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莱布尼茨神义论思想研究侯忠海 著《莱布尼茨神义论思想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为指导,系统研究了莱布尼茨的神义论思想,对莱布尼茨的神义论思想、神义论思想的渊源和影响作出了新的解释,并提出了创新性看法。《莱布尼茨神义论思想研究》对于研究其他思想家的神义论思想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莱布尼茨及神义论问题的相关研究者、学生及广大读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
努斯崔延强,梁中和 编这是一本关于希腊罗马哲学的辑刊。第1辑的主题为“爱智与教育:古代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实践”,收录国内外著名学者和青年专家,关于柏拉图主义哲学史上的关键人物、关键议题的原创和翻译的研究论文,有利于在中文世界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书稿包含原创作品和译文,译文分原典译注、研究性文章和书评翻译。书稿分三个主要栏目,“原典译注”发表从古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古叙利亚文等古典语言翻译出的古代哲学原著选;“专题”发表某一个领域的中外学者研究性论文;“书评与出版信息”则发布中外作者撰写的重要的或新出版的中外文古希腊罗马哲学著作的评议、介绍和书目文献整理等作品。
-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刘萌 著《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判断表对理解康德的思想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国内外学者们围绕该表格仍有不少争论。本书依托康德早期逻辑学讲座、《杜伊斯堡反思集》等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将康德的判断表置于康德时代的逻辑学背景之下,再现了康德判断表的来龙去脉,比较深入地讨论了康德判断表与18世纪逻辑学、从逻辑到认识的过渡、判断表与范畴表的关系以及判断表的完备性等问题,逐步构建出判断表的独立形成过程,有助于比较完善地解决国内外学者对于判断表问题所产生的争论。
-
巴什拉文集[法] 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 著,冬一 译本书是巴什拉关于四种基本元素,火、水、气、土研究的第四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土地中硬与软的形象,第二部分考察较少想象的形象,如岩石和石化的某些形象。第二部分,讨论了庇护所的形象,如房子,肚腹,洞穴。在对洞穴的文学形象的阐述中,本书考察了一个更为深层、较少被想象的潜意识层。并以迷宫为标题,将最为惊粟、最为迂回、而较少想象的梦,其与更为广阔的憩息之梦呼照对应。第三部分,通过蛇(迷宫动物)和根(迷宫植物)的例子,讨论了所有迂回运动的动态形象。最后通过对酒和炼金士的葡萄树的讨论,希望指出:什么是一个具体的遐想,一个将最为众多的意义付于实际的遐想。最终想说明的是,想象并不必然就是一个游弋不定的行为,而是与此相反,当它关注于一个被选定的形象中时,它找到了其所有的力量。
-
西方哲学史冯俊 编本书在时间上跨越了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末、在地域上包含欧洲、地中海沿岸、中亚和西亚地区,在文化传统和文化形态上包含希腊罗马文明、希伯来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在内的一本系统的西方哲学史。具有如下几大特点:1.本书虽然考虑哲学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但更多地是从文化形态上来看待哲学,结合社会历史的变迁、人文和宗教的重大变革、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来分析和把握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2.本书比较注重从哲学家的原著出发,以原始材料说话,一切分析批判都以文本为基础,不人云亦云,避免以往的政治图式化和僵化教条的分析方法。 3.本书注意吸收近几年来国内外新出版的各种《西方哲学史》的一些特点,在内容结构、材料取舍、体例安排等方面吸收它们的一些优点。 4.为了保证本书的学术性,实用性和国际性,本书将列英文目录,中外文人名对照表和中外文参考书目,便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5.本书将古代、近代西方哲学放到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大视野中,突出古代、近代西方哲学对于现代、后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传统的西哲史的写法,使得“西方哲学史”更显气韵生动。
-
西方哲学史五讲[意] 弗兰切斯卡·奥基平蒂 著,长夏,彭倩 译本书以哲学家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解读了古希腊哲学的产生、发展和流变,尤其注重对哲学家思想及其传承和演变的脉络展开全面考察,并加以比较分析。书中从哲学的起源谈起,再谈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脉络,条理清晰,观点明确,阐述哲学的相关问题,梳理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同时结合图表、插图、文献选读等形式,对内容加以丰富,便于读者使用。
