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矛盾与结构安江林《矛盾与结构》是一本具有创新意义的唯物辩证法理论著作。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科学思维方法,从分析事物本质的矛盾构造规律开始,逐层展开对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二元对立的矛盾演变为多元的系统结构关系,矛盾运动推动低级系统结构演变为高级有序的系统结构、自然系统演变为社会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的矛盾特征及其推动社会结构演变和人的全面发展等重大哲学问题的分析,揭示了内在矛盾表现为外在性的结构关系、外在结构关系内在化为不断丰富的本质内容的矛盾-结构规律,形成了一门逻辑清晰、涉猎广博、论证充分、体系严密的新学科的雏形——辩证结构学。研究范围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黑格尔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以及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宇宙学等许多学科的矛盾和结构问题,力求从物质演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中总结出辩证矛盾与系统结构相统一的客观规律。书中多角度地深化了辩证矛盾理论和系统结构理论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许多极富创新意义的唯物辩证法理论观点,有益于扩大和深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式的影响,有利于人们更加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
-
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对话赵敦华本书记录著名学者赵敦华教授最近十几年的研究心得,是一部关于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对话的原创论文集。作者创造性地试图用达尔文的发生学观点,重新解释中国文明的起源;用中西比较哲学的方法,重新理解先秦经典;并且对马克思主义,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全书分三篇,上篇:马克思哲学:正本清源;中篇:西方哲学:推本溯源;下篇:中国哲学:返本开新。
-
世界现象学克劳斯·黑尔德在本书中,著名现象学家克劳斯·黑尔德教授从胡塞尔现象学对“境域”和“指引联系”的发现出发,经由海德格尔关于“在世存在”的实存论哲学,展开了一幅有关政治生活的世界现象学思想蓝图。黑尔德教授的研究工作堪称现象学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进展方向之一。
-
古典思想[英] 特伦斯·欧文 著完整的单卷本古典哲学导论。涵盖从荷马到圣奥古斯丁的一千余年间的古典哲学。由浅入深,系统论述这一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和哲学家: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作者书中讨论了哲学感兴趣的问题,特别是伦理学、知识论、心灵哲学、哲理神学,古典哲学的文学性和历史背景,以及很多哲学家以外的重要思想家(如希腊悲剧作家、历史学家、医学作家、早期基督徒作家等)。此外,也谈论了医学、物理学、天文学、数学、史学等学科与古典哲学的密切联系。
-
恐惧与战栗赵翔《恐惧与战栗》是基尔克果(又译:克尔凯郭尔)影响最广泛的作品。作品借圣经中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故事,论述了信仰和伦理的冲突,探究了信仰的本质。基尔克果说:“在我身后,仅仅《恐惧与战栗》一书就可带给我不朽的名声。人们会阅读它,将它翻译为各种语言。读者们将为书中那骇人的悲感而揪心。”亚伯拉罕的故事在西方文化中被赋予了多种理解,不少学者对它进行了不同的解读。比如卡夫卡就曾多次在作品中提及亚伯拉罕,甚至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多个仿写。歌手鲍勃·迪伦的《重游61号公路》也对亚伯拉罕的故事做了演绎。《恐惧与战栗》是基尔克果用“静默者约翰尼斯”这个假名创作的。全书分为“序曲”“调音篇”“亚伯拉罕颂词”“疑难谱集”等几个部分。作者在前面对亚伯拉罕的故事做了四个仿写或想像,后面则讨论了信仰与伦理的悖谬、是否存在信仰的绝对责任、孤独个体的隐匿性是否能从伦理上得到辩护……在基尔克果看来,亚伯拉罕向上帝祭献儿子体现了信仰和伦理之间的悖论,人们在面对这样的悖论时,感受到的必然是恐惧和战栗。一个人只有通过实现个人的“信仰飞跃”,才能达到对信仰的真正理解。《恐惧与战栗》于1843年出版,但基尔克果的思考一直到十年之后都没有休止。本书附录呈现了其日记中不断冒出的“亚伯拉罕变体”“新恐惧与战栗”,还收录了美国学者李匹特专著《基尔克果与》中最核心的部分,带读者多角度解读这本基尔克果的“生命之书”。
