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剩余价值理论》郭大力译本考姜海波 著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的其中一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是摘录,即散见于其他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第一部分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中国的文章共18篇,这些文章是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写的。第二部分是摘录,收录了散见于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各种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本书是对方乃宜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背景和地位进行介绍,考证其历史价值与学术贡献,并做考释与译文解析。
-
《资本论》郭大力、王亚南译本考宋姗姗 著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的其中一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是摘录,即散见于其他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第一部分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中国的文章共18篇,这些文章是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写的。第二部分是摘录,收录了散见于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各种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本书是对方乃宜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背景和地位进行介绍,考证其历史价值与学术贡献,并做考释与译文解析。
-
《政治经济学批判》刘曼译本考孙建茵,王绍文 著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的其中一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是摘录,即散见于其他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第一部分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中国的文章共18篇,这些文章是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写的。第二部分是摘录,收录了散见于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各种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本书是对方乃宜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背景和地位进行介绍,考证其历史价值与学术贡献,并做考释与译文解析。
-
《资本论》潘冬舟译本考赵学清,毛一龙 著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的其中一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是摘录,即散见于其他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第一部分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中国的文章共18篇,这些文章是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写的。第二部分是摘录,收录了散见于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各种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本书是对方乃宜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背景和地位进行介绍,考证其历史价值与学术贡献,并做考释与译文解析。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王唯真译本考李婷 著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的其中一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是摘录,即散见于其他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第一部分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中国的文章共18篇,这些文章是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写的。第二部分是摘录,收录了散见于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各种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本书是对方乃宜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背景和地位进行介绍,考证其历史价值与学术贡献,并做考释与译文解析。
-
《自然辩证法》陆一远节译本考付少杰,孙建茵 著本项目旨在立足于21世纪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高度,对我国1952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重要著作的中文版本进行收集整理,并作适当的版本、文本考证研究,供广大者特别是致力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的者阅使用。所收文献除原著外,还甄选不同版本的材及报刊摘录等,对于苏联学者的一些相关著作也适当收录,以保证丛书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
新时代 新思想 新飞跃夏芸 编本书重点围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近期新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重大意义等各个方面,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书主要包括六个专题,六个专题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近期新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各专题分设五个模块:“学习目的”模块、“核心问题”模块、“经典案例”模块、“难点解惑”模块、“学习金句”模块。在书中贯彻落实“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以学习目的为目标,以核心问题为牵引,以经典案例为佐证,以难点解惑为突破,以理论学习为支撑,将思政教育落实在“事”中,体现在“时”里,立足在“势”上。
-
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谢辉元 著本书探讨的是20世纪前半叶唯物史观传播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全书从要点式、专题化、体系化三个层面对唯物史观传播形式的系统化演进进行了研究,进而分析了唯物史观由机械到辩证、由外来而本土的中国化趋势;同时,从史学目的论、历史阶段论、历史主体论、历史方法论角度对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史学的理论探索进行梳理,并将其时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分为经济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辩证法的研究、中国化的研究四个阶段。从这些相对新颖的角度诠释了唯物史观传播是如何形塑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形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又是如何丰富了唯物史观研究。
-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时代价值潘惠香 著自1888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发表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立场、角度先后以不同的方法研究,以期解开“新世界观”之谜,澄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本书研究130多年里《提纲》被理解的情况,分析《提纲》的学术影响力,不仅梳理了学界130多年来研究《提纲》的成果,彰显了《提纲》在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还澄清了学术界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各种曲解,对促进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繁荣和发展大有裨益。
-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陈仲涛译本考王传利 著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的其中一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是摘录,即散见于其他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第一部分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中国的文章共18篇,这些文章是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写的。第二部分是摘录,收录了散见于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各种著作和书信中有关中国的论述。本书是对方乃宜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背景和地位进行介绍,考证其历史价值与学术贡献,并做考释与译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