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论公民德性
作者:张宜海 著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01
ISBN:9787564504212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论公民德性》在对德性概念和中西德性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首先提出公民德性概念,并对公民德性的内涵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解读;其次,将德性划分为人的德性和公民德性两个层次,并将公民德性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公民道德德性、公民理智德性和公民实践德性,不同的德性下又含有不同的德目表;最后,提出公民德性的完善就是人的科学发展的观点,并从“中国公民德性调查”的实证研究中寻求确证的根据。
作者简介
暂缺《论公民德性》作者简介
目录
引 言
第1章 公民德性研究的缘起、价值和思路
1.1 公民德性研究的缘起
1.1.1 德性之知与德性之行的背离
1.1.2 传统德性与现代社会的不契合缺乏公认的理论解释
1.1.3 公认的道德判断和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1.1.4 社会的经济本位和个人的金钱本位导致道德价值观混乱
1.1.5 接受道德规范的情感基础不牢
1.2 公民德性研究的价值
1.2.1 弥补公民德性研究的不足
1.2.2 解析德性之知与德性之行背离的原因
1.2.3 弥合新旧价值体系转变中道德价值观的分裂
1.2.4 揭示公民德性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1.2.5 为公民追求善和幸福生活提供思路
1.2.6 为社会转型期公民德性建设提供参考
1.3 公民德性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1.3.1 公民德性研究的基本框架
1.3.2 公民德性研究的思路
第2章 德性概念
2.1 西方的德性概念
2.1.1 品质说: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
2.1.2 力量说:斯宾诺莎的德性概念
2.1.3 意志论:康德的德性概念
2.1.4 良心说:黑格尔的德性论
2.1.5 义务说:西季威克的德性概念
2.1.6 内在利益说:麦金太尔的德性概念
2.2 我国的德性概念
2.2.1 德性
2.2.2 道德
2.2.3 美德
2.2.4 德行
2.3 德性概念的理解
2.3.1 德性存在:人的关系
2.3.2 德性目标:人的发展
2.3.3 德性追求:真善美
第3章 中西德性研究比较
3.1 德性研究的中外比较
3.1.1 孔子、孟子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德性思想
3.1.2 董仲舒与亚里士多德、阿奎那的德性思想
3.1.3 国内外近现代学者的德性研究
3.2 中西德性理论的差异是不同文化的反映
3.2.1 儒学与宗教:中西德性理论差异的主要文化背景
3.2.2 文化的一元与多元对德性理论的影响
3.2.3 中西文化的重人与重物对德性的影响
3.2.4 向内用力与向外用力对德性的影响
3.2.5 重德与重智对德性伦理的影响
第4章 公民德性概念、层次
4.1 公民概念
4.1.1 社会学视阈下的公民概念
4.1.2 宪法视阈下的公民概念
4.1.3 公民与国民、人民、臣民的不同
4.2 公民德性概念
4.2.1 公民德性概念
4.2.2 公民德性的基本意蕴
4.3 公民德性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4.3.1 公民德性是特定国家和时代背景下的概念
4.3.2 公民德性的界定主要在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框架内进行
4.3.3 公民德性主要是一种实践性品质
4.4 公民德性的层次
4.4.1 人的德性和公民德性
4.4.2 人的道德德性和公民道德德性的三种状态
第5章 公民德性的类型
5.1 公民道德德性
5.1.1 公共信任
5.1.2 宽容精神
5.2 公民理智德性
5.2.1 理性精神
5.2.2 公民意识
5.3 公民实践德性
5.3.1 公民参与
5.3.2 权利主张
5.3.3 理性自利
5.3.4 勇于创新
5.3.5 遵守规则
5.4 公民道德德性、理智德性和实践德性的关系
5.4.1 道德德性是理智选择的基础,体现于德性实践
5.4.2 理智德性是实践德性的要求,蕴含着道德德性的精神
5.4.3 实践德性是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的统一
第6章 公民德性与人的科学发展
6.1 人的发展是古今中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6.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人的发展思想的精华
6.2.1 广度:人的全面发展
6.2.2 深度:人的充分发展
6.2.3 个性:人的自由发展
6.3 人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直接继续
6.3.1 人的科学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6.3.2 人的科学发展:内容的完整性
6.3.3 人的科学发展:方法的科学性
6.3.4 人的科学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6.4 公民德性的完善就是人的科学发展
6.4.1 德性对人的发展具有绝对价值
6.4.2 公民德性的完善就是人的科学发展
6.4.3 德性完善和人的科学发展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第7章 德性伦理的现状思考与公民德性培养
7.1 德性伦理现状的思考
7.1.1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7.1.2 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
7.1.3 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反思
