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成唯识论证义[明]王肯堂 证义,倪梁康、许伟 校证1. 以“日本大谷大学藏刻本”为底本,参校“续藏经本”;2. 书前有一篇“整理说明”;3.《成唯识论》原书分十卷,故《证义》也是十卷,另卷前有王肯堂的一篇“自序”;4. 十卷主体内容体例为:《成唯识论》原文,王肯堂的“证义”,脚注中的“校证”文字;5. 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根据文义细分段落,人名下加横线,尤其是考证出“证义”所引用的各种经论和前人著述及在现行本中的页码,此项考证工作量极大,也只有经过此考证才能展现出《证义》是晚明唯识学的集大成之作。
-
人类思想简史赵哲先思想的百科全书哲学的启蒙地图圣人的终极秘密人类的进化图谱作者穿越中西古今,从宇宙大爆炸、智人崛起到众神的星空、伟大的轴心时代,经过漫长的中世纪,迎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西方文明全面进步,而后是奇迹般的20世纪,最后探讨了人类的未来。以有机、通俗的语言,串起人类思想史上最璀璨的珍珠,让普通人也能秒懂哲学、引用经典、知行合一。
-
感觉与可感物John Langshaw Austin本书是英国日常语言学派著名哲学家奥斯汀为数不多的著作之一。书中,作者从日常语言出发,通过对一些语词的研究,揭示了一些哲学观念是误用了语言的结果。作者尤其对逻辑语言学领军人物艾耶尔进行了反驳。奥斯汀指出,艾耶尔等人的错误在于他们认定,“我们直接感知的总是某些与这类对象不同的对象;这类对象,现在人们习惯于命名为‘感觉与料’”。但是这种“感觉与料”理论恰恰是过度抽象或过度概括产生的一个虚假的概念。奥斯汀认为,艾耶尔没有能够理解一些在他自己看来最重要术语的基本功能,如“幻想”,“幻听”,“期待”,“看上去像是”以及“似乎”。他认为,这些术语表示的是我们对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有所保留;而艾耶尔却引进了所谓的“感觉与料”,这个概念丝毫无助于增加我们的理解力,也不能帮助我们将我们所看到的说清楚。
-
简明语言哲学陈嘉映本书介绍了西方分析哲学传统中的语言哲学,此外也介绍了索绪尔和乔姆斯基这两位有深刻哲学思想的语言学家,探讨了语言哲学中的多种重要问题。有两种基本的框架可供选择,一是以哲学家为线索,一是以问题为线索。两种框架各有利弊,本书做了混合式的安排:前面的四章谈论语言哲学的背景、简要介绍语言哲学的一些基本论题,中间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共九章依次阐论20世纪一些很重要的语言哲学家。此后,第十四章先扼要介绍以往哲学家对专名问题的看法,进而探讨指称/意义这一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第十五章先扼要介绍语言哲学发展后期几位哲学家对隐喻的看法,进而探讨字面/隐含这个基本问题。第十六章从整体上探讨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概述了作者对语言哲学的一些主要问题的看法。
-
语言深处陈嘉映本书收录了陈嘉映教授有关语言与哲学的思考,形式包括散文、学术随笔、演讲稿、访谈录、书评等,篇目包括:《为辩解进一言》《信号、句子与词》《如何说服别人放弃错误态度》《概念结构与事物结构》《语言学大师赵元任》《谈博士生培养》《纠缠与疏朗: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无法还原的象》,等等。 这些文章均篇幅不大,语言也并非枯燥的学术用语,而多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心话”,均是作者在读书、演讲、对谈等日常学术和生活中,由某一问题而引发的所思所想,其中往往包含着作者对哲学基本问题、不同学术观点、社会认识等的哲思,给人以启发。
-
理性[美] 史蒂芬·平克 著,简学,简丁丁 译今天,人类正在攀登科学理解的新高度,但是似乎也正在失去理智。假新闻、江湖郎中、阴谋论和“后真相”仍无处不在。我们该如何弄清哪些是真知灼见,哪些是歪理邪说呢?当代思想家史蒂芬·平克在《理性》这本书中回答了所有关于理性的问题。平克否定了“人类是非理性的,人类仅仅是充满了偏见、谬误和错觉的穴居人”这一陈词滥调。毕竟,人类发现了自然规律、延长了自身的寿命并丰富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为理性本身设定了基准。平克向我们雄辩地证明,理性是引导我们思考和行动的重要原则,是利用知识实现目标的能力。理性很重要。它为我们的个人生活和公共领域带来更好的选择,是社会正义和道德进步的终驱动力。对于个体来说,来自生活中的证据表明,推理能力越强的人,生活的越好;对于群体来说,理性是引导道德与物质进步的力量。没有理性,人类的进步就无从谈起。这是完整阐释理性的著作,所有关于理性的问题,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理性是什么,为什么如此稀缺,为什么如此重要。平克在这本书中雄辩地回答了关于理性的所有问题。在非理性泛滥的年代,这是一部理性的使用者指南。我们需要理性的训练,就像我们需要读写和计算的训练一样。理性不是单一、通用的工具,它发挥作用的方式取决于人们所追求的特定目标。但是,广泛适用的规范性理性工具是存在的,本书介绍了7套这样的工具: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概率与随机性,贝叶斯推理,理性选择与预期效用理论,信号探测与统计决策理论,博弈论,以及相关性与因果关系。人类的演化与进步,就是一部理性战胜愚昧的伟大历史。当人类应用知识的能力被严重低估,当捍卫理性沦为四面楚歌的少数派,享誉全球的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以“理性工具”为号角,将理性再度推上进步的舞台,对抗不理性的声浪!
