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崔明德 著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本书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多角度地细致阐述了汉族、少数民族、“汉化”、“胡化”等四类代表性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在充分掌握各种资料基础上,完整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全貌,揭示了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鲜明特征和深远影响,全面展示各类人物思考和认识民族关系的心路历程,准确把握各类人物民族关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客观评述其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观点,深入分析民族关系思想的指导作用及时代价值。该成果可为深入研究民族史学和民族理论提供一个新的范式,推动民族史学和民族理论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
性体与心灵孙利 著朱熹研究者、传统文化爱好者
-
吉登斯社会哲学的当代境遇莫小丽 著安东尼·吉登斯(1938年1月18日一 ),当代英国社会学家。他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与借鉴西方哲学、地理学等学派思想内核的基础上,构建结构化理论体系,成为当代社会哲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本书以吉登斯的著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分析历史唯物主义与结构化理论各层次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吉登斯社会哲学在当代的境遇,并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高度给予批判性回应。
-
哲学家·202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编,臧峰宇 主编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哲学家,每个哲学家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哲学思想的生命力总是基于面向时代的深思和探赜。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髓都汇集在我们时代的哲学中。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哲学,因为我们的时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个时代为哲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探究我们时代复杂深邃的社会现实和各种精神现象,提出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主张,是当代中国哲学学人应当承担的学术使命。本书所选论文既涵盖对经典文献的审慎解读,又不乏对哲学主题的评判性介入,从中可见各位作者致力于拓展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亦可看到各种面向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辨,呈现了跨文化哲学与比较哲学的研究视域。
-
古典思想[英] 特伦斯·欧文 著完整的单卷本古典哲学导论。涵盖从荷马到圣奥古斯丁的一千余年间的古典哲学。由浅入深,系统论述这一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和哲学家: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作者书中讨论了哲学感兴趣的问题,特别是伦理学、知识论、心灵哲学、哲理神学,古典哲学的文学性和历史背景,以及很多哲学家以外的重要思想家(如希腊悲剧作家、历史学家、医学作家、早期基督徒作家等)。此外,也谈论了医学、物理学、天文学、数学、史学等学科与古典哲学的密切联系。
-
公理化真理论研究李娜、李晟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介绍、完善和丰富公理化真理论的成果。全书内容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个方面:以寻求能够避免说谎者悖论及其变体的“理想真理论”为线索,对以一阶逻辑和皮亚诺算术为基础理论的经典公理化真理论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框架进行概述。第二个方面:减弱经典公理化真理论的基础理论,将一阶逻辑减弱为直觉主义逻辑,系统地研究基于直觉主义逻辑的公理化真理论。第三个方面:加强经典公理化真理论的基础理论,将皮亚诺算术加强为集合论,系统地研究基于集合论的公理化真理论。
-
社会科学哲学的语境论研究纲领殷杰本书尝试运用语境论思想为当代社会科学哲学构建一种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科学合法性危机的新路径。提出了语境论研究纲领这一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为社会科学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困境提供了语境论解决方案,论证了社会科学具有同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解释地位,回答了社会科学规范性和解释力等理论难题,给出了评价社会科学发展进步的新标准,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科学中的“事实—价值”二分。指出社会科学是基于事实系统、因果系统和价值系统对人的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三种本质维度的科学重建与展开,其本质是一种“人的科学”。社会科学只有回归对人的科学理解,才能恢复社会科学中逐渐消失的真实的人,走出传统科学理性阴影笼罩下的合法性危机。
-
李贽全集续编[明]李贽 编,颜彦 整理《山中一夕话》十四卷,明李贽辑。是书初名《开卷一笑》,后经删改,定名《山中一夕话》。是书凡上下二集,每集各七卷。上集专集词赋传文,下集广采历代名人轶事,叙鬼神,谈道术,记风俗,呈文采,寄才情于嬉笑怒骂之中,谕劝诫于嘲谑调刺之间。既保存了文人儒士生平事迹,也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图景。
-
恐惧与战栗赵翔《恐惧与战栗》是基尔克果(又译:克尔凯郭尔)影响最广泛的作品。作品借圣经中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故事,论述了信仰和伦理的冲突,探究了信仰的本质。基尔克果说:“在我身后,仅仅《恐惧与战栗》一书就可带给我不朽的名声。人们会阅读它,将它翻译为各种语言。读者们将为书中那骇人的悲感而揪心。”亚伯拉罕的故事在西方文化中被赋予了多种理解,不少学者对它进行了不同的解读。比如卡夫卡就曾多次在作品中提及亚伯拉罕,甚至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多个仿写。歌手鲍勃·迪伦的《重游61号公路》也对亚伯拉罕的故事做了演绎。《恐惧与战栗》是基尔克果用“静默者约翰尼斯”这个假名创作的。全书分为“序曲”“调音篇”“亚伯拉罕颂词”“疑难谱集”等几个部分。作者在前面对亚伯拉罕的故事做了四个仿写或想像,后面则讨论了信仰与伦理的悖谬、是否存在信仰的绝对责任、孤独个体的隐匿性是否能从伦理上得到辩护……在基尔克果看来,亚伯拉罕向上帝祭献儿子体现了信仰和伦理之间的悖论,人们在面对这样的悖论时,感受到的必然是恐惧和战栗。一个人只有通过实现个人的“信仰飞跃”,才能达到对信仰的真正理解。《恐惧与战栗》于1843年出版,但基尔克果的思考一直到十年之后都没有休止。本书附录呈现了其日记中不断冒出的“亚伯拉罕变体”“新恐惧与战栗”,还收录了美国学者李匹特专著《基尔克果与》中最核心的部分,带读者多角度解读这本基尔克果的“生命之书”。
-
西方的智慧[英]伯特兰-罗素 著,瞿铁鹏、殷晓蓉、王鉴平、俞吾金 译 瞿铁鹏 殷晓蓉 修订罗素一生著作等身,有许多名著流传,《西方的智慧》是罗素名著中的名著。罗素写完著名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意犹未尽,认为有必要写一本以哲学思想发展为主线的概观的西方文明史。《西方的智慧》是继《西方哲学史》后研究、探讨西方哲学史的又一部力作,不能将前者视作《西方哲学史》的简本。在这里,罗素极尽提要钩玄之能事,以大家之手笔,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西方哲学史之流变。而且,罗素始终将哲学史放在社会、政治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故其叙述具有凝重的历史感。正如这本书稿的副标题所示,在自希腊城邦政体以来,迄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政治等大背景下,探讨整个西方文明演进的脉络,旁及科学、宗教、经济、文学乃至社会习俗。此书完成后,罗素在助手的帮助下,在文中插入394幅图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大量的表明哲学思想的图片,使读者对深刻的哲学思想的理解更加直观,令人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