-
西学源流·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伊夫-夏尔·扎卡 著作为西方思想史上不能绕过的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以他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著称,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被誉为西方政治哲学奠基之作。 然而本书旨在揭示,霍布斯的思考并不止于政治哲学,要为其伦理-政治哲学的诸多论述找到一个更为终极的“道”,必须返归霍布斯的形而上学,这一方向的研究,在整个霍布斯研究当中相当欠缺。本书作者富有洞见地揭明,《利维坦》《论公民》《论人》等作品讨论的伦理-政治问题,其实是以霍布斯独特的分离的形而上学为基础——分离的形而上学关涉人与世界关系的新定义,涵盖从感觉理论到对语言推理的高层次论述的所有内容。作者由此出发,重新将霍布斯的全部作品纳入考量,发现霍布斯思想引发的对真理概念的重新思考,也就是对感知、言语与构成其自然哲学和政治哲学前景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思考,从而得出贯穿于霍布斯作品中的、主导伦理-政治问题之展开的思辨结构,将霍布斯重新写入形而上学史中。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降低其作品在政治和历史上的重要性,也不是降低其在英国内战史上的地位,而是要揭示霍布斯原始理论基础的内在结构。 《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扎卡的代表作,是西方霍布斯学界的典范性著作,首版于1987年,1999年再版;曾于1988年获得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铜质奖章。
-
正义的主体性建构舒年春 著本书以规范问题研究必须涉及的主体性问题为框架,对当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做出了较为深入的解读。全书不仅梳理了正义概念的基本含义,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分析方法在规范问题研究中的运用问题;而且从整体上界说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分析了罗尔斯毕生思考正义问题的原因,细致考察了罗氏正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即两个正义原则与变化,包括万民法及其原则;并从规范的价值主体和立法者、规范的价值客体、执法者和行为主体等角度看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的建构,研究了正义感、他人、重叠共识和公共理性等跟规范的落实紧密相关的问题,以及正义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推广运用问题;最后借鉴道德心理学的相关成果,重新考察出现正义问题的条件,试图推进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主张在罗尔斯的基础上从相互性的正义走向一种个体中心的正义。
-
莱布尼茨逻辑学与语言哲学文集[德] 莱布尼茨 著,段德智 译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莱布尼茨有关逻辑学思想的文集。如所周知,逻辑学的对象是人类的思维,而语言则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我国的名辩学和印度的因明学,还是西方的逻辑学,都无不以语言的研究为基础。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将逻辑学译作“名学”,并强调说:“逻各斯一名兼二义,在心之意、出口之词皆以此名”,即是谓此。我国著名逻辑学家江天骥之所以将逻辑学界定为“以语法和语义学的研究为基础的关于推论关系的一般理论”,也是谓此。而这就意味着,语言研究不仅是逻辑学的应有之义,而且还是其基础内容。既然如此,我们在命名这部文集时,在“逻辑学”之后为何还要另加上“语言哲学”呢?这是因为在编译者看来,莱布尼茨试图构建的逻辑学不仅蕴涵普通逻辑学的内容,而且还蕴含有高出或超出普通逻辑学的内容,一方面,它提出了“普遍字符”和“大衍术”的构想,另一方面它又提出了“数学科学”、“普遍科学”或“奥秘的百科全书”的设想。因此,莱布尼茨要构建的逻辑学本质上是或者说它本质上应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意蕴的统摄一切科学的“人工语言系统”,一种语言哲学。
-
婚姻的审美效力[丹麦] 索伦·克尔凯郭尔 著,阎嘉 译“宣称爱情是天堂而婚姻是地狱的人,可不仅仅是拜伦。” 无数人惧怕婚姻,认为它将腐蚀爱情的新鲜,在婚姻中人们会逐渐丧失初始的浪漫之爱。而克尔凯郭尔一反这种悲观论调,列出有关婚姻的困惑,并深入探讨婚姻与爱、初恋、宗教的关系,将婚姻提到一个超越世俗意义的价值高度,试图拯救婚姻的美学声望。 “爱情不得不经历众多苦难,而人们这才能看出婚姻蕴含的深度、美和真理。”这不失为一本为“恐婚者”而备的解惑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