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
-
盱坛直诠(明)罗汝芳 撰,(明)曹胤儒 编,林志鹏 导读、整理《盱坛直诠》之于罗近溪,犹如《论语》之于孔子。罗近溪世居江西南城,因地处盱江下游,明代称为“盱城”。“盱坛”,即盱城讲坛,用以指代罗近溪之学。本书分为上下两卷,由罗近溪“吴郡门人”曹胤儒编次、“东粤门人”杨起元校正并定名,委托程开祜等人重校并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行。其内容系根据罗近溪不同时期与学人、弟子之间的论学语录精心选辑,并附以近溪生平行实,堪称近溪学问之精华萃编。
-
孔子家语正印[明]顾锡畴注,[明]孔贞运评 ,杨洁整理《孔子家语正印》是一部明代产生的《孔子家语》的重要注评本,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天启三年(1623)怡庆堂余完初刻本。《孔子家语正印》由明代翰林院编修文震孟作序,礼部尚书顾锡畴注释,孔子第六十三代孙、翰林院编修孔贞运评论。《孔子家语正印》对于孔子思想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在孔子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其丰富的注释、评语反映了明代孔子研究状况,表现了时人对孔子思想的认识程度和阐释特点。尤其是孔子第63代孙孔贞运的评语,是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深刻阐发,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在孔子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本书正文整理较为认真,并对文中部分引文、用典、人物作注释,以便读者阅读理解。
-
儒家哲学七讲梁启超 著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国思想学术之主干,自先秦至明清,儒家思想流派的不断演进和发展持续地丰富着中华文明的内核与生命力,并构成了中国人的主要思想体系框架。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的巨擘,学贯古今中外,卓有见地。本书选取梁启超在多部著作及讲演中围绕儒家思想展开讨论的内容并进行重新编排梳理,以帮助读者通过一代学术大师之思考见地,认知理解儒家哲学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精神。
-
阳明心学七讲梁启超 著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所开创的阳明心学以“心”为宗,突破了程朱理学范式的僵化对中国思想的桎梏,引导了中国思想趋向个体解放一面的萌芽。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的巨擘,学贯古今中外,卓有见地。本书选取梁启超在相关著作及讲演中解读阳明心学的相关内容并进行重新编排梳理,以帮助读者通过一代学术大师之思考见地,认知理解阳明心学的全貌和精髓。
-
先秦诸子七讲梁启超 著先秦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十分活跃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百家争鸣,所提出的种种学说与观念奠定了此后中华文明的思想根基和框架,深深影响着后世的中国人。本书选取梁启超在多部著作及讲演中解读先秦诸子的相关内容并进行重新编排梳理,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主要线索,帮助读者通过一代学术大师之思考见地,从根基上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脉络。
-
教化传统与制度实践唐文明 主编近十几年以来,儒学的话语逐渐进入了中国社会的公共领域,成为人们讨论公共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这一现象自然来自官方、学术界等多重互动,已经且仍在极大地改变着原来学院化的儒学研究范式。过去的儒学研究往往被置于中国哲学的学科下,抽象化、思辨化既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而现在,儒学研究的主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中国哲学领域,不仅产生了大量新的思想主题,也使原来很多旧的思想主题呈现出相当不同的面貌。可以断言,立足儒学的义理,就社会各阶层都关心的公共问题展开独特、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将是今后中国社会公共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依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创办每年一度的公共儒学论坛,并以论坛的相关论文为主体,编辑、出版每年1辑的《公共儒学》(约20-25万字),旨在为儒门学者探讨公共问题提供一个高端的交流平台,力求反映出儒学在探讨公共问题时所取得的优秀成果,推动儒学在公共领域中的深入开展。本书为第3辑,专题是“教化传统与制度实践”。本稿内容涉及:主题研讨包括2篇文章,有关于全人教育的探讨,有岳麓书院形象的演变定位;专题论文4篇,包括这些内容:关于韩愈的儒家形象探讨,师道复兴与宋代儒学,《秩序与历史》中的中国文明研究,汉代今古文经学的讨论;异域新知专题讨论麦金太尔的思想,有翻译文章2篇,原创文章2篇;另外有主题书评,旧文重读,附录等。本书内容丰富,理论功底扎实,文章品质较好,具有学术价值。
-
民本与民主李晨阳,梁涛 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民本”。民本与民主是什么关系?这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海外学者围绕此问题也发表了大量成果。本书收录了海外学者关于民本与民主的代表性成果,反映了海外学者的主要观点。书中附有大量参考文献和论文信息,一册在手,基本可以了解海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供研究中国哲学、政治哲学的读者学习、参考。
-
儒学与中国社会十五讲干春松 著本书的基础是干春松教授在北大讲授多年的“儒学与中国社会”课程的讲义,共十五讲。作者致力于儒家思想和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书稿涉及“儒学的基本内容与演变”“儒学与传统政治”“儒学与中国地方秩序”乃至“儒学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等主题。其中许多论题体现出作者对儒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的独特认识,比如“儒家与经济”“儒家与宗教”等议题,能拓展读者对儒家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了解。在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儒学对于当下社会与个体生活的作用,理解儒家思想与西方各种思潮之间的关系,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关心中国文化复兴的社会大众所普遍关注的。本书通过探讨儒学的重要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传统中国,进而加深对当下中国问题的理解。
-
论语鲍鹏山暂缺简介...
-
大道之源颜炳罡山东周易研究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成立以来,秉承了齐鲁学者文以载道,经史子集相贯通的研究传统,沿袭高亨先生治易理路,刘蔚华,丁冠之、董治安、周立生、王德敏、王赣、陈启智、张晓雨、王钧林,程琦立、杨朝明、颜炳罡、徐国亮、王承略、于孔宝、赵卫东、刘彬等一大批蜚声学界的学者对《周易》经、传以及象数理占进行了多层面、多维度的阐释研究,并将文学、史学、哲学诸领域融为一体,拓展了易学研究视野。2023年是山东周易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华诞,更是二十大后党中央擘画未来的开局之年,纪念文集汇集了本学会成员多年的易学研究心得,是齐鲁作为易学研究重镇的见证,亦是山东学界共襄盛世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