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景观社会中的异轨与突围刘冰菁 著居伊·德波,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许多学者挥之不去的思想他者。德波的美学政治实践、情境主义国际与1968年左翼运动、景观社会批判、综合景观理论等,都成为了这批在1968年左翼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学者不断回溯的主题。然而,在我们过往关于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过于聚焦化的研究中,而对其景观社会理论也由于缺少思想史谱系的回溯,而被视为是从天而降的作品,全景式的德波思想形象恰恰被遮蔽了。因此,本书正是要从德波所处的现代资本主义统治的激烈转型的时代背景出发,以其一生写作的文本群为基础,来提供一扇踏入德波激进哲学全貌的任意门。
-
重写现代性郑劲超 著本书主要研究利奥塔这位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早中期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思想及其转变的过程,从二战后到1970年代这段期间里,利奥塔的思想经历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现代思想的转变。利奥塔首先是从萨特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解释进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逻辑,也就是试图在苏联马克思主义之外寻找资本主义批判的道路,此时现象学、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利奥塔那里微妙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在法国历史和思想情境的研究和对利奥塔文本的细致考证的基础上,说明利奥塔如何在动荡的现实和思想潮流中一步一步地走向后现代思想,与此同时,他又如何一步一步地远离他一开始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
-
马克思资本生产批判研究何平 著本书借鉴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理论为指导,以近年来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文本为基本资料,结合资本、科学技术与生活质量辩证关系的论述角度,科学分析、细致描述了马克思资本生产批判的形成过程、理论基础和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基于这种思路,本书共分三部分,具体内容是:第一部分(第一章)具体分析研究马克思资本生产批判内容的形成过程,涉及马克思资本生产批判研究开始的具体时间讨论,以及与辩证唯物主义、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最终《资本论》中形成完善理论的过程。第二部分(第二章)是马克思资本生产批判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资本生产批判研究,其理论的形成是与辩证唯物主义、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密不可分的,本章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这些思想在认识社会、指导实践中的作用,并详细论述马克思如何利用这些思想和方法,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并通过剩余价值理论驳斥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一些谬误。第三部分(第三至五章)则重点论述了马克思对资本生产“异化”商品经济、科学技术、人类生活的种种表现,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例证,阐述了资本异化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一些负面问题。
-
政治经济学批判[德] 米夏埃尔·海因里希 著本书是对马克思《资本论》三卷本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计划的总体性阐释。作者在书中援引了大量马克思的原始文献,针对当代左翼思想中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表面化理解和传统马克思主义对《资本论》的若干定论,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就此而言,本书不只是一部关于马克思《资本论》三卷内容的一般性导论,而且以一种批判性的“新马克思阅读”的理解方式,重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彰显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与开放性。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编写组 编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修订版。本次修订,编者结合时代特点,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在查阅、参考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各个时期的发展在内容上有所丰富、更新。全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力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同时,本次修订,各章添加了二维码,在内容呈现形式上有所更新。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哲学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学习。
-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问题研究张静 著19世纪四五十年代至19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形成、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也是他们领导靠前工人运动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对俄国问题从早期的初步研究到后期的深入思考,成为他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章不仅与俄国政治活动家相关,而且一些文章和著作就是对他们之间的通信、对话和论战的回应。因此,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问题的研究为线索探究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思想进程。以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思想家、俄国政治活动家对话的视角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的思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历史人物和理论问题,同时以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的思想交集和文本关系为线索探究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思想进程,因此在马克思主发展目前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理论意义。
-
马克思法律伦理思想研究黄云明 著本书是首部系统研究马克思法律伦理思想的学术著作。本书采用“回归原生态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打破了以往我国马克思法哲学研究拘泥于受苏联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传统,在将马克思哲学阐发为由劳动本体论、劳动辩证法、劳动历史观和劳动人道主义价值观构成的劳动哲学体系的前提下,对马克思法律伦理思想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既还原了马克思的法律本体论、法学方法论和法律价值论等法哲学思想的本来面目,同时又系统阐发了马克思的法律正当性思想、法律正义观、法律平等观和法律自由观等法律伦理思想,大大丰富了马克思法哲学研究内容。
-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林锋 著本书是对晚年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所做的深入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反思西方、苏联学界笔记解读模式是非得失的基础上,本书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研究性质、主题、历史地位,并与流行见解进行了深入的学术对话。对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作者思索、研究长达二十年之久。本书学术积淀深厚,内容丰富,极具前沿性和争鸣性,观点及其论证富有新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作者的观点及所做的论证值得学界同行关注和回应。
-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任学岭,惠小峰 著本书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理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演变和主要标志、延安时期中共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延安时期中共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贡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贡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经验启示6个方面,全面系统梳理了党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历史演进过程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历史脉络,重点阐述了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贡献与历史贡献。
-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著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于1920年出版,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系统地引入中国,并对此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次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礼盒装)》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影印全文和有声书灯。其中,有声书灯则既可以播放陈望道译本全文音频内容,也可以作为阅读灯使用,便于读者听读和欣赏,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具有一定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