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拉康[法]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 著,李新雨 译它只是《拉康传》的缩略和重复吗?是什么让作者假借拉康的“父之名”而发出了“不顾一切”的呐喊?我们精神生活的时代与拉康逝世的时代相去甚远吗?1993年,法国屈指可数的精神分析历史学家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将她的《法国精神分析史》的第三卷《拉康传》全部献给了雅克·拉康的思想、著作和生活。然而,这部著名传记甫一出版便引起了巨大争议……时值2011年9月拉康逝世30周年之际,卢迪内斯库深感有必要对《拉康传》进行一个总结:既是对这位充满悖论性的大师的遗产进行盘点,也是对各种争议和批评的回应和进一步说明。这便是她的“拉康三传”之三《拉康:不顾一切》。毫不意外,它的出版立刻产生了激烈的回响与震荡,更是触发了精神分析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场“无头公案”。本书针对拉康波澜壮阔的一生描绘出一个历史性轮廓,把握住拉康职业生涯中的一些重要节点与转折,以便我们去发现它们曾经的面貌,它们时至今日又留下了怎样的遗产。
-
他心问题研究沈学君他心问题是当代心灵与认知理论领域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的问题。深入研究他心问题,既使我们及时了解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动向,跟踪西方学术发展前沿,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哲学对话之中,又能深化我们对心灵本质、心身关系问题和世界结构图景的认知,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哲学基本问题,还能使我们深刻洞察西方哲学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走向,进一步明确国内哲学创新的方向。 沈学君,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外马克思主主义。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并有部分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转载。 该著作的主要研究内容以他心问题为中心,重点研究由此问题扩展开来的关于心灵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探讨。具体介绍对他心问题的两种研究路向:英美哲学路向和欧洲大陆哲学路向。重点阐述新世纪西方学界对他心问题的三种不同理解方式:作为认识论问题的他心问题、作为概念问题的他心问题以及作为伦理问题的他心问题。并且从历史的角度挖掘了古希腊哲学中的他心问题及其特点,还整理出笛卡尔、洛克、贝克莱、里德、密尔、内格尔等近现代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观点。还在此基础上,还详细介绍了当代几种解决他心问题的方法,如现象学方法、语言分析、进化论等。从总体上介绍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
尼采这么说,我们怎么做[法] 纳塔内埃尔·马赛洛 著,狄佳 译尼采为什么说自己是心理学家?他如何给自己“看病”?他的“贵族情结”是怎么回事?他为何崇拜日神?他主张的“权力意志”“永恒回归”“虚无主义”等概念与理论又是什么意思? 尼采这位特立独行的“疯狂”哲人的理论与著作总是给人留下“难懂”的印象。现在,本书作者纳塔内埃尔·马赛洛带你真正打碎这种“滤镜”,让你走进尼采的人生与世界,听他如何“说”,懂他“怪”在哪儿。全书以尼采的34个个人特质为主题,细致地介绍了其人、其思想的不同方面。疾病、疗愈、谱系学、自由精神、利己主义……通过逐一理解尼采人生中的这些关键词,你将了解他为何在整个世界哲学史上都如此独特,也能学会像他一样,找到自己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每章结束,作者还会以专门板块引导你独立深入思考、培养你的哲学思维,并如心理测试般为你提供个性化阅读路线。来吧,学会用尼采的态度面对生活,直面自己心底的声音,正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不完美”,活出真正的自我。
-
普通社会学[法]皮埃尔·布尔迪厄 著;刘晖 译本书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普通社会学》(五卷本)中的卷,根据布尔迪厄1980年代初在法兰西学院以“普通社会学”为名开设的课程讲稿整理而成。在卷中,布尔迪厄关注的是对世界进行命名和分类的基本社会过程,社会行动者使用词语构建社会对象的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斗争。社会学家遇到的是一个已经被命名、被分类的世界,对象和社会现实被已分配给它们的符号所标记。为了避免因想当然地认为一个由社会构成的世界而产生的天真和困惑,社会学家必须研究词语在社会事物构建中的作用。换句话说,必须研究分类斗争,作为所有阶层斗争的一个维度,在年龄阶层、性别阶层、种族阶层和社会阶层的构成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本书是对布尔迪厄社会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习性和场的理想介绍。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研究和使用布尔迪厄的学生和学者,以及想了解这位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的工作的普通读者,都会对此书感兴趣。
-
