经之路。
-
姥姥语录倪萍 著《姥姥语录(典藏本)》是一本可以给人温暖的书。作者以纯朴之笔叙写了99岁高寿的姥姥与“我”和“我们”之间的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诠释了中国式的爱、中国式的孝、中国式的家庭与温暖。这是一本可以给人智慧的书。经由姥姥之口,道出了许多看似平常、实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有些是姥姥的人生体悟,更多则是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口耳相传的民间智慧。其中倡导的知足常乐、宽容谦让、吃亏是福、帮人即是帮己、自力更生等理念,是中国人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为人处世准则和真实的“活法”,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幸福”的含义。这是一本可以医治“现代病”的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强调竞争、重视自我、追求物质,由此也伴生了不少“现代病”,远离了生活的本真。捧读本书,起码可以得到另一种活法、另一种幸福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