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现代性的谱系张凤阳 著本书从错综复杂的现代性图谱中抽离出“世俗趣味”“工具理性”“个性表现”三种典型取向,并将“自由主义”“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看作为其提供合法性证明的三种主要社会思潮,通过一种复调叙事,为跨学科的现代性研究搭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意味的观察平台。
-
儒家经典翻译与儒家文化传播李玉良 著儒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于儒学的翻译研究,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书结合传统经学和考古学,对儒家经典原文文字训诂和译文语义进行细致深入的对比研读;从文化学角度,对儒家经典的英译本的文化、社会、宗教、哲学内涵进行解读分析;探讨以中华文化传播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旨归的儒家经典翻译传播的原则、宏观策略与具体方式、方法;探索儒家经典翻译传播的基本状况与未来形势,作为传播者的译者队伍的构成及其分析。对儒学的翻译传播,形成了系统的考察研究。
-
逆商培养童话[韩] 金莉拉 著,[韩] 权颂伊 绘只要学习成绩好,我们就能过上幸福生活吗?那可不一定啊。学校里学习的是知识,而生活中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学会处理问题的智慧。 爷爷去世后,奶奶来到朱龙家一起生活。 朱龙不得已要和奶奶住在同一个房间,而和朱龙生活了很长时间的狗狗却被赶到了客厅。 朱龙很不乐意,但也束手无策,苦恼不断。你是否也曾有过和朱龙类似的烦恼呢? 有的烦恼很快就能解决,有的却会让你苦闷很多天甚至几个月。 朱龙刚开始无法理解固执的、和自己生活习惯不同的奶奶,但是在柏拉图叔叔的建议下,他一点点地理解了奶奶。 同时,与奶奶之间的矛盾也逐渐解决了。 快快来到《柏拉图叔叔的小吃店》,品尝美食的同时,让柏拉图叔叔陪着你一起学习成长的智慧和快乐吧!
-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的康德[美] 劳伦斯·R.帕斯特纳克 著,刘凤娟 译本书是对康德的《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这本宗教哲学经典著作的全方位、客观性的解读。针对当下流行的两种误读,作者着眼于该著作全部四个部分,出系统性的诠释。其解读过程以康德的至善学说为引导,他认为,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康德以至善学说建构起了纯粹理性的宗教系统。 这种解读对片面强调康德的纯粹信仰而忽视启示信仰的理解方式是一种冲击,也是对康德自身宗教哲学的辩护。作者断言,康德连贯而有力地完成了马丁·路德式的神学与其批判哲学的综合,从而表达出一种理性的宗教信仰。康德既不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督徒,而是对传统信仰方式中的启示、奇迹持适度包容态度。他将康德的这种立场描述为纯粹理性主义的。
-
政治的正义性奥特弗利德·赫费 著本书从哲学和人类学角度研究法和国家理论,提出了哲学的法和国家伦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政治的正义性。作者设计了一个讨论正义的新思路:在法和国家实证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对立之间找到一个可调和的点,同时在基础哲学层次上建立与功利主义相反的正义的新模式。通过别开生面的思想实验和哲学人类学的深入思考,作者探讨了他的基本观点:政治的正义性是非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正义,交换涉及人的(行为)自由,“自由的限制换得了自由的保障,对自由的放弃回报以对自由的权利”。这的确是一种值得人们思考的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富有实践意义的观点。本书是赫费的主要著作之一, 被译为多个语言, 是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当代西方法哲学理论著作。
-
西学源流[美] 查尔斯·格瑞斯沃德 著亚当·斯密在今天常被视作经济学家,然而,在其同时代的伟大哲人眼里——如休谟、伯克、康德、黑格尔——斯密是一位有D创见地的深刻思想家。其著作涵盖道德哲学、政治经济学、修辞理论、美学与法理学。本书即为斯密专家、著名学者格瑞斯沃德对斯密道德哲学与政治思想的全面研究。 关于启蒙之性质与命运,当代哲学一直争论不休。格瑞斯沃德在此语境中展开了他的研究,将斯密的著作与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的当下讨论关联起来,探讨了斯密对古代哲学的借用与批判,以及斯密对人类道德、政治视野的辩护。格瑞斯沃德在古今之争的视野中重新审视这个现代性的关键人物,而斯密与柏拉图等古代哲学家的联系,亦将得到重新评估。
-
论宽容[英] 洛克 著,张祖辽 译《论宽容》是著名英国哲学家洛克所撰写的一本哲学著作,收录了洛克与友人就宽容问题所来往的四封书信。《宽容书信》(即第一封信)是洛克在荷兰共和国时期有感于当时严苛繁琐的宗教规定而写就的。不久之后,这封信受到其友人的批评性回应。为此,洛克又为宽容议题作了三篇进一步的辩护,它们构成了洛克在此问题上最为充分和雄辩的论述。从这四封书信中可以看到,洛克身上最值得人敬重的闪光点便是他的理性和包容。洛克在真理观上从不强求别人必须与自己保持一致,他认为人类不能因为狭隘而互相为敌,而是应该宽厚、包容地对待彼此。
-
印度哲学史略汤用彤 著《印度哲学史略》是国学大师汤用彤的经典之作,由其授课讲义编印而成。作者梳理、分辨了印度各哲学派别教义及其起源与流变。全书共十二章,具体内容包括: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梵书及奥义书、释迦同时诸外道、耆那教与邪命外道、佛教之发展,婆罗门教之变迁、数论、瑜珈伦、胜论、正理论、前弥曼差论、商羯罗之吠檀多论。全书语言精炼、逻辑清晰,使读者不仅能“熟知一宗变迁之史迹”,更能“了然各宗相互之关系”。
-
西方绘画色彩研究郭健濂 著本书对西方绘画色彩的研究由两部分构成。从视觉经验和科学的色彩观切入西方经典色彩理论的研究和梳理。旨在以一个绘画实践者的姿态,运用绘画阅读的研究方法与现象学式的哲思作为问题意识,在理论与实践相叠合的读图、读文中去还原艺术家真正关切的绘画色彩问题,以绘画色彩的变革直接洞见西方艺术史中的诸种现象和思想。这不是单纯停留在知识论意义上的色彩理论解析,而是以画家的实际经验来验证绘画语言的生成,同时揭示不同时代绘画的使命。
-
哈贝马斯的交往共同体思想研究王益珑 著哈贝马斯的交往共同体思想主要包括交往共同体的分化、交往共同体的理性重建、交往共同体的优化、交往共同体的维护和网络共同体等内容。哈贝马斯的交往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继承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交往共同体思想是立足于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理论,是哈贝马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困境的严肃思考与洞察的产物,是对当代社会交往异化进行“病理学”诊析后所开出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