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马克思的社会分工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陈振航 著本书为学术专著,书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系统研究,阐明了马克思社会分工思想的理论来源、历史发展、基本内涵和价值旨趣,从私有制、异化劳动和三大拜物教、物化劳动等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分工进行了批评。同时,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数字化时代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时代价值。
-
解释学内部之争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赵全洲 著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中的一种,从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的解释学内部的论争入手,并通过对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和马克思在实践哲学方面的核心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地反思了马克思哲学的交往实践观性质,结合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现实意义,这既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展开研究,也是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共产党宣言》与陈望道研究论丛焦扬 著《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以“信仰之源”为线索,以《共产党宣言》和陈望道生平为主题贯穿始终,凸显《共产党宣言》作为“信仰之源”在革命先驱探索救国道路中的重大作用,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所作的重大思想和理论准备。本书将展示馆所主办的一系列学术会议的论文按主题分类汇编成集,共约20篇,主要内容包括:陈望道相关研究——陈望道与五四、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的中译、陈望道生平考订;《共产党宣言》相关研究——《宣言》的中译和版本情况、《宣言》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宣言》文本的语言修辞、《宣言》的传播,以及早期中共党史的若干细节问题考辨。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谢地,杨静,张广辉,孔晓 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在新经济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来指导发展实践,形成新发展格局。本书收录了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等几个主题的研究成果。本书内容不仅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承,也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
时代精神的中国表达孙伟平 著本书立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以价值维度为中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具体的梳理、比较深入的分析。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形态的创新,本书旨在破除各种“马教条”、“洋教条”和“土教条”,提出并阐明一种以当代中国人民为主体,以“向前看”的“重在建设”为取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理论基础和判决标准的“创建论”。
-
哲学的涅槃侯才 著本书按专题选收作者自1980年至2020年期间发表于国际国内哲学专业期刊以及国内主要报刊的56篇论文和文章。书中基于哲学发展的历史,揭示了“哲学的审美化”这一哲学发展的应然趋向,并以此为视域,聚焦于哲学的历史与理论,结合哲学发展史和某些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思想对存在论、认识论、伦理学、历史观等诸领域的若干重大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立足社会发展实践着重于哲学的自我反思,致力于揭示当代哲学发展的境遇、课题和任务。
-
基于空间正义的城市治理研究董慧 著城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城市领域的生动实践,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也关乎人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带来了日益凸显的城市空间非正义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空间正义为价值原则与目标导向,从基础理论、现实问题及构建对策三大部分,系统回答了上述问题。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的重要成果。
-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邹慧 著新媒体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文化现象之一,它早已超越了技术应用层面的属性,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其所引起的人类传统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本书在界定新媒体含义的基础上,从技术、传播和人文三个视角全面分析新媒体的特征,论述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建构适应新媒体时代新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载体、机制创新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
另一个马克思[意] 马塞罗·默斯托(Marcello Musto) 著《另一个马克思:从早期手稿到国际工人协会》是世界知名“马克思学”专家马塞罗??默斯托的代表性著作。它旨在用生动的文字与严谨的历史考察,重新建构马克思思想传记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或经常被误解的历程。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思想影响与早期写作”,研究了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形成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创作;第二部分聚焦于马克思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介绍了马克思从19世纪50年代初开始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到为创作《资本论》而完成所有预备手稿的艰辛历程;第三部分“政治斗争”,介绍了国际工人协会诞生、发展及解散的历史过程,以及马克思在该组织中发挥的作用。此外,本书还对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唯物史观、研究方法、剩余价值理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政治组织和革命理论等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
大卫·哈维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哲学思想研究温权 著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大卫??哈维依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历史与地理、资本与空间的“宏观-微观”辩证关系出发,对“城市-地方-全球”尺度内,资本对个体交往领域所造成的异化权力霸权予以批判。进而,哈维以重建现代性为目标,依托“战斗的特殊主义”对不合理空间规划的重构,实现个体之于资本异化空间的全面解放。他以“人民地理学”和“解放政治学”为尺度,在人类生存与交往的总体性社会空间之内,不仅再度明确了马克思阶级政治学说的重要意义,而且勾勒出旨在重塑现代地缘格局及其空间政治秩序的斗争策略。鉴于此,大卫??哈维的空间政治哲学可视为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的地理格局与社会景观进行双重变革的理论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