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刘向评传
作者:徐兴无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ISBN:9787305060106
定价:¥7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刘向是西汉著名的通儒、文献目录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耿直忠诚的社稷之臣。他和他的儿子刘歆等人总结了先秦以来的文献和思想学术,建构了新的文化信仰和学术谱系。他们都本着儒家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努力批判并试图改变汉朝的政治制度,也因此遭遇了失意、痛苦甚至是变态的人生。《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刘向评传(套装共2册)》采用细绎历史的方法,考察了刘向父子的政治背景、学术背景,揭开了许多被人忽视和误解的事实。努力描绘出他们的历史面目,阐明其思想学术成就以及对中国古代学术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徐兴无,1964年生于江苏扬州,原籍江苏滨海。1983年至1993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至2001年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新译(金刚经)》(台湾三民书局,1997)、《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中华书局,2003)等。
目录
第一章 更生——汉武帝以后的局势
一、刘向诞生的时代
二、王霸之争
三、社稷之臣
第二章 (楚元王传)——刘向的家世
一、楚元王与西汉帝国
二、历史的魔魇:诸侯王的消亡与封建制的再度确立
三、楚元王家族的新生
第三章 金马门——刘向在宣帝朝
一、郎官制度的变局与刘向的政治命运
二、金马门待诏时期:刘向思想的雏形
(一)处理政务
(二)讲论经学
(三)商量百家
(四)造作诗赋
(五)博尽奇异
第四章 石渠阁——刘向歆父子与汉代经学
一、石渠阁会议
(一)瑕丘江公与博士江公
(二)立《谷粱》的原因
(三)刘向诏受《谷粱》的时间和石渠会议的情形
二、石渠会议之后新立的学官
(一)王国维的质疑
(二)石渠会议之后所立学官的类别
三、石渠会议以后的经学变局
(一)章句之学与通儒之学
(二)郎官经学
四、郎官经学对东汉经学的影响
第五章 疾谗——刘向在元帝朝
一、宣帝的阴影
二、出任宗正
三、上变事
四、上封事
五、废居十年
六、上疏讼陈汤
第六章 刘向与醇儒——刘向思想的时代特征
一、刘向的复出与刘歆的出仕
二、刘向与醇儒的分歧
(一)醇儒
(二)礼乐与灾异
(三)对外政策的分歧
(四)人格考量
第七章 郊议与庙议——刘向歆父子的礼制思想
一、郊议与庙议
(一)庙议与郊议的缘起
(二)元帝朝的庙议
(三)成帝朝的效议
二、刘向的礼制思想
三、刘歆对郊议和庙议的总结与完善
(一)郊议
(二)庙议
第八章 校书(一)——刘向歆父子的校雠学
一、校书的始末
(一)校书的时间
(二)刘向歆父子对汉廷校书传统的继承与总结
(三)校书的地点与同僚
二、刘向歆父子的校雠学
(一)《别录》与《七略》
(二)刘向歆父子对校雠学的开辟
(三)刘向歆父子的疑古辨伪之学
第九章 校书(二)——刘向歆父子的学术史观
一、刘向歆父子校书的历史使命
二、新王官之学与民间私家之学
三、王道、官守、政事、教化
四、刘歆让太常博士及今古文经学问题
五、刘向歆父子对中国学术的影响
(一)刘向歆父子对古代学术格局的影响
(二)“刘扬优劣论”论:一个考察刘向歆父子对中国学术影响的独特视角
第十章 五行与三统——刘向歆父子的律历学与天道观
一、《洪范五行传论》
(一)刘向歆父子《洪范五行传论》的学术渊源
(二)新天道现与新德运观的建构
二、《钟律书》、《五纪论》与《三统历》
(一)刘向歆父子的律学理论
(二)刘歆与《钟律书》
(三)从《五纪论》到《三统历》
(四)刘向歆父子维护汉室德运信仰的努力
第十一章 《列女传》、《新序》、《说苑》及其他——刘向的伦教观与史学
第十二章 国师——刘歆与王莽
附录
后记
一、刘向诞生的时代
二、王霸之争
三、社稷之臣
第二章 (楚元王传)——刘向的家世
一、楚元王与西汉帝国
二、历史的魔魇:诸侯王的消亡与封建制的再度确立
三、楚元王家族的新生
第三章 金马门——刘向在宣帝朝
一、郎官制度的变局与刘向的政治命运
二、金马门待诏时期:刘向思想的雏形
(一)处理政务
(二)讲论经学
(三)商量百家
(四)造作诗赋
(五)博尽奇异
第四章 石渠阁——刘向歆父子与汉代经学
一、石渠阁会议
(一)瑕丘江公与博士江公
(二)立《谷粱》的原因
(三)刘向诏受《谷粱》的时间和石渠会议的情形
二、石渠会议之后新立的学官
(一)王国维的质疑
(二)石渠会议之后所立学官的类别
三、石渠会议以后的经学变局
(一)章句之学与通儒之学
(二)郎官经学
四、郎官经学对东汉经学的影响
第五章 疾谗——刘向在元帝朝
一、宣帝的阴影
二、出任宗正
三、上变事
四、上封事
五、废居十年
六、上疏讼陈汤
第六章 刘向与醇儒——刘向思想的时代特征
一、刘向的复出与刘歆的出仕
二、刘向与醇儒的分歧
(一)醇儒
(二)礼乐与灾异
(三)对外政策的分歧
(四)人格考量
第七章 郊议与庙议——刘向歆父子的礼制思想
一、郊议与庙议
(一)庙议与郊议的缘起
(二)元帝朝的庙议
(三)成帝朝的效议
二、刘向的礼制思想
三、刘歆对郊议和庙议的总结与完善
(一)郊议
(二)庙议
第八章 校书(一)——刘向歆父子的校雠学
一、校书的始末
(一)校书的时间
(二)刘向歆父子对汉廷校书传统的继承与总结
(三)校书的地点与同僚
二、刘向歆父子的校雠学
(一)《别录》与《七略》
(二)刘向歆父子对校雠学的开辟
(三)刘向歆父子的疑古辨伪之学
第九章 校书(二)——刘向歆父子的学术史观
一、刘向歆父子校书的历史使命
二、新王官之学与民间私家之学
三、王道、官守、政事、教化
四、刘歆让太常博士及今古文经学问题
五、刘向歆父子对中国学术的影响
(一)刘向歆父子对古代学术格局的影响
(二)“刘扬优劣论”论:一个考察刘向歆父子对中国学术影响的独特视角
第十章 五行与三统——刘向歆父子的律历学与天道观
一、《洪范五行传论》
(一)刘向歆父子《洪范五行传论》的学术渊源
(二)新天道现与新德运观的建构
二、《钟律书》、《五纪论》与《三统历》
(一)刘向歆父子的律学理论
(二)刘歆与《钟律书》
(三)从《五纪论》到《三统历》
(四)刘向歆父子维护汉室德运信仰的努力
第十一章 《列女传》、《新序》、《说苑》及其他——刘向的伦教观与史学
第十二章 国师——刘歆与王莽
附录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