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功利主义(英)约翰·穆勒 著《功利主义》是一本伦理学名着,它不仅对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作了一个相当完备而又清楚明白的阐明,而且站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了伦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功利主义》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对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了全面澄清,并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给出了功利主义的经典答案。第三章探讨了功利主义道德标准何以可能或者说在何种程度上能为人们接受的问题。第四章对功利主义道德标准给出了一个哲学上的证明。最后,第五章论述了功利主义的正义理论。
-
三纲与秩序重建方朝晖 著《逐浪者文丛:“三纲”与秩序重建》批评从民主/专制二分式思维方式和进化论历史观出发,将儒家的“忠君”、“三纲”等价值观解释为维护专制的工具,提出“三纲”的本义并不是指无条件服从,而是指从大局出发,按照良知与道义做事。在此基础上,《逐浪者文丛:“三纲”与秩序重建》借鉴文化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从全新角度说明中国文化中秩序的根源,阐明儒家所倡导的以“大一统”、人伦重建(核心价值重建)、任贤使能、移风易俗、礼大于法、行业自治、教育立国等为主要内容的“治道”,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
-
生境伦理学唐代兴 著《生境伦理学:生境伦理的教育道路》是八卷本《生境伦理学》卷八。第一篇考察当代伦理教育的认知基础:首先从教育的人类本质人手讨论生境伦理教育的目的和四维认知前提,然后从生利爱、利害取舍、群己权界三个方面探讨生境伦理教育的人性基础。第二篇梳理生境伦理教育的社会思路:它是以生境利益为逻辑起点,以权责对等为核心精神,以自由生存为目标指向,以利益权衡为方法论引导,以培育人的良心、良知、良能和关心一责任为基本内容,以道德训练和美德引导为双重维度,在整合社会、社区、学校、家庭的互动平台上构建小学、中学、大学伦理教育实施课程体系和认知、情感、行动的伦理教育方法体系。第三篇讨论生境伦理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是引导关心,丰富人性,育成伦理生活内动力;二是生成价值,构建伦理尺度;三是践履权责,训练爱、利、生的生存品质与能力。《生境伦理学:生境伦理的教育道路》第四篇探索生境伦理教育的践行路径:它以至诚无畏为基本进路,以全面训练、协调和健美身心为课程落实,以培养人的世界性生存教养和习惯为起步,以训练人的学知与学做为践行方式,以引导人守约和遵法为基本准则,以激励人人利用厚生为口标追求方向。
-
生境伦理学唐代兴 著《生境伦理学:生境伦理的制度规训》专门讨论生境伦理如何达向实践之域而构成制度的选择、确立及创新的内在规训。制度选择、确立及创新的内在规训,即是生成制度的伦理理想和规范制度实践的道德指向。由此两个方面要求制度伦理的探讨,必须从形上原理与形下实践方向两个方面解决其内在伦理依据、伦理精神、伦理目标,以及如何将其内在伦理精神和目标指向落实为必须遵守的道德价值原则与行动规范。就原理建构而言,生境伦理对制度选择、确立及创新的认知规训,就是致力于解决具有普遍合理的制度需要诉诸何种伦理理想支撑?应植根于何种伦理平台?并应当具备何种价值指向和目标追求?从实践指向论,生境伦理对制度选择、确立及创新的实践规训,就是应如何确立其定位实践的生境道德立法原理?怎样建构其规范实践的伦理价值体系和如何开辟其道德实践的正确方向与路径?
-
社科经典(英)亚当·斯密 著,谢祖钧 译《社科经典:道德情感论(最新修订 第2版)》谈到了爱、自爱、自我克制、意志、大度、慷慨、正直、勤俭、爱国等高尚的情感,同时批判了自私、虚荣、嫉妒、仇恨、贪婪、非正义、背信弃义等邪恶的和不道德的情感,正是这两类不同的情感构成了人类的美德与邪恶。在情感的基础上,亚当·斯密又进一步论述了人类的各种激情和情绪,而贯穿所有情感的激情的却是表现的适度(Propriety)问题,他认为只有情感表现或发泄适度才是最完美的情感和美德。伴随情感的适度而来的就是人的行为的适度。只有当社会的成员都能具有令人愉快的高尚的情感和行为适度时,社会才会有和谐、安全和进步。如果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追求的是“一个明白而简单的天然的自由体系”,那么他在《社科经典:道德情感论(最新修订 第2版)》中所追求的则是一个从自爱、相互帮助、相互同情、自我克制和行为适度的社会。而这些不正是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所需要的吗?不正是今天我国社会所缺少的吗?所以《社科经典:道德情感论(最新修订 第2版)》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公民道德建设、以德治国都具有极其伟大的现实意义。
-
价值论与伦理学国际价值哲学学会 编《价值论与伦理学(2013年卷)》是国际价值哲学学会(ISVI)、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和湖北大学哲学学院联合推出的《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3年卷》的研究成果,全书从特稿、域外来稿、和谐价值论、斯洛特德性伦理学、国外价值与伦理、中国价值与伦理、现实价值道德问题、研究综述与会议综述及书评等多维度,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主流价值与文化方面的情况。
-
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辉 著★如何在现实的夹缝里保持自我成长的力量?如何在混乱的当下找到值得自己坚持的方向? ★《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是被《读者》《青年文摘》等多家有影响力的文摘选摘过的《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之后的又一部力作,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告诉当下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自我成长是一件安安静静的事,它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也不需要与别人竞争,更不必在乎别人的否定。停止内心的躁动,从这本书开始。
-
职业伦理新论蔡志良 著面对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正确对待和研究解决。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哲学研究论丛:职业伦理新论》是关于研究职业伦理的专著。
-
孝的真谛释证严 著孝道是家庭的根,一个家没有孝,宛如树没有根。没有孝道的家庭,不能兴旺;没有根的树,枝叶无法茂盛。以善以爱传家,则福德绵延不断。
-
人本人性人心单振文 著人本、人性、人心是古老永恒的课题,目前观点繁多却难以圆融。《人本 人性 人心》共分三篇:第一篇是以人本论为基础,对人类生命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类生命的本质就是能量。第二篇在人本的基础上对人性进行了探讨,认为人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自我属性的统一。第三篇以人本、人性为基础,对人心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现象是人类感知能量生命体所具有的感知属性,伴随着感知能量体运动的结果。古老的课题,全新的解读正是《人本 人性 人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