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柯小刚著《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立足于海德格尔与黑格尔之间的位置,对二者的时间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空间思想和历史思想作了一个现象学-解释学的比较研究。为了开辟道路而作的对黑格尔哲学史观念的解构工作构成了准备性的绪论:从经验和历史到哲学史源初发生的境域。接下来是主要部分的三章:黑格尔的这一个和海德格尔的缘域、黑格尔的点性和海德格尔的时间性、黑格尔的圆圈和海德格尔的圆环。最后,在总结和引申性的余论里探讨了时间问题和存在论、形而上学的可能性问题,展望了未来的思想或另一个开端将会如何到-来?在这个到-来中,中国思想传统也许能够给予未来思想的事情一点可能的启发?
-
中国哲学发展史张怀承暂缺简介...
-
环境哲学王正平著《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是一部全面、系统阐释环境哲学的学科基础性读物,书稿探究了环境哲学产生的背景,它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演进,论述了环境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意义、价值,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环境的哲学智慧和西方现代各种环境哲学、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包括现代人类中心论、动物权力论、生物权力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深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生态神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等。环境问题是现代问题中的一个热点、难点,是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用正确的理论加以指导,借鉴西方的成败得失,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
哲学家的狗(澳)雷蒙德·盖塔(Raimond Gaita)著;江俊亮,沈斻译《哲学家的狗》是一部别出心裁的作品从对宠物猫狗的细微观察开始,探究动物的意识、认识与情感,继而延伸到宠物如何与人类亲近,至此作者笔锋一转,直逼人性、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本书描述生动诙谐,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
黄枏森自选集黄枏森著本选集记录了作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关于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讨论,关于人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组成部分和体系的讨论,关于中国文化建设问题的讨论等内容。
-
实事求是新论魏晶晶著本书从历史、理论、实践三方面概述了实事求是这一问题,得出“事成于求真务实,业毁于浮躁虚华”的结论,全面破译决策失误的主客观原因,重点聚焦对行动的影响机制,努力探索正误思维方法的微妙界限,清晰洞察行动路途中的认识陷阱。
-
虚拟实践论张明仓著《虚拟实践论》主要讲的是虚拟实践的崛起,是数字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虚拟实践论》从考察“技术一实践一人”的内在联系入手,考察虚拟实践的历史发生,并对虚拟实践的历史发生,并对虚拟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本质、类型、特点、变革意义以及哲学意蕴等作深入分析。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虚拟实践正成为人类新型存在方式,虚拟社会正成为社会存在新形态。《虚拟实践论》是第一本系统研究虚拟实践的哲学专著,意在反思虚拟实践真实意义,揭示虚拟实践哲学意蕴,明辨数字化时代的人自我理解、自我超越。
-
哲学引论魏志明,胡敏,韦克难主编《哲学引论/高等院校教材》共分7章,讲解了哲学总论、中西哲学史简述、行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和当代哲学的内容。
-
哲学的应用与创新刘可风,朱书刚主编本书的编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与创新为主线,对所收集的论文按三个大的专题(即第一编: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第二编:哲学应用与应用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第三编:部门哲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研究)进行分类管理。因篇幅所限,编者对部分较长的论文不得不忍痛割爱而作了删节;按统一体例的需要,对部分论文题目及结构作了必要的调整和技术处理(对论文中引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列宁选集》1972年版著作中的论述的,均依照有关规定一律改为1995年版并作了相应的引文的核对。)
-
孔子高光著作家如是说——写孔子时,我的眼前总是浮现一个忧郁的孔子,他坐在车上,有怨尤有担心有爱意地注视着人类,他是一个真正的哲人,耶稣同在,但他比耶稣更实在,更具体,也更人性化。他与耶稣的根本不同,是他真正是一个人。孔子身上负载道德、文化的担子越是沉重,他就越缺少人味儿,缺少人的根性。历代帝王拿孔子当牌位,把他弄成了“四不像”“不像教育家,不像哲人,不像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不像有七情六欲的男人。这么弄就不大妙。孔子爱他的家吗?爱他的家人吗?如果这些爱确实存在,又是什么样子?是时时刻刻记心怀?还是淡泊得令人难以置信?还有,孔子见南子,是被人说得最多最津津乐道的,但他爱南子吗?曾经为南子心动过吗?大家用力用心把南子写成放荡的女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把男人说成是道德君子。他们认为,只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孔子才是圣人,才是他们所崇敬的大贤大圣。中国文化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中国古人的哲思与淡泊,他们把人的生命看得比一切都重要,一再反思人类对于生命力意义的认识。我们看着老子的八卦图,看着孔子的《论语》,不看那些教育者的表象,而是真正探究他们对于生命的一次次认识上的飞跃,那就会明白,中国的古老文化更有它的博大精深之处,它是与天地和谐的,是与自然人共生的,是最为人性化的,也是最深刻的,更是最可行的。让天地自然与文化哲思巧妙地共存,是中国文化的精粹,舍此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