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设计与学习指导教程李霞,孙乃龙 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设计与学习指导教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与学习指导示范教程》结合教师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要求,对教材各章节内容、知识点进行细化、分解,教学方法反复推敲,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实际,处处注意问题引导,时刻关注学生反映,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习语育人”板块,注重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具体教学内容中;“课程讲授”板块,呈现教学环节,细致入微,环环相扣;“基本原理”与“经典例题”板块,梳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典型的考研真题,实现学以致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与学习指导示范教程》是德州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具体举措,是努力打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思想政治理论“金课”的有益尝试,希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设计与学习指导教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与学习指导示范教程》的出版能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帮助。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唐昆雄 欧阳恩良 著本书以新时代为坐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果为理论指导,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关照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切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的热点、难点、痛点,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拓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大有裨益,为学界同仁对对相关问题提供参照。
-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王桂泉,徐海峰 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研究生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作者从新时代的视域出发,力求比较系统地提供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哲学方法论的框架,并说明每一个哲学方法的主要内容以及诸哲学方法之间的联系等。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辅导读本刘爱莲,赵煦,郑黎明 编《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辅导读本》共设置八个专题,分别为: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文化、当代社会问题、当代生态环境、当代科学技术、当代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辅导读本》每讲均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即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学术前沿、问题讨论、延伸阅读(案例分析、经典文献、有关文件、人物事迹)和复习思考。为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提供课外阅读材料和研究指引。
-
列宁与第二国际孙玉健 著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不仅是人通过自身的活动不断实践的过程,也是各个历史时代的思想家深刻反思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成果。马克思以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东方社会理论指出了民族国家发展的复杂性。在这一时期,列宁与第二国际主要理论家理论分歧和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其影响深远。 列宁与第二国际主要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问题都作出了诠释,在社会变革、社会民主观、国家以及社会未来发展等问题上作出了不同的阐释,并且升华为不同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直接影响着整个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成为20世纪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马克思主义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着。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模式永远不会有一个最终的定论,列宁与第二国际理论家所争论的问题仍然会以新的形式出现。该书稿立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实际,按照历史主义原则,反思列宁与第二国际理论家所争论的理论问题,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信心。
-
马克思恩格斯怎样看中国李忠杰 著作者通过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论述来阐释当时历史条件下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同时作者结合当时的世界格局、战略博弈、国际交往等剖析马、恩对中国看法产生的背后原因。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究竟怎样看待中国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系统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怎样看中国》一书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马克思恩格斯怎样看中国》一书在充分占有原始材料的基础上,不仅对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有关论述加以分析、解读,更符合当下语境,而且在文风上通俗易懂。
-
文化的实践与实践的文化李厚羿 著何谓文化,文化何为?不同的思想家都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并且成为他们学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实践与实践的文化:马克思文化理论的现代阐释》对马克思的文化思想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释,梳理了马克思隐藏在经济、政治话语背后未曾言明的诸多文化思考,并以实践范畴来说明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规律,以意识形态批判和精神内容生产为侧重来展示文化的内涵与特质,从而归纳了马克思关于文化理论的框架体系。与此同时,《文化的实践与实践的文化:马克思文化理论的现代阐释》还评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理论构建的得失,并且强调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支撑。《文化的实践与实践的文化:马克思文化理论的现代阐释》内容建立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之上,该论文曾获得2013-2014年度“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
-
马克思正义思想历史轨迹研究蓝春娣 著作者认为,马克思正义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在萌芽时期,是对自由主义正义思想的崇尚与追寻;在形成时期,是在批判自由主义正义思想哲学基础上,确立了自己正义思想的唯物史观哲学基础,表现为正义哲学思想;在发展时期,是用唯物主义方法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在深化时期,通过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正义思想的唯物史观哲学基础,从而使马克思正义思想得到了深化。马克思正义思想内涵丰富,曾从批判性、历史性、实践性等维度表达过其正义思想,不同维度的正义思想共同表达了其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以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基本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实现路径等基本主张。马克思正义思想,不仅回应了“马克思与正义”之争、也**了罗尔斯的程序正义、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等当代西方正义思想,而且为我国毛泽东正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提供了理论渊源,还启示我们,在正确处理我国社会转型中各种社会问题时应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调整好收入分配格局、大力发展生产力,并提供制度保障。
-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张向东,王世英 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经典理论本身,从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逻辑起点及主要范畴、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与比较研究,有一定建树和新意。《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文化、经济、婚姻家庭与社会问题几个具体领域,较深入地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思想,并着重回答了现实问题,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对社会发展机制、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生产系统因素的组合及公有制与共有制的区别等阐述,直接回答了我国现阶段阻碍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热点问题,不乏创见,其现实意义十分明显。《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及具体方法。与西方实证主义学派不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强调理论对方法的指导,理论与方法的一致性是其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分析了社会学方法论的结构与功能,解决了社会学界长期争论的“价值相关”与“价值中立”的问题,对分析方法、逻辑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
人性的探索王元明 著《人性的探索》分别阐述了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西方的人性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全书共分五章:一、人性的探索;二、古代社会的人性理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使人不成其为人;三、近代社会的人性理论——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呼唤、高扬人的自然欲望与理性;四、现代西方的人性理论——对人的异化的抗议和对自由的追求,高扬人的创造性;五、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不是用人性说明社会而是用社会说明人性、使人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