7.1.4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面临的挑战
7.1.5 质疑经济状况与道德之间的相关性
7.1.6 德育要走出两个误区
7.2 当前中国公民德性的培养
7.2.1 加强公民教育
7.2.2 化公民德性之知为德性之行
7.2.3 提升社会公德建设效果
7.2.4 培育公民国家意识
7.2.5 增强公民权利意识
7.2.6 促进公民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1章 公民德性研究的缘起、价值和思路
1.1 公民德性研究的缘起
1.1.1 德性之知与德性之行的背离
1.1.2 传统德性与现代社会的不契合缺乏公认的理论解释
1.1.3 公认的道德判断和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1.1.4 社会的经济本位和个人的金钱本位导致道德价值观混乱
1.1.5 接受道德规范的情感基础不牢
1.2 公民德性研究的价值
1.2.1 弥补公民德性研究的不足
1.2.2 解析德性之知与德性之行背离的原因
1.2.3 弥合新旧价值体系转变中道德价值观的分裂
1.2.4 揭示公民德性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1.2.5 为公民追求善和幸福生活提供思路
1.2.6 为社会转型期公民德性建设提供参考
1.3 公民德性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1.3.1 公民德性研究的基本框架
1.3.2 公民德性研究的思路
第2章 德性概念
2.1 西方的德性概念
2.1.1 品质说: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
2.1.2 力量说:斯宾诺莎的德性概念
2.1.3 意志论:康德的德性概念
2.1.4 良心说:黑格尔的德性论
2.1.5 义务说:西季威克的德性概念
2.1.6 内在利益说:麦金太尔的德性概念
2.2 我国的德性概念
2.2.1 德性
2.2.2 道德
2.2.3 美德
2.2.4 德行
2.3 德性概念的理解
2.3.1 德性存在:人的关系
2.3.2 德性目标:人的发展
2.3.3 德性追求:真善美
第3章 中西德性研究比较
3.1 德性研究的中外比较
3.1.1 孔子、孟子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德性思想
3.1.2 董仲舒与亚里士多德、阿奎那的德性思想
3.1.3 国内外近现代学者的德性研究
3.2 中西德性理论的差异是不同文化的反映
3.2.1 儒学与宗教:中西德性理论差异的主要文化背景
3.2.2 文化的一元与多元对德性理论的影响
3.2.3 中西文化的重人与重物对德性的影响
3.2.4 向内用力与向外用力对德性的影响
3.2.5 重德与重智对德性伦理的影响
第4章 公民德性概念、层次
4.1 公民概念
4.1.1 社会学视阈下的公民概念
4.1.2 宪法视阈下的公民概念
4.1.3 公民与国民、人民、臣民的不同
4.2 公民德性概念
4.2.1 公民德性概念
4.2.2 公民德性的基本意蕴
4.3 公民德性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4.3.1 公民德性是特定国家和时代背景下的概念
4.3.2 公民德性的界定主要在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框架内进行
4.3.3 公民德性主要是一种实践性品质
4.4 公民德性的层次
4.4.1 人的德性和公民德性
4.4.2 人的道德德性和公民道德德性的三种状态
第5章 公民德性的类型
5.1 公民道德德性
5.1.1 公共信任
5.1.2 宽容精神
5.2 公民理智德性
5.2.1 理性精神
5.2.2 公民意识
5.3 公民实践德性
5.3.1 公民参与
5.3.2 权利主张
5.3.3 理性自利
5.3.4 勇于创新
5.3.5 遵守规则
5.4 公民道德德性、理智德性和实践德性的关系
5.4.1 道德德性是理智选择的基础,体现于德性实践
5.4.2 理智德性是实践德性的要求,蕴含着道德德性的精神
5.4.3 实践德性是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的统一
第6章 公民德性与人的科学发展
6.1 人的发展是古今中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6.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人的发展思想的精华
6.2.1 广度:人的全面发展
6.2.2 深度:人的充分发展
6.2.3 个性:人的自由发展
6.3 人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直接继续
6.3.1 人的科学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6.3.2 人的科学发展:内容的完整性
6.3.3 人的科学发展:方法的科学性
6.3.4 人的科学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6.4 公民德性的完善就是人的科学发展
6.4.1 德性对人的发展具有绝对价值
6.4.2 公民德性的完善就是人的科学发展
6.4.3 德性完善和人的科学发展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第7章 德性伦理的现状思考与公民德性培养
7.1 德性伦理现状的思考
7.1.1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7.1.2 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
7.1.3 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反思
7.1.4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面临的挑战
7.1.5 质疑经济状况与道德之间的相关性
7.1.6 德育要走出两个误区
7.2 当前中国公民德性的培养
7.2.1 加强公民教育
7.2.2 化公民德性之知为德性之行
7.2.3 提升社会公德建设效果
7.2.4 培育公民国家意识
7.2.5 增强公民权利意识
7.2.6 促进公民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