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现代外国哲学主编 张庆熊 孙向晨本书是“现代外国哲学”集刊系列第20辑。本辑收入20篇文章,有5篇专稿纪念罗尔斯诞辰100周年和《正义论》出版50周年,有12篇论文涉及休谟、康德、黑格尔、杜威、摩尔、厄姆森、胡塞尔、斯蒂格勒等近现代哲学家有关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的探讨,另有3篇翻译作品。
-
德意志思想评论孙周兴暂缺简介...
-
德意志思想评论孙周兴暂缺简介...
-
古典学研究刘小枫,贺方婴《古典学研究( 第九辑):卢梭对现代道德的批判》收录专题文章5篇:吴增定从卢梭对资产者的批判入手,探讨了其对人的自然本性、人类文明的起源、平等、自由等问题的思考;谢清露分析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如何基于公意,在联合他人力量的同时保障个体自由;赵宇飞梳理了amour-propre[自恋]概念在卢梭思想中的基本作用和所处地位;岳鹭遥指出卢梭的“自然状态”概念虽有多个面相,但其核心在于人性自足或者说自然整全的规范性目标;斯科特分析了卢梭如何利用《爱弥儿》版画来教育他的读者。 论文部分,马永康剖析了《论语》中富有争议的“井有仁”章,认为其体现了“以智行仁”的思想;狄里奥基于古希腊肃剧文本细读,指出标准的肃剧会鼓励民众对政制及其固有习俗的探询;张云天基于沃格林对博丹的阐发,指出其“不宽容”实则着眼于对智识秩序、灵性秩序以及政治秩序的维护。另有肖京书评一篇,介绍延续了休谟思想生命力的经典研究——利文斯顿的《休谟的日常生活哲学》。
-
图斯库路姆论辩集[古罗马] 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著,顾枝鹰 译《图斯库路姆论辩集》是古罗马思想者、政治人、修辞家西塞罗在公元前45年撰写的一部散文体对话,分为五卷。五卷的主题分别涉及死亡、痛苦、忧愁、情绪和德性:“由图斯库路姆论辩组成的相同数量的书卷彰显了就幸福生活而言最是必需的[五个]主题。因为,第一卷论蔑视死亡,第二卷论忍受痛苦,第三卷论缓解忧愁,第四卷论灵魂的其他紊乱,第五卷包含那个最大程度地照亮整个哲学的话题——因为[这个话题]教授的是,德性就幸福生活而言自足。”(西塞罗《论预言》2.2) 顾枝鹰译注本基于“托伊布纳希腊罗马文献丛刊”(Bibliotheca Scriptorum Graecorum et Romanorum Teubneriana)中珀伦茨(M. Pohlenz)的拉丁语校勘本,参考了其他几种英译本和德译本,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牛津古典大辞典》中文版翻译”(项目批准号:17ZDA320)的阶段成果。
-
理性与生存[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 著,杨栋 译本书是雅思贝尔斯在1935年应荷兰格罗宁根大学邀请前往所讲的5个讲座结集,集中探讨了当代哲学中的理性和存在问题。本书的第一讲从尼采和克尔凯郭尔入手,揭开了当代哲学的起源,继而通过第二至第四讲厘清了理性与存在的基本思路,并在第五章提出了当代哲学的可能性问题。本书的篇幅不长,但短小精悍,通过对理性与存在问题的集中探讨,雅思贝尔斯再次展现出他作为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视角。他所关心的不是提出一个关于任何事物的新假设,也不是去描绘物质世界或者阐述人的本性,更不在于去钻营新的形而上学理论,相反,他的哲学是为了将我们重新唤醒到真实的人类处境。在本书中,雅思贝尔斯的哲学目的,就在于唤起人们对知识限度的注意。在第三讲中,雅思贝尔斯提出“包含”这个概念,他认为用“包含”来表示世界似乎比用“包含”来表示人本身更容易理解,在他看来,不仅世界和存在本身是包含的,人本身也是包含的。也就是说,人本身总是比他所知道的自己要高。任何概念性的或科学的知识都无法穷尽真实的人。人与自我认识的理论认同,其内在作用恰恰是破坏人的本质——自由和本真。由于本书是以讲稿为基底整理结集的,因此其语言比较通俗易懂,并不涉及太多的学术术语,其面向的读者群也比较广。
-
反思批判理论的规范内容[英] 鲍勃·卡农 著,曹瑜,鲁擎雨 译本书作者认为,从德国古典哲学,经由马克思和卢卡奇,再到法兰克福学派这一批判理论传统,与反思现代性前提基础的另一批判理论形式,二者分别基于“先验性”和“经验性”的立场而呈现为互相撕裂的状态。基于这一架构,马克思、哈贝马斯和霍耐特的理论似乎都存在缺陷。为此,如何从“经验性”的参与者立场出发,挑战“先验性”系统对于主体间性的“座架”,便成为反思批判理论规范内容的关键所在。
-
老子学集刊.第六辑王中江 著本书为《老子学集刊》第六辑,《老子学集刊》是老子学研究会的会刊,专门就包括道家、道教在内的广义老子学问题展开专题研究。老子学研究会是目前国内研究、教学、传播老子学方面的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教授王中江任会长。本辑从去年本会召开的“道家的生命智慧:身体、精神和养生”学术研讨会中精选若干论文,再加入若干新的论文,几乎都是首发,专门就道家生命智慧的问题展开讨论。共收录论文数十篇。就“身体、精神与养生”、“生命视域下的道家”、“《老子》的文本与思想”、“老子文化的当代传承和应用”等问题展开集中讨论。在当前新冠疫情的新常态下,以生命意识为抓手,发掘道家对个体生命、社会生活、自然秩序以及身心健康等重要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陌生的近邻李萍 著内容简介本书的问题意识是将管理哲学视为一种应用哲学,从哲学的现实化出发,揭示管理学与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现代生活方式、国民社会心理、政府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密切关联,从而呈现管理哲学在不同国家各自的特性。本书重点讨论了日本、印度、以色列三国的管理历史传统和现代管理组织及其理论总结,构建起有关东方管理哲学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主要从人性假设、组织软结构、管理思维方式和管理者四个方面对上述三国的管理哲学面相进行了层层剖析。以三个国家为分析对象,考察其中的历史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变与不变的诸多表现,此类议题的研究在国内尚属首创,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文世界关于东方哲学、东方管理哲学方面的理论空白。
-
雅斯贝尔斯与生存哲学[法] 米凯尔·杜夫海纳,[法] 保罗·利科 著,邓冰艳 译卡尔·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在德国与欧洲享有盛誉,影响了一大批欧洲学者。本书就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最重要的解释学家保罗·利科与法国著名哲学家杜夫海纳解读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思想的杰作。在二战中,他们二人作为盟军战俘,在战俘营共同研读雅斯贝尔斯的《哲学入门》等著作,两人合写的读书笔记,就是本书的初稿。本书精准地介绍了雅斯贝尔斯存在哲学的主要内容,为广大读者了解雅斯贝尔斯存在哲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做出了尖锐的批判,为读者揭示了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内在矛盾与困境,并指出了完善雅斯贝尔斯存在哲学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