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是一部供研究用的多卷本文献集,编入毛泽东建国后的以下三类文稿:(一)手稿(包括文章、指示、批示、讲话提纲、批注、书信、诗词、在文件上成段加写的文字等);(二)经他审定过的讲话和谈话记录稿;(三)经他审定用他名义发的其他文稿。这些文稿,少量曾公开发表,比较多的在党内或大或小范围印发过,还有一部分未曾印发过。其中包含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判断和观点,未经毛泽东审定的讲话和谈话记录稿,不编入这部文献集。这部文献集,按时间顺序编辑,分册出版。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著本书收有各类文稿、函电、讲话等。
-
毛泽东和世界风云人物董保存著《毛泽东和世界风云人物》记述了毛泽东和斯大林、赫鲁晓夫、尼克松、基辛格、蒙哥马利、斯诺、斯特朗、胡志明、田中角荣等人的交往经历,再现了一代伟人的风采。《毛泽东和世界风云人物》语言朴素简明,视角独特,是广大读者朋友的了解毛主席的新选择。
-
毛泽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辑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大地上崛起的世界伟人。他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影响了世界的历史进程。在我们的时代和历史的长河中,他据有卓尔不群的地位。毛泽东具有过人的智慧,非凡的远见卓识,善于驾驭历史进程的雄才大略,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贡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经济文化事业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的巨大发展。他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进行过许多探索,提出过不少重要的思想,为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他始终警觉地注视祖国的独立和安全,注意把握世界政治形势的新发展,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为我国开辟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毛泽东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一贯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主持国际正义,维护世界和平,支持人类进步事业,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全球不同肤色的人们中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受到众多国际友人的爱戴和敬仰。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樊昊著樊昊,男,汉,1942年8月出生,江西修水县人。文化程度大学,1962年9月入伍,历任宣传干事,指导员,宣传股长,军委炮兵政治部秘书,军事科学院宣传干事,军事科学院军史部正师研究员等职。著有《毛泽东和他的顾问》、《毛泽东和他的军事谋士》、《巍峨长城》等书,主编有《国防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代战史丛书》、《共和国军队50年丛书》等。在职期间,多次受奖,立过三等功一次。本书据郭化若同志回忆录撰写,收集了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各种情况资料。记叙了毛泽东与郭沫若的亲密交往和颇具传奇色彩的“神交”过程,令人叹为观止。
-
毛泽东书法大字典毛泽东书;中央档案馆编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满足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需要,特编辑出版这部《毛泽东书法大字典》。本字典的资料来源主要是中央档案馆珍藏的数万件毛泽东手稿。经反复研究,从中挑出有代表性的篇幅五千多种,复印后,选出单字十万多个,又经数次精选汇编而成。本字典共收入首文字数三千零九十四九字,重文字数累计一万三千七百三十九字,均按《辞海》部首检字法编排。为了使读者在赏阅本字典的同时,能够欣赏到毛泽东书法的整体风貌,书后收录了三十八件完整的毛泽东书法佳作。此外还收录了四十六个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亲笔签名。
-
马克思的哲学历程张奎良著本书以马克思晚年思想为核心,系统论述马克思哲学发展历程。
-
邓小平文选邓小平著本书收入的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编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出版的两本文选,在以后出第二版时将分别改称为《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文选共有讲话、谈话等一百一十九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曾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一九八七年二月::七月)》等小册子中和报纸上发表过的著作,这次编入文选时,又作了文字整理,许多篇根据记录稿增补了重要内容。这本文选移入了前一本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的最后一篇《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作为开卷篇,以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至二月二十一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作为结束篇。
-
毛泽东智慧俞吾金著分章阐述毛泽东哲学、政治、军事、外交和艺术的智慧及其精神境界与人生态度。
-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蒋建农,郑广瑾著遵义会议之后,摆在中央红军面前的敌情仍然是非常严重的,仍然处在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中。如何粉碎强敌的进攻,争取主动?这是摆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面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也是时刻萦绕在毛泽东脑海里的问题。当时,敌我力量非常悬殊。蒋介石调集了中央军和湘、桂、川、黔、滇地方军阀部队约150个团三四十万人的庞大兵力,他们拥有比较先进的武器,有空军助威,有全国政权做后盾,粮食被服弹药供应充足,运输比较方便。而中央红军仅有3万多人,武器落后,弹药不足,粮食被服给养缺乏,没有根据地做依托,没有空军,没有汽车。敌我兵力对比为10:1,敌强我弱形势非常明显。为了克服被强敌围追堵截的困境,毛泽东运用其高度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发动指挥了四渡赤水战役。这次战役,敌方的最高统帅是蒋介石,中央红军方面的最高统帅是毛泽东。这是蒋介石与毛泽东在战场上的第二次直接较量。第一次是1931年进行的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蒋介石统帅30万大军向红军大举进攻,被毛泽东指挥的仅有3万人的弱小红军打得大败而归,损兵折将3万余人,蒋介石亲自品尝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厉害。这次四渡赤水之战,蒋介石飞重庆,奔贵阳,自任统帅,亲督三四十万重兵,又以十倍的优势兵力运用第五次“围剿”中获胜的堡垒政策,从四面八方向中央红军追堵而来。蒋介石并不是白痴,而是一个有很强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的人物。1938年11月,毛泽东曾说:“蒋介石代替孙中山,创造了国民党的全盛的军事时代。他看军队如生命,经历了北伐、内战和抗日三个时期。过去十年的蒋介石是反革命的。为了反革命,他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央军’。有军则有权,战争解决一切,这个基点,他是抓得很紧的。对于这点,我们应向他学习。”①蒋介石的学习是广泛的,他读过《四书》、《春秋左传》、《尚书》、《易经》、《纲鉴》、《礼记》,学过周、秦诸子的学说和宋理学,还学了《孙子兵法》、《曾文正公集》,这为他打下了国学的基础。他很关心时事,爱读报纸,学习过英文、日文、俄文。P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