像罗马皇帝一样思考[加] 唐纳德·J.罗伯逊 著古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一生的哲学践行 面对不确定的人生与命运, 斯多葛哲学如何帮助他安顿灵魂,启迪智慧 ————————————·———————————— 马可·奥勒留是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也是斯多葛哲学家。在命运多舛的一生中,哲学给了他指引和智慧。他的伟大不仅因为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也因为他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世界性精神财富——《沉思录》。 在《像罗马皇帝一样思考》一书中,作者带领我们与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一起踏上人生之旅,跟随他从哈德良宫廷的年轻贵族,逐步成长为罗马帝国大权在握的皇帝;见证他如何在一生中历经困顿、危难和极度的心灵挑战,依然保有一份内心的宁静明澈与高贵的人格。 作者展示了马可·奥勒留如何借由斯多葛哲学,建立起强大的精神韧性与情感弹性,应对外部世界复杂的挑战和巨大的逆境。同时,他也邀请我们通过马可的哲学眼光思考问题,看待人生,将相同的方法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这本妙趣横生的哲学书,把马可·奥勒留非凡的人生故事、现代心理学和哲学智慧相结合,赋予斯多葛哲学人性的面孔和真实的榜样,为处理我们今天面临的道德和心理挑战提供了实用的指南。 读完这本书,才能真正读懂《沉思录》。 我们的人生,由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所创造。——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我想邀请你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阅读这本书:试着把自己放在马可·奥勒留的立场上,通过他的哲学眼光来看待生活。我们陪他一起踏上人生征程,日复一日,把自己变成一个日渐成熟的斯多葛主义者。如果足够幸运,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将斯多葛智慧应用到处理现代生活中的挑战和琐碎日常上。 —— 唐纳德·J.罗伯逊
-
逻辑学黑格尔 著相比1812-1816年出版的《逻辑学》(即本社的黑格尔著作集第5、6卷),学界把此本《逻辑学》称作“小逻辑”。从内容上看,“小逻辑”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存在论(第84-111节)、本质论(第112-159节)、概念论(第160-244节)这三篇,但它并非仅仅是“大逻辑”的凝缩版,而是另外增加了《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的三版序言(1817、1827、1830)、全书导论(第1-18节)、以及“逻辑学的先行规定”(即著名的“思想对待客观性的三种态度”,第19-83节)等全新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发挥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导论的作用。从形式上看,“小逻辑”采用了纲要概述的方式,为读者勾理解浩繁复杂的“大逻辑”勾勒了一条简明线索;至于这种纲要式概述的缺陷,则是通过黑格尔本人的解释和听课学生的笔记附释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克服。因此总的说来,“小逻辑”和“大逻辑”相得益彰,对于读者研究和学习黑格尔的逻辑学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古典实用主义的线索与视域孙宁 著《古典实用主义的线索与视域》为学术著作,该项目得到国家社科学基金项目后期资助。在全面总结和评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问题史”和“思想史”两个视角出发,对实用主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学理研究,在“方法—体系—世界观”的整体视域中探讨实用主义的思想特征和多维面向,同时提出作者本人关于实用主义的一些创新见解。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感知与实在:古典实用主义的内在线索》从问题史的视角提炼出一条能够深度刻画实用主义学理特征的总体线索。这条围绕“感知与实在”展开的线索不仅能够清晰地揭示出实用主义的内在逻辑和建筑形态,还能通过对实用主义“史前史”的回溯和“当代史”的考察完整地梳理实用主义的谱系和源流。下编《观念的合生与互释:围绕古典实用主义展开的思想史研究》收入作者在研究实用主义的过程中所做的一些思想史考察。这些研究试图呈现,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形态,实用主义如何在与其他思想的合生和互释中获得自身的丰富性和立体性。
-
影像的叛逆董树宝面对源远流长的柏拉图主义传统,福柯、德勒兹、加塔利、德里达与鲍德里亚等法国当代哲学家在影像、再现、差异与拟像的层面上展开了一场奇异的思想行动,如同柏拉图围捕智者一样,对柏拉图主义展开辩驳,激发了声势磅礴、气象万千的哲学生机。尽管他们的运思方式各有不同,但他们都以“颠倒柏拉图主义”或“反柏拉图主义”为己任,在影像叛逆的整个氛围中演绎着“像”与“相”、“真”与“假”的错综复杂关系,否定原本与摹本、原型与复制之间的等级结构,肯定拟像的自主性与存在权利,肯定拟像的颠覆性与变革性的“虚假的力量”,深刻探讨影像与拟像的本质以及由此引发的当代文化景观。不仅如此,他们还时时静观着他们视作“他者”“异域”的中国思想,在影像、摹仿、再现的维度上展现中国思想与西方哲学之间的交错运行,展现西方哲学与中国思想相互生发、融会贯通的双向运动,为我们探讨中西思想与文化提供了新视角、新维度。
-
哲学的回音张昱懿作者以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高中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困惑为素材,从哲学的视角,用生活化的语言把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和高中生一起进行了一场哲思之旅。而后提供高中思政统编教材中相关内容和其他相关哲学知识,引导学生使用高中思政教材来学习辩证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同时从高中生的视角和教师的视角,介绍一些经典的哲学书籍,开阔高中生对哲学的认识。
-
当代中国智慧的多维阐释袁宏禹 著本书以当代“中国智慧”为主轴,从哲学底蕴、精神特质、历史演进、时代诉求、世界价值五个维度展开详细阐述,呈现出一个有关“中国智慧”主题的立体图景,以阐明当代“中国智慧”之于国内与国外的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