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中论佛护释》合校译注叶少勇 著叶少勇,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梵藏汉佛典对勘和义理研究。本稿对《中论颂》《佛护释》两部大乘佛教义理基石、大乘佛教经典的藏语文本进行的汉语翻译及注释。作者在本稿中力求汇校善本,并吸取国际学界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进我国佛学研究界文本对勘、义理阐释的研究。
-
南朝儒学思想研究乐胜奎 著本书运用第一手的史料和现代哲学方法研究南朝儒学,主张南朝儒学思想是在儒释道三家既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继承传统儒学思想,此以刘宋时期的何承天、萧梁时期的范缜等为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较多地保存了传统儒学的原貌,同时也有其无法调和的内在矛盾,后逐渐在与其他学派的斗争中发展出以神灭论为核心的儒学体系。神灭论思想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同时也凸显了该学派思想中相互对立的内在矛盾导致其陷入停滞和衰亡。第二,以传统儒学中的礼学为核心思想,它以宋齐时期的雷次宗、王俭,萧梁时期的皇侃为代表。他们吸取了具有浓厚道家色彩的玄学思想,又保留了传统儒学的精华即礼学思想,同时也适应了六朝时期强大的门阀士族的需要,成为当时儒学思想的主流。第三,以汲取佛学思想而改进的新儒学思想,以刘宋时期的颜延之、宗炳和萧梁时期的沈约、萧衍(梁武帝)等为代表。他们觉察到当时的儒学面临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在性与天道关系上的冲突,从而吸取佛学的形上思辨以弥补儒学的缺陷,形成一套儒释合流的富有义理色彩的思想体系。这一变化开启了后来的儒学发展方向,成为具有强烈义理色彩的宋明理学的滥觞
-
塔木德李世强 著《塔木德》是犹太民族的经典著作,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广泛流传。《塔木德》中蕴藏的智慧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最后成为犹太人的精神支柱,并塑造出了一个象征财富与智慧的犹太民族。看看以下的名字:洛克菲勒、索罗斯、罗斯柴尔德、拉里.埃里森、迈克尔.布隆伯格、马克.扎克伯克……这些耳熟能详的世界富豪都是犹太人。不仅于此,在政治、文化和艺术等领域,犹太人也大放异彩,如: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托洛茨基、普利策、大卫.斯皮尔伯格……这些在各自领域影响深远的骄子都是犹太人。本书精选《塔木德》中对人生具有指导意义的篇章,从人生观、价值观、做人观、交际观、事业观、经商管、理财观、思维观、教育观九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塔木德》中的智慧之源,并通过对犹太民族悠久的经商传统和处世之道的回溯与再现,为读者提供一套具有实践价值的思想方法与行为准则,以提高读者对经商、做人、处世、教育下一代等生活智慧的理解与运用,从而启发自身思考,找到让自己受益终身的精神财富。
-
舍斯托夫文集舍斯托夫 著1922年,巴黎创办了多家俄语高等教育机构,使巴黎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已有基础上又有很大幅度的增加。舍斯托夫受邀在其中的巴黎大学俄语系(又称斯拉夫学院)、人民大学和法俄学院,以俄语系教授身份讲授哲学选修课。舍斯托夫在此授课将近二十年(19181937),期间,除俄国哲学外,欧洲哲学史也是其讲授的重要内容,如19181919年冬季学期,舍斯托夫就曾在上述教育机构讲授希腊哲学史。舍斯托夫档案里保存着与欧洲哲学史有关的所有八次课程的讲稿,题名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阐释——从柏拉图到笛卡尔》和《希腊哲学史》。这些课大都借用索邦大学的教室进行,故习惯称之为“索邦讲义”。《舍斯托夫文集(第13卷):希腊哲学史讲演录》即根据舍斯托夫档案整理的与希腊哲学史有关的讲义(手稿打印稿95号和96号)。
-
苏格兰启蒙哲学研究管月飞 著苏格兰启蒙哲学是近现代西方哲学史的重要环节。其中,哈奇森奠定了苏格兰启蒙哲学的基调,即把人性确立为哲学研究的主题。休谟是苏格兰启蒙哲学中的关键人物,他在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和宗教学等领域提出一系列激进观点,使苏格兰启蒙哲学达到从没有的高度。里德是另一位重要苏格兰启蒙哲学家,其贡献在于提出常识原则来反对休谟的怀疑主义。围绕里德形成了苏格兰常识学派。晚期常识哲学逐渐式微,哲学重心开始从苏格兰转移到德国。
-
本真性的黑话特奥多·阿多尔诺 著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多尔诺写于1962-1964年的一本研究海德格尔思想的著作,作者首先设定了黑话的内容,进而结合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从思的经验而来》《林中路》等著作,解读其思想中的否定性、本土性以及人的概念等诸多方面。进而,作者也回顾了欧洲哲学的传统,解读了德国社会心态中的一些特点,进而批判了德国思想界、学术界的一些弊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也是阿多尔诺的学术代表作之一,一经发表就被译成多种文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法兰西思想评论·2018高宣扬 编《法兰西思想评论》属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书主要分为四个专栏。专栏一为法国现象学研究,包括对于列维纳斯、梅洛—庞蒂展开研究的两篇论文,以及从现象学视角出发,对心物二元论和记忆问题展开的分析。专栏二包括三篇论文,分别是对布尔迪厄、拉康、德里达三位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研究。专栏三包括三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从福柯、朱利安、德勒兹三位哲学家的思想出发,来展开与中国哲学的对话。专栏四包括三篇论文,收录了已故法国哲学家达缅(Robert Damien)的四篇论文的法文原文(未刊稿)及中译文。
-
《伊利亚特》和她的诗人[德] 莱茵哈特 著,陈早 译深受尼采影响的莱因哈特,力求让语文学摆脱19世纪末历史-实证主义的负累,回归诗意和人文主义的教养目标。在学术的成熟期,莱因哈特的研究重心从哲学转入肃剧和诗。他把生命的最后几年贡献给了史诗《伊利亚特》,辞世时留下4000余页手稿。这份丰富的遗产经下一代学者的精心整理而成书出版,定名为《和她的诗人》。 本书顺沿史诗文本,展开了一卷卷细致的解读。莱因哈特的笔,在轰轰烈烈大怒大悲中复活了微妙无声的人心和优柔暧昧的神意。跟随他的目光,我们在古远的硝烟中领教着我们自己的轻狂、昏盲和矛盾。尼采曾期待语文学成为一门“阅读的艺术”,莱因哈特的这部《伊利亚特》研究大概就是这一理想并不算迟到的成功。
-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评析《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评析》编写组 编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本书系统阐释了从黑格尔之后到当代之间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与思想轨迹。具体来说,分别阐释了20世纪前后的意志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和实用主义,20世纪早中期的前期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和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中后期的后期分析哲学、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并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视角,对这些思想流派与思想观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评析,从而彰显马工程教材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该教材内容详实,体例新颖,适合新的教学需求。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哲学、政治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教学用书,还可作为哲学爱好者的学习读物。
-
韩国语讲中国文化汪波 著,赵刚,苏莹莹,李洪峰,林温霜,文铮 编希望借助“多语种讲中国”之中国文化系列教材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成为具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和人文高度的跨文化交流带领者。中国深度,即只有对中国文化本身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与世界文明进行深入对话,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全球广度,即我们要以专业眼光深度地体悟全球文明,感知全球格局,明辨发展方向。人文高度,即我们要用平等、包容、欣赏的眼光看待不同文明,把对家的坚守变为对世界的坚守,把对亲人的笃定变为对人类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