-
观念的发明者(美)唐纳德·坦 姆 著本书讨论了十七位有深远影响的西方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以展示政治哲学如何将人类生活的不同方面以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的方式联系起来。从柏拉图到马克思,他们对政治与社会的观点对于理解当今时代的政治与社会至关重要。作者认为,古代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与观点大多是理想主义的。到了中世纪,宗教信仰和《圣经》成为了重要知识来源,上帝既是真是存在的,又是理想价值的化身。文艺复兴时期,现代政治哲学登上舞台,马基雅弗利、霍布斯等唯物主义者把国家的建立同美德或者上帝剥离开。而后现代思想家则怀疑和批评一切,认为任何前人的方法和定论都不适合当今世界。在政治哲学家们探讨的诸多领域中,本书更关注于政治危机、方法论、人性以及政府在应对危机与问题时应当扮演的角色几个领域。通过将不同时期政治哲学家的观念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并进行比较,重点关注思想家们支持论点的证据,讨论政治的真理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该如何认识它。
-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 著,顾寿观 译《理想国》是柏拉图晚年的作品,他整理了苏格拉底与友人的谈话,用对话体形式以苏格拉底的发言或发问为中心展述其哲学思想。同时,柏拉图向大家表现了苏格拉底求真求实的特殊方法——辩证法。《理想国》是西方文学、哲学史上的一个名著,也是我国中学生阅读书目之一。本书的译者顾寿观有非常扎实的语言功底,译作采用了直译的方式,语言精练而清晰,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清楚了柏拉图的本意,阅读起来非常顺畅,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译作,特别适合哲学初学者、中学生阅读。
-
超越诺齐克的最低限度国家胡业成著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中阐述的自由至上主义被看作能够与罗尔斯所构建的“作为公平的正义”分庭抗礼的政治哲学,自其诞生以来,一直统治着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但是,国内外学者往往热衷于讨论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第二部分提出的持有正义论,却忽视了诺齐克在该著作其他部分为最低限度国家之正当性提供的各种辩护。本书的目的是揭露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三个部分为最低限度国家之正当性辩护的各种方式均存在种种缺陷,他所倡导的最低限度国家既非道德上唯一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亦非唯一能够实现人们各种共同体理想的政治制度。针对《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第一部分的内容,笔者一方面证明诺齐克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提供的各种道德论证均不成功,另一方面揭露“看不见的手的解释”也不能实现为最低限度国家产生的各个步骤正当性辩护的意图。针对第二部分的论证,笔者一方面阐释了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者和诺齐克在分配正义领域的各种分歧,另一方面澄清了诺齐克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误解。针对第三部分的论证,笔者阐明无论从理论建构层面还是从现实运行层面诺齐克都没有证明最低限度国家能够履行乌托邦框架的职能。
-
2024国学经典日历华杉想读国学不知从何读起,就读国学经典日历!《2024国学经典日历》以国学为主题,包含《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传习录》五本国学经典的精选名句与华杉的通俗讲解,共分为诚意正心、良知良能、知行合一 、一以贯之四大主题。“华杉讲透”选文以实用为主,以当下工作、生活为切入点,讲透国学名句中蕴含的古人智慧。翻开本书,掌握读国学的清晰路径!
-
帝国屋檐下花威著寓于四五世纪罗马帝国风雨激荡的历史处境,奥古斯丁努力应对北非地区的多纳图派分裂,积极介入卡拉马暴乱、罗马城陷落和蛮族入侵威胁所引发的政教争端,为此撰写了书信、布道等多种政治著作,并以《上帝之城》作为自己的回应总结。向上结交游说各级官员,向下安抚劝勉两派信众,奥古斯丁不惜立于帝国屋檐之下,不惧居于刀剑暴力之侧,既批判罗马长久传统中的国家神学,又肯定尘世国家必要且关键的正面作用,以维护尘世的秩序与和平,保障尘世中的信仰羁旅,使人最终得以进人建基于正义之上的永恒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