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吴付来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第6辑)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办,是不定期论丛,学术性和思想性并重,倡导从哲学、社会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和文艺批评等专业的角度展开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旨在加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本书(总第32辑)分为“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拉克劳思想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专栏,收入《中英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范式比较》《论拉克劳对伦理与规范性关系的重构》《拉克劳思想中对抗关系的否定性之维 》《数字劳动的政治哲学叙事》《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价值形式》《卢卡奇:一次访谈》《论霍耐特承认的意识形态模式》《战后日本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主体性论争》等多篇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论文,对相关问题做了深入而切实的探讨。
-
破碎与整全赵锦英本书从抗拒破碎性、追求总汇性与整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探究马克思与德国早期浪漫派关系。浪漫派忧心于现代社会分化导致人类生存的碎片化、原子化和固化, 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由此提出通过人文教化和艺术创造予以求解,但是效果非常有限。历史唯物主义在继承浪漫派的一些观点(如批判破碎性、批判物化、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主张人与共同体的统一、重视艺术在人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基础上,对浪漫派提出但没解决的现代性问题予以进一步思考,对浪漫派予以批判、推进和超越。在反讽、分工、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历史主体等众多现代性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深化、拓展、提升了浪漫派的问题与高度,创建了全新的理论。
-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报告2021艾四林,吴潜涛 主编《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是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半年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年度发展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学科年度发展概况、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社会实践、教学保障、教学评价八个方面,从数据解读、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四个维度对2020年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梳理。
-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刘日明暂缺简介...
-
马克思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思想论析李莹 著暂缺简介...
-
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陈永杰本书为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以厘清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以及马克思对唯心史观的批判为中心议题,旨在彰显本体论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理论意义;以“建构”与“消解”为两翼展开讨论,“建构”的是马克思经过本体论革命到达了切中社会现实的新的历史观,“消解”的是唯心史观的有限性,避免误入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歧途。
-
马克思人类学哲学与当代世界探索苗启明主编本书为论文集,认为马克思开辟的人类学哲学,是站在宏观的自然史和人类生成史高度,研究人类这种社会生命存在物的生存运动本性的哲学,它从人的个体生命存在出发,研究人和人类世界的人类学生成、人类学本性、人类学需要以及由其推动的人类学活动(人对世界的生存掌握活动)和人的人类学发展规律,并根据人类学价值原则批判一切不合理非法性关系而追求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合理生存、健康发展与走向自由解放的哲学。马克思的这种哲学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超越性在于,他在全球化肇始时期所开创的人类学哲学,是适应于全人类进入“和平、发展、合作、共嬴”的人类学政治时代的新哲学。深入研究和弘扬这一哲学,既能让马克思重返当代世界历史发展前沿,又能让弘扬这一哲学的人们在思想境界上高瞻远瞩,推动世界历史向全人类协同共存的人类学文明方向发展。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中国化研究郑保卫 著本书收录的是作者长期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中国化的相关论文。上卷分为三编, 编是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发展及其中国化历史过程的文章,第二和第三编分别是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报刊实践与新闻思想的文章。本书下卷分为四编,第四至第六篇分别是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新闻思想的文章,第七编集中论述了党的百年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 附有两篇访谈文章。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办,是不定期论丛,学术性和思想性并重,倡导从哲学、社会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和文艺批评等专业的角度展开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旨在加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本书(总第29辑)分为《本雅明的“玻璃乌托邦”及其现代性批判》《萨特与卢卡奇之辩:萨特转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契机》《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美国研究:导论》《马克思对意义原初被给予问题的探索》《虚无主义的世俗化根源及其克服》等多篇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论文,对相关问题做了深入而切实的探讨,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各个相关领域的主要理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