-
现象学的始基倪梁康 著2004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版,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23年崇文书局推出第三版。前两版,文中《逻辑研究》的引文,都是依据作者翻译的上海译文版;本次文中《逻辑研究》的引文,都依商务印书馆2015(“现象学文库”简装版)/2017(“胡塞尔文集”精装版)年出版的修订第三版做了修
-
普通社会学[法]皮埃尔·布尔迪厄 著;刘晖 译本书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普通社会学》(五卷本)中的卷,根据布尔迪厄1980年代初在法兰西学院以“普通社会学”为名开设的课程讲稿整理而成。在卷中,布尔迪厄关注的是对世界进行命名和分类的基本社会过程,社会行动者使用词语构建社会对象的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斗争。社会学家遇到的是一个已经被命名、被分类的世界,对象和社会现实被已分配给它们的符号所标记。为了避免因想当然地认为一个由社会构成的世界而产生的天真和困惑,社会学家必须研究词语在社会事物构建中的作用。换句话说,必须研究分类斗争,作为所有阶层斗争的一个维度,在年龄阶层、性别阶层、种族阶层和社会阶层的构成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本书是对布尔迪厄社会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习性和场的理想介绍。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研究和使用布尔迪厄的学生和学者,以及想了解这位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的工作的普通读者,都会对此书感兴趣。
-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靳希平 吴增定 著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23年崇文书局第二版。本书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重要的非主流哲学家,对我们了解现象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了解现象学的特征多有助益。编“黑格尔时代的反思辨思潮”,介绍了自由主义思想家威廉•洪堡、施莱尔马赫,被遗忘的现象学先驱弗雷斯,以及贝内克和布尔察诺。第二编“黑格尔之后到普法战争之前(1831—1870)的德国哲学”,介绍了特楞德伦堡,科学唯物论的几位代表人物,叔本华,基尔凯郭尔,以及现象学先驱洛采。第三编“普法战争之后的德国哲学”,介绍了新康德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以及与之同时期的科学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反对者,后介绍了对海德格尔影响很大的狄尔泰。附录介绍了现象学运动的发展和现象学对20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
-
逻辑学黑格尔 著相比1812-1816年出版的《逻辑学》(即本社的黑格尔著作集第5、6卷),学界把此本《逻辑学》称作“小逻辑”。从内容上看,“小逻辑”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存在论(第84-111节)、本质论(第112-159节)、概念论(第160-244节)这三篇,但它并非仅仅是“大逻辑”的凝缩版,而是另外增加了《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的三版序言(1817、1827、1830)、全书导论(第1-18节)、以及“逻辑学的先行规定”(即著名的“思想对待客观性的三种态度”,第19-83节)等全新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发挥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导论的作用。从形式上看,“小逻辑”采用了纲要概述的方式,为读者勾理解浩繁复杂的“大逻辑”勾勒了一条简明线索;至于这种纲要式概述的缺陷,则是通过黑格尔本人的解释和听课学生的笔记附释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克服。因此总的说来,“小逻辑”和“大逻辑”相得益彰,对于读者研究和学习黑格尔的逻辑学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