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 著本书是哲学家周国平对尼采思想的系统研究。作者围绕尼采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重建,梳理了尼采哲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积极虚无主义、透视主义、哲学研究的语言意识、强力意志与永恒轮回,等等。不同于《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对尼采的诗意解读,本书真正深入到了尼采的问题思路之中,用优美晓畅的语言, 注解了尼采ZUI重要的哲学贡献——尼采以透视主义认识论为主要WU器,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展开了全面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世界的新解释。借此我们看到,在西方哲学由传统形而上学向现代哲学转向中,尼采哲学的重要意义。
-
伟大的思想家艾莉森·利·布朗 著,聂保平 译《1伟大的思想家:福柯》首先简要梳理了福柯的主要著作和其中的主要思想,及其思想对同时代及后世的影响。然后着重对其“认识论”、“权力”、“话语”、“自我关怀”等思想进行了要言不烦地详细论述,帮助读者了解和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
伟大的思想家加勒特·汤姆森(Garrett Thomson) 著,赵成文,藤晓冰,孟令朋 译《1伟大的思想家:康德》将游历康德哲学的旅程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于第一批判和康德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第二部分集中于第二批判和康德的道德哲学,第三部分集中于第三批判和调和哲学,富有条理地系统阐述康德的哲学,便于读者把握其思想体系。
-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 著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体现在经史子集的文本层面,更浸润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伦理准则当中,其中家族文化和家训传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曾国藩为首的曾氏家族堪称代表,曾氏家族百年来人才辈出,优秀的家族文化、家风家训也袍泽乡里,起到文化表率的作用。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以曾国藩家风家训传承为脉络,从立志、做人、修身、择业、处世、齐家等几个层面系统总结了曾国藩家训的基本内容,并进行了生动的解读;概括了曾国藩家书与曾氏家训始终如一的精神内涵:注重教育、以读书为本,不以官位财富定贤愚,表现为“家业绵长八纲”“治家十要”和“为人处事四察”等具体内容。 作者特别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家训”在传承文化、良好家风、品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在解读曾国藩家训的同时,旁征博引,以点带面,将曾氏家训置于中国家族和家训文化的大谱系和源流中进行查考和审视,以颜氏家训,张英、张廷玉等古代名人家训作为参证,剖析曾国藩三代家训的历史脉络、时代演变和文化传承精神,提炼出具有借鉴意义的观念、做法,由此使全书具有了中国历史的眼光、维度和中国文化的大视角。
-
伟大的思想家[美] 罗伯特·B.塔利斯 著《伟大的思想家:杜威》首先简要介绍了杜威的生平,帮助读者了解其思想发展脉络。而后则对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立场,以及对哲学、经验、知识以及社会的改造分别入手,系统概要地阐述了杜威的思想体系,帮助读者理清和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
伟大的思想家[美] 伊丽莎白·S.拉德克利夫 著《伟大的思想家:休谟》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休谟的生平,让我们了解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然后则对其关于“因果关系”、“情感心理学”、“物质世界与自我信念”、“道德实践”和“宗教信念”等方面的思想进行深入阐述,以让我们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
伟大的思想家苏珊·李·安德森 著《伟大的思想家:密尔》首先简要介绍了密尔的生平经历,以让读者了解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然后则选择性地着重阐述了密尔关于“功利主义”、“自由”等的思想,同时还介绍了对密尔产生巨大影响的杰里米·边沁的相关理论。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密尔的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
伟大的思想家[美] 戴安·斯坦贝格(Diane Steinbeig) 著,张世英,赵敦华 编,黄启祥 译《斯宾诺莎/悦·读人生》首先简要介绍了斯宾诺莎的生平经历,以让读者理解其思想的形成过程,然后则选择性地着重对其关于“形而上学基础”“心灵与身体”“心理学”以及“伦理学”等方面的思想进行详细论述,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
伟大的思想家[美] 菲利浦·罗斯(Philip Ross) 著《伟大的思想家:怀特海》将怀特海的思想按照不同的方面,如他的“形而上学”、“先验客观主义”、“时间与实在”、“现实事态”、“宇宙论”以及“自由”等,进行细致、深入地论述,帮助读者全面认识怀特海的思想世界。
-
伟大的思想家[美] 马克·诺图洛(Mark Notulo) 著,张世英,赵敦华 编,宫睿 译《波普/悦·读人生·哲学》将卡尔·波普的思想体系,特别是“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客观知识”“实在论与科学的目的”以及“历史主义”等,进行了详细、系统地阐述,帮助读者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卡尔·波普(Karl Popper,1902-1994),英国科学哲学家。出生于奥地利犹太家庭。维也纳大学毕业,“二战”期间,为逃避纳粹迫害移居英国,加入英国国籍,任教于伦敦经济学院。1976年当选皇家科学院院士。著有《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等。波普的哲学,重点在于批判的理性主义,反对经典的经验主义及其观测一归纳法,提出“从实验中证伪的”的评判标准:区别“科学的”与“非科学的”。主张证伪主义应采用试错法。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即“世界I”(宇宙自然界)、“世界Ⅱ”(人的精神世界)、“世界Ⅲ”(客观知识世界)。在政治上,他拥护民主和自由主义,曾分析性批判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但并没有进行意识形态化的攻击。波普的哲学被巴特利称为“史上一个非证成批判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