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
作者:康保成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01
ISBN:9787509727683
定价:¥1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简介
康保成,河南省郑州市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丁-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古代文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三个二级学科任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苏州剧派研究》《傩戏艺术源流》《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长生殿笺注》(合著)《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合著)等,另发表单篇论文数十篇。曾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南粤优秀教师、中山大学教学名师等奖项和称号。
目录
总 报 告
2001~2010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分题报告
民间文学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音乐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舞蹈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戏剧保护发展报告
曲艺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美术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技艺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医药保护发展报告
民俗保护发展报告
2010年度热点
关于生产性保护的讨论
2001~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附录
一 2010年6月2日国新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况
二 UNESCO开展的保护活动和会议
三 相关法规目录
四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录
五 相关研究机构目录
六 相关网址汇编
七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
八 论文选登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
关于中国年俗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
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遗产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态与衍生态
什么是文化遗产?——对一个当代观念的知识考古
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进一步深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
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
2001~2010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分题报告
民间文学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音乐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舞蹈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戏剧保护发展报告
曲艺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美术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技艺保护发展报告
传统医药保护发展报告
民俗保护发展报告
2010年度热点
关于生产性保护的讨论
2001~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附录
一 2010年6月2日国新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况
二 UNESCO开展的保护活动和会议
三 相关法规目录
四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录
五 相关研究机构目录
六 相关网址汇编
七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
八 论文选登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
关于中国年俗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
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遗产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态与衍生态
什么是文化遗产?——对一个当代观念的知识考古
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进一步深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
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