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权利哲学史[美] 加里·B. 赫伯特(Gary B. Herbert) 著,黄涛,王涛 译《权利哲学史》围绕“权利”这一核心概念,细致梳理从古希腊到现代政治哲学有关权利的哲学阐释,对于霍布斯、洛克、卢梭、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现代政治哲学家的权利理论,尤其做了精彩的发挥。在系统解释了权利哲学史的发展脉络之后,本书对后现代有关权利的解构与论证亦有涉及。 《权利哲学史》是一部系统而完整的权利哲学史著作,作者对“权利”概念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学术研究,其视野宽广,且书写缜密。本书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于权利观念的内在结构、历史演进的更深层次理解,可为推动和更新当代中国权利观念研究提供不可或缺之资源。
-
康德的遗产与哥白尼式革命[法] 朱尔·维耶曼(Jules Vuillemin) 著,安靖 译《康德的遗产与哥白尼式革命:费希特、柯恩、海德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是朱尔·维耶曼早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同时也是其深入阐发康德哲学与康德主义传统的一部著作。在“康德的先验哲学掀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主旨就是赋予人的有限性以奠基者地位”这一主导线索的带领下,维耶曼在《康德的遗产与哥白尼式革命:费希特、柯恩、海德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中完成了三项工作:首先,细致阐述了费希特的后康德唯心主义、柯恩的新康德实证主义、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现象学各自对康德哲学所做的改造——它们的共同目的是建构出一种完备的先验哲学,即有限性形而上学;第二,深刻揭示了这三种康德主义方案全都没有摆脱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负面遗产”这个事实——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最终全都从有限滑向无限、从时间滑向永恒、从人性滑向神性,亦即陷入“错位”当中:第三,简要提示了走出哥白尼式革命之困境的线索,即发起一场与哥白尼式革命相反的托勒密式革命,其主旨在于否定围绕“人—神”这个太阳旋转的双重世界,肯定人——作为劳动着的有限存在者——的历史性经验世界。
-
酒神颂歌弗里德里希·尼采 著,孙周兴 译《酒神颂歌》由三个部分(三编)组成:1、第一编《狄奥尼索斯-酒神颂歌》,是晚期尼采的一组诗,共9首,全文辑自《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2、第二编《狄奥尼索斯-酒神颂歌残篇》,共161个短章(短诗),全文辑自《尼采著作全集》第13卷;3、第三编《尼采-酒神颂歌选辑》是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11篇诗文,节选自《尼采著作全集》第4卷。 本书第二编《狄奥尼索斯-酒神颂歌残篇》是尼采作于1888年夏天的笔记(相应手稿编号为:W II 10a)。该笔记的诗歌残篇可以部分地被理解为《狄奥尼索斯-酒神颂歌》的准备。 本书第三编“尼采-酒神颂歌选辑”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辑选了包括上述“夜歌”在内的11篇诗文,均为具有“酒神颂歌”性质的作品,是该书中最富有诗性和诗意的篇章。
-
哲学家与爱[法] 奥德·朗瑟兰,玛丽·勒莫尼耶 著爱,热衷理性的哲学家通常都惟恐避之不及,但古往今来,从不乏有哲学家探讨爱这一伟大的奥秘。爱,在哲学里被描述成一种必须警惕的情感,要么因为它是虚幻的、折磨人的,要么因为它让人偏离智慧、道德等理想。从柏拉图、卢克莱修到蒙田、卢梭,从康德、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海德格尔、波伏娃,他们都对爱有着什么样的看法?本书揭示了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经历的感情变故、创伤苦恼以及他们关于爱的思考,对当今社会世俗化的爱情进行了质疑和批判,对于我们思考何为真正的爱情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话语的力量杨大春 著《话语的力量:20世纪法国哲学论丛》主要围绕法国哲学相关问题展开。在法国当代哲学中,无论福柯意义上的话语还是德里达所说的文字,都推动了主体的终结或主体的物质性(物性);回溯到后期现代法国哲学,特别是梅洛一庞蒂哲学,语言体现的则是主体的精神性(物质性与观念陛、物性与无性的结合或张力);进一步回溯到以笛卡尔为代表的早期现代法国哲学,主体的纯粹观念性(无性)就充分展现出来了。从早期现代哲学到后期现代哲学再到当代哲学,语言的自身物质性的扩张导致普遍理性意义上的主体过渡到个体实存意义上的主体,进而出现了主体的终结或死亡,这体现的正是话语的力量。文集既揭示了法国哲学演进的逻辑,也再现了作者在法国哲学研究领域的基本进路。
-
洛克与政治理性[美] 彼得·C.迈尔斯 著,刘敏,王涛 译英国思想家洛克是现代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但学界对他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本书试图回答其中根本性的争论,即洛克的政治理论是否具有清晰的哲学基础和融贯的论证逻辑。迈尔斯以政治理性为核心,对洛克的政治哲学做出了全新的解读。 迈尔斯从洛克的自然哲学和自然史方法入手,研究他的自然状态概念;结合蒙田的学说,分析洛克笔下理性和幸福的复杂关系;从促进理性自治和理性自由的角度解释洛克的宪制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
发生、可见与物性舒志锋 著《发生、可见与物性:梅洛-庞蒂的美学理论及其当代效应》从“发生”“可见”、与“物性”三个角度对梅洛-庞蒂的美学理论进行重审,力求以此来切中梅洛-庞蒂美学的实质,并且凸显梅洛-庞蒂美学理论与当代哲学、当代艺术的内在关联。该著作总体上分为三部分,即梅洛-庞蒂的发生现象学、梅洛-庞蒂的视觉理论、梅洛-庞蒂的物性(空间)理论。试图将之延伸到当代美学、哲学、艺术语境中,旨在凸显其美学理论的“当代效应”,其中还隐含对“梅洛-庞蒂的美学理论”与“梅洛-庞蒂的美学理论的当代延伸”的探究与重释。
-
伦理与无限[法]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 著本书收录了列维纳斯思想成熟时期的十次访谈,它们于1981年由法国文化广播电台播出。在这里,列维纳斯亲口讲述其现象学致思之路,由《从存在到存在者》和《时间与他者》,到《总体与无限》,再到《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并梳理了其伦理现象学的核心概念:“il y a”、实显、秘密、自由、脸、责任、替代、见证、荣耀……这些访谈也被认为是对列维纳斯思想的忠实导读。
-
审美治理与当代社会向丽 编本书是在当代多重文化叠合的语境中,研究审美和艺术如何作为一种微妙的治理术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有益尝试。该论文集汇聚了当代国内外关于审美治理的蕞新研究成果,运用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性视角对审美治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审美治理的“物质基础”与实践机制及其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阐释,同时对于审美自律与他律的辩证法、审美共同体、审美习性、审美制度、审美资本、感觉结构、审美现代性等当代美学的核心问题作出了富于前瞻性的系列性探讨,是美学“当代转向”的重要集结。
-
生活世界之网[德] 本哈德·瓦尔登费尔斯 著,谢利民 译《生活世界之网》一书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现象学家之一瓦登菲尔斯的文集。全书共收录十二篇文章,其中前三篇文章是对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批判性解释,由此作者捍卫了生活世界的构想。通过对理性概念的分析,作者也与维特根斯坦的规则构想、哈贝马斯的理性化命题以及福柯的商谈分析进行了辩论。其他的文章则处理了“生活世界的局部论域”,比如日常化、风景、家乡等,作者由此构想了一门关于生活空间的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