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尼采传哈列维著;谈蓓芳译尼采是十九世纪后期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近百年来对他的思想内涵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从二十世纪初期起,尼采就对中国新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从王国维到鲁迅都曾为他的学说所倾倒,至今仍有许多青年为之入迷。本传记取材自尼采亲友的回忆及尼采与亲友之间的书信,亲切鲜明地勾勒出这位卓越人物的形象!
-
康德的道德世界观张志伟著暂缺简介...
-
托马斯·莫尔传(苏)И.Н.奥西诺夫斯基著;杨家荣,李兴汉译暂缺简介...
-
精神档案李秋零主编暂缺简介...
-
康德和费希特的自我学说温纯如著暂缺简介...
-
阿拉伯哲学史李振中,王家瑛主编暂缺简介...
-
当代西方思潮词典王淼洋,张华金主编《当代西方思潮词》可以说是国内第一部全方位介绍当代西方思想的中型词典,选收词目1200条。具体反映了欧、美等国(包括日本)思想界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出现的重要理论、思想观点、著作、人物、术语,其中有不少词目和材料在已出的其他工具书中是难以找到的。它主要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了解和研究当代西方思想时查考之用。《当代西方思潮词典》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王淼洋、张华金两位研究员担任主编,谢宗范、贺善侃、赵永峰担任副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纺织大学等单位的20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力图通过条目的释文介绍,提供有关当代西方思想的基础性资料,较为迅速地反映当代西方思想界新的研究成果、不同的看法及新的动向,以服务于当代中国正在深入发展的改革开放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
西方哲学简明教程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外哲学教研室编著片断:哲学与宗教息息相关。起始阶段哲学与宗教并不对立,哲学是从原始宗教中产生和发展的。原始宗教中关于宇宙的起源、灵魂不灭以及诸神之间的斗争等神话传说,也是哲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哲学离不开科学。西亚两河流域在天文和数学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在建筑、医术、航海、纺织等手工业方面也占先进地位,埃及的天文学、几何学和手工业也很发达。希腊人不仅接受了这些科学成果,而且不受这些具体知识的局限,他们在这些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为什么”这个抽象的和一般的哲学问题,开始用抽象的概念、推理和论证来说明世界,从而创造了哲学。哲学是人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过,哲学创立之初,它与宗教和科学的关系还很不明确,彼此间相互纠缠、相互补充,没有严格的分类和界限。哲学与科学的分离直至亚里士多德时代才确定下来,与宗教的分离直至近代哲学才完全实现。哲学是人的积极思维活动的产物。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他不仅不满足于认识周围已经存在的一切,探究它们为什么存在、如何存在、它们由何而来和本质是什么这些抽象的问题,还希望用概念和推理来回答这些问题,达到一般性的认识。哲学就是人的这种创造性劳动和高级思维活动的积极成果。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罗马哲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一、早期希腊哲学(公元前7—前6世纪),主要有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早期原子论派。二、智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公元前5—前4世纪)。三、亚里士多德哲学(公元前4世纪)。二、三两个阶段通常被称为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哲学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完善和丰富多彩,是整个西方哲学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四、晚期希腊和罗马哲学(公元前4世纪—公元5世纪),有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原子论派,新柏拉图主义,斯多阿派,以及种种怀疑主义,折衷主义和神秘主义流派。随着古罗马帝国的灭亡,中世纪哲学取代了古希腊罗马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基本围绕下述三个基本问题展开:一、万物的本原;二、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三、灵魂能否不朽和伦理社会问题。这三个基本问题分别涉及到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以及人是什么等。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具有如下特征:(1)在哲学的童年时代,精神与物质的界限和对立还是不明确的。对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将经历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把那时的哲学争论简单地看作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2)对宇宙万物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探讨,孕育了人类最初的素朴辩证思维。但当时的总体思维水平还停留在直观表象的基础上,理论思维和概念推理还没有成为运用自如的方法。(3)对灵魂的本质的追问是从自然哲学开始的,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这一问题逐步成为一个伦理、宗教问题。而由于当时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只是作为自然问题的延伸,所以古代哲学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人的主体性问题。(4)对一般和个别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推进了人类逻辑思维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5)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奴隶主阶级的世界观,也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平民阶级的政治愿望,但并不代表奴隶阶级。它反映并推进了西欧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本书前言前言本书是对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简明概述,适用于干部教学并兼作自修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参考书和青年人的兴趣读物。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以多年校内教学的实践经验为依据,并参阅了国内外有关教材和专著,吸取了其中一些观点和资料,力求准确、系统、通俗、扼要地反映本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本书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外哲学教研室集体编写。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张慎;第二章——————————巴发中;第三章——————————丁冬红;第四章——————————孙鼎国;第五章——————————周贵莲;第六章第一、二节—————周贵莲,第三节—————————孙鼎国,第四节—————————巴发中;第七章————————岳长龄。全书由丁冬红、巴发中、孙鼎国、周贵莲统稿,最后由丁冬红通读了全部书稿。蒋永福参加了前期的组织工作。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外哲学教研室1995年6月
-
沉沦与拯救杨大春著杭州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资助出版。
-
现象学运动(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Herbert Spiegelberg)著;王炳文,张金言译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