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实用主义研究刘放桐,陈亚军《实用主义研究》(集刊)每年出版一期。作为一个供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集刊将及时反映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实用主义和美国思想文化研究成果,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界对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深度的探讨和建设性的合作。本辑主题为“心智的生命观”,探讨实用主义在预测心智方面的应用。本辑所选论文既有国内学者的专题研究,也有国外知名学者经典名篇的译文,规范严谨,理论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实用主义的书。
-
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回顾、研究和应用马切伊,托拉斯基 著.本书为学术论文集,共收录了数十位不同国家、不同专业背景的作者所撰写的32篇研究成果,其共同点均为以津巴多的时间洞察力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度剖析和发展研究。全书共分为5个部分:第1章引言首先让读者对时间洞察力的建立基础有一个宏观的了解。部分时间洞察力的理论、测量和发展包含2~9章,第二部分时间洞察力的进化、文化和社会背景包含10~13章,第三部分时间洞察力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过程包含14~21章,第四部分时间洞察力的非临床应用包含22~26章,第五部分时间洞察力的临床应用包含27~32章。 本书为时间洞察力理论与研究的集大成作,作为庆祝津巴多八十大寿的纪念文集,汇集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精心研究成果,适合心理学专业的相关人员及专门从事时间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阅读。
-
公德与私德李永华公德与私德是梁启超国民道德学说的核心概念,他分析和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主张和思路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新时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依然可以从中获取借鉴和启示,本书以《新民说》为文本基础,以“公德”和“私德”这组概念为线索,梳理梁启超的国民道德思想以及其中包含的爱国之情与救国之志,展示这位从传统中走出的儒者对近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思考。
-
西方中世纪逻辑及其现代性胡龙彪 著中世纪逻辑不仅是逻辑学发展史的三个阶段之一,也是具有其独特研究特色(学界称为中世纪特色)的逻辑理论。本书较为完整地研究了中世纪主要逻辑理论,核心内容包括:从亚里士多德到古代拉丁传统的逻辑理论;中世纪词项逻辑理论;不可解命题理论;推论学说与逻辑有效性理论;中世纪神学研究中的逻辑。同时对中世纪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关联进行了研究与评价,探讨了中世纪逻辑的现代性,并尝试对中世纪自然逻辑语义理论进行现代形式重建。
-
机器证明的逻辑推定李娜逻辑定理的机器证明是人工智能领域人们最早从事研究的课题。《机器证明的逻辑推定》从逻辑定理的人工证明和机器证明两方面来展现逻辑定理证明的艺术,而机器证明又从定理的自动证明和计算机辅助证明两个方面来展现。《机器证明的逻辑推定》首先用作者构造的命题演算系统FPC和狭谓词演算系统FQC完成常用逻辑定理的人工证明(一种自然推理证明)。其次,用逻辑定理的机器证明工具TPG(Tree Proof Generator)实现逻辑定理的自动证明(一种树证明)。最后,用交互式定理机器证明工具Fitch实现了逻辑定理的计算机证明(一种自然推理证明)。
-
莱布尼茨科学观研究杨静莱布尼茨哲学体系是基于其渊博的知识和当时科学成果,广泛吸收东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建立起来的。故本书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等方面研究莱布尼茨科学观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从基本范畴和具体表现两方面对莱布尼茨科学观进行分析,进而揭示莱布尼茨科学观与基督教理性神学的深刻联系,探讨莱布尼茨科学观的终指向,并将莱布尼茨的科学观与同时代的哲学一科学家的科学 观加以比较,较为全面地评价菜布尼茨科学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赵馥洁文集 第六卷 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赵馥洁 著本书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赵馥洁先生的文集,赵馥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在传统价值哲学方面颇有建树。该文集共8卷,每卷的内容为:卷,《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第二卷,《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第三卷,《关学精神论》《关学哲人诗传》;第四卷,《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第五卷,《哲苑耘言》;第六卷,《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论文集;第七卷,《哲学讲义》《哲学导论讲义》《价值哲学讲义》《中国哲学史文献学讲义》《讲义》《讲义》;第八卷,《静致斋哲话》《静致斋释词》《静致斋诗稿》。
-
方克立论著集方克立 著方克立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中国哲学史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三大潮流交融互动说,到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说,再到马魂中体西用说,体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三大潮流持续的关注和思考,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他主持下的现代新儒家研究,也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于目前国内各种思潮的关注和批判也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本书尽量全地搜集了方克立先生生前的论著、序跋、书信等,按照方先生关注的主题以及理论创建分为七卷,分别是《第一卷: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第二卷:中国哲学论稿》《第三卷:现代新儒学研究》《第四卷:马魂中体西用论》《第五卷:忆往与教育》《第六卷:序跋•书评》《第七卷:书信•附录》。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推动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
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美学思想研究张海涛 著本书以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的断裂问题为切入点,旨在明确美学在海德格尔后期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论述了美学在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中地位与作用的实际变化及其带来的理论后果。并以美学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地位和作用的嬗变为线索,研究海德格尔从前期具有生存唯我性色彩的此在生存论到后期带有审美主义倾向的本有存在论的转向问题。本书力图弥补当下学界对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美学思想研究的不足,从而系统地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把握。
-
心灵观念史中的唯物主义研究柯文涌 著本书基于心灵观念史视角研究分析性心灵哲学中的当代唯物主义发展,旨在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分析性心灵哲学的当代发展何以实际上是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历时性问题关联于心灵观念史视角下的启蒙理性与理性启蒙;二是当代分析性心灵哲学中关于物质和心灵概念的分析限度,这一共时性问题推究关联物质和意识概念的唯物主义概念,即随附、构成和实现等,由此诊断它们所能企及的心灵自然化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