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皮浪学说概要崔延强《皮浪学说概要》(PH)分三卷,第一卷(PH 1)是怀疑论的基本纲要,涉及怀疑论的概念、缘起、论述、标准、目的,论式,表述以及怀疑论同相近哲学的区别,第二卷(PH 2)是对逻辑学问题的反驳,第三卷(PH 3)是对物理学和伦理学问题的反驳。《皮浪学说概要》中文译本,除了收入恩披里柯的版本之外,还收录了希腊罗马时期的三个论皮浪哲学的短篇,分别是:第欧根尼•拉尔修的《皮浪与提蒙思想评传》、甫修斯的《埃奈西德》和尤西比乌斯的《亚里士多克勒》。本书是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皮浪学说概要》的全译本,所根据的是洛布经典丛书R.G.Bury编辑的OutlinesofPyrrhonism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1933),译者直接从希腊文译出。塞克斯都的著作的史料价值在于它比较客观地记述了公元2世纪以前希腊哲学几乎所有流派的主要观点,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希腊哲学绕不过去的一手文献。
-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刘述先本书剖析了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朱熹的学思内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刘述先先生关于宋明儒学研究的成就及其学术思想观点。全书正文分为“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朱子哲学思想的完成”“朱子的历史地位及其思想之现代意义”三部凡十章。第一部四章论述朱熹的家学师承、性格志趣、为学进路及其参悟中和与论辩仁说的学思经历,勾勒出朱熹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第二部两章呈现朱熹的心性情三分架局的人性论及其理气二元不离不杂的形上学,厘定了朱熹哲学思想的完成形态。第三部四章梳理朱熹哲学思想自南宋以降与皇权政治、功利取向、陆王心学以及佛道诸家的摩荡,并基于现代观点评论了朱熹本体论、宇宙论、践履论、政治论的得失。附录七篇以专题形式对朱熹生平思想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林美茂、刘晓峰《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近世与近代多元理论视角》是一部关于日本哲学、思想、文化研究的系列论丛,其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华日本哲学会”代表性专家学者们重要学术成果的展现平台,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2015卷、2016卷、2017卷、2018-2019卷共四辑,在中日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原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哲学史》讲座教授,日本学界关于“日本哲学”研究领域的泰斗藤田正胜先生,在其著作中专门提及在中国学界此文献的存在与其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该论丛,可以了解与把握当代中日学界关于日本的哲学、思想、文化、历史等前沿问题意识与**研究动态与研究成果。为了使该论丛更有针对性、更能凸显其学术前沿的价值,学会的常务理事会决定从2021年开始,每年编选出版两辑,每一辑确定一个专题,在会员中征集**的研究论文,从而使该论丛能够成为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哲学与思想相关研究的重要文献。该卷以“近世与近代多元理论视角“为专题,全书分为“哲学与日本近代”“江户思想空间”“多元视角”“译著(连载)”四部分,内容包括“日本近代哲学”“江户日本汉学”“近代思想与文化”以及东京大学?i部直教授的重要论著《安部公房的都市》第四至第六章的中文翻译等,较为全面展现近年来中日学界关于日本哲学、思想与文化研究的**动态与前沿性学术成果。该论著的特色是多角度展现近年中日学界的研究成果与前沿问题,可以弥补国内学界缺少关于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学术期刊的严重不足,成为了解中日学界关于日本哲学、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学术窗口。读者对象为中日学界从事日本哲学与思想等研究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其他关注日本人文、社会的学者与读者。
-
理解与方法牛文君 著诠释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为西方哲学的一门显学,汉语学界的译介和研究已有40年之久,近年来呈现出中西诠释传统的比较、会通与创新的局面。诠释学发展至今,众多的方案和主张形成彼此融合互补的趋势,但也不乏诠释理念上的抵牾冲突,诠释学的发展还面临着新的问题与困境,故而本书“走在理解的途中”,以“理解”和“方法”的关系为主要问题意识,力求在更加全面的视野之下审视诠释学的方法论及本体论转向问题,把这一问题放到诠释学与整个现代科学方法论之间的亲和、张力乃至冲突中重新思考和定位。本书追溯检视从维柯、德国浪漫派经由狄尔泰直到伽达默尔等人的诠释学发展路径,探讨当代西方诠释学关于理解与方法的争鸣交锋,并简要勾勒了华人学者对中国诠释传统的反思与建构,在历史考察与现今交叉视角的纵横维度上,探索真理与诠释、理解与实践、诠释与方法的关系,尝试提出一种更加恰当的诠释理念,思考未来诠释学发展的合理走向。
-
文化·价值·现代性尹曦雯 著暂缺简介...
