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马克思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杨淑静 著本书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辩证法文本为入手点,从思想主题、哲学视域、理论功能等方面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相对于传统哲学辩证法所发生的根本性的转变,并进而考察其与辩证法的源头——古希腊、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以及后形而上学等的辩证法等之间内在的思想缠绕以及理论推进。在现代性的语境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批判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相对于马克思所处的狄更斯式的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重要的前提就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形态及其逻辑进行研究。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激活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我们往往把共产主义理解成一个拜占庭式的静止状态,一个完美的社会理想状态。站在批判的辩证法的立场上,马克思从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共产主义作为共产主义运动而存在的,资本主义批判构成共产主义的真实内容。不仅如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也表征了后形而上学时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洞见了后形而上学视域中人的存在本质,并确立了后形而上学时代人的存在的自我意识。
-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熊启珍,瞿晓琳 著本书全面阐述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在他倡导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初步实现。重点阐述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目标及其实践形态、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邓小平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为在新时代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进一步推向深入奠定了理论基础。
-
列宁发展观研究郭彩星 著在马克思主义史中,列宁发展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还结合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为落后国家和被压迫民族如何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列宁发展观研究》从整体性视野系统地研究了列宁发展观,分别对列宁发展观本质层次(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运行层次(社会发展道路观、社会主义发展观)和价值诉求层次(发展目的观)进行了探讨,理清了列宁发展观各个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使我们体会到列宁发展观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的理论本质。
-
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张霄 著《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通过“问题重现:马克思主义与道德”“价值重塑:马克思主义与价值类型”“理论重建: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方法重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方法论”四个部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反道德论”、作为伦理价值的正义、作为道德价值的自由、价值类型与黑格尔的伦理学等问题。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邵新顺 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本选题以史带论,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劳动群众翻身求解放的革命旗帜等三个方面,如何分别在知识界理论界文艺界、党政军各界、工农革命群众中得到广泛认同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为全面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借鉴。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到传播,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再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规律,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
-
休闲教育的人学之维金雪芬 著《休闲教育的人学之维》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代休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在联系,分别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之人的存在论、人的本质论、人的发展论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入学视域中的休闲教育理论体系。面对现代休闲教育的时代境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性出发,对新时代休闲教育的发展态势与当代价值进行学术探讨。
-
读懂马克思的《资本论》胡世祯 著本书系统讲解了《资本论》的基本范畴与基本原则。在通俗的讲解中突出《资本论》的科学性及其现实价值。将经典的学术著作科普为人们能够看得懂的经济学思想,普及为人们能够理解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而学习和掌握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时代的要求,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学好《资本论》,他指出“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读懂马克思和》的出版将对推动学习与研究《资本论》有着积极的作用。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王宗礼,马俊峰 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7辑)》以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体系为宗旨,面向现实、面向当代,探讨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按照“高学术品位、高学术层次、高学术水平”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总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等几个方面进行学术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7辑)》收录了2018年左右相关论文20余篇,较为系统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部分情况。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设之维韩春虎 著本书从宏观上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基本问题:该命题的科学性、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关系、它与当代文艺学理论创新的关系、方法论问题和从文化传播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本课题所写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进入中国语境后所产生的独特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勾勒中国化特色,以主要的篇幅总结诸多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所取得的成绩,概括和梳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流变。同时又指出发展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这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著,陈望道 译《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1848年1月。1872、1883、1890年德文版的书名曾改为《共产主义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对资本主义作了深刻而系统的分析,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解释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也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强调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阐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指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的共产主义新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宣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宣言》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这些流派的界限,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口号。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为《宣言》不同版本所写的七篇序言有重要理论价值,对学习和研究《宣言》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