-
指称、语境与语义学任远著新指称理论是分析哲学运动后期的主要成果。本书批判性地考察了新指称理论的几个主要部分,包括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指称的因果理论和语义外在论,重点集中在直接指称理论。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分析了不同语境的区分和语境敏感性对语义内容的影响以及如何拆分传统的涵义概念,并通过指示词的语义学、二维语义学、相对主义语义学、实验语义学来呈现其间的差别。本书因此较为完整刻画了如何以表达式的指称为中心来理解语句的真值条件和哲学语义学,这正是过去几十年分析传统的语言和逻辑哲学呈现的主要图景。
-
情感与正义范昀 著本书旨在呈现与分析努斯鲍姆在对“人应当如何生活”这一古老伦理问题的追问中,如何走出一条独特的思想道路。她基于深厚的古典学背景,在亚里士多德与斯多亚学派思想的启示下,对当代道德哲学的“非现实性”进行了严厉批判与深刻反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发展了以人的感知能力为核心的、充分尊重人的情感与欲望的伦理思想。她的全部工作旨在建起一座连接个体情感与社会正义的桥梁。其伦理思考以人类情感为中心,不仅确立了情感的认知价值及其在实践生活中所提供的伦理智慧,而且细致地审视了羞耻、恐惧、厌恶、愤怒以及嫉妒等情感对于公共生活所形成的挑战,甚至还为如何培育与修缮同情、友爱以及爱欲等人类激情,使之为良好的个体生活与正义的公共生活做出贡献提供了建议。
-
实践教育哲学黄英杰 著实践教育哲学主要是对以往教育实践之总结和反思的理论结晶。它从教育问题域、教育哲学传统、本体论、价值论、目的论、方法论、教师论、课程与教学论、真理论等方面出发,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哲学理论体系。实践教育哲学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教育之养心传统,倡导知行合一于心,提出心育的概念。实践教育哲学从实践开始,在心处升华。立仁心以成人,立匠心以制造世界,立公心以服务社会,立美心以生命自由,统仁心、匠心、公心和美心而进至于宇宙之心,是实践教育哲学的大胸怀和大抱负。经由教育实践致力于心的建设,成就一个人人得以自由生长且享受幸福生命的美丽心世界,是实践教育哲学终极的价值诉求,也是我们中华文化教育传统之协和万邦、天下为公、民胞物与等精神在新时代教育精神中的一脉传承和活泼再生。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哲学批判与价值引领姜正君著全书由引言、上篇、下篇、结语四大部分组成。引言全面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大众文化研究的现状。上篇(理论篇)从理论层面对大众文化逻辑悖论进行哲学批判,揭示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繁荣背后的四重逻辑(资本逻辑、物化逻辑、快感逻辑和消费逻辑)。下篇(实践篇)从实践层面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失范与价值引领进行阐述,提出从政治价值、科学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五个维度进行价值引领。结语对我国大众文化价值引领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
冯契哲学蔡志栋有一千个演员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作者就有一千个冯契?重要的不是一个哲学家该被如何诠释,重要的是这种诠释对于新的哲学资源性意义。这是一本小书,一本后出的小书,但它其实构成了作者先前出版的多种著作的逻辑基础。至于它的主要内容,导论节全说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