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古典与中世纪研究吴天岳,彭小瑜,高峰枫 编中世纪欧洲的文明一向被视为近现代欧洲文明的起源,然而,中世纪的重要性之一,却恰恰体现在对于古希腊罗马文明遗产的传递上。打通西方古典与中世纪的研究,推动横跨历史、哲学、法学这种交叉学科的研究,将关注的视野投射到狭义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外,是《古典与中世纪研究》的努力方向。《古典与中世纪研究(第三辑)》主题侧重哲学,包括古典哲学研究、中世纪哲学研究,以及新方法下的古代研究一览。《古典与中世纪研究(第三辑)》收录的论文,都是相关领域的成果,对于专业的研究者来说,通过这本辑刊,能够紧跟当前古典和中世纪研究的成就,精进研究;对于对古典学感兴趣的大众读者而言,通过《古典与中世纪研究(第三辑)》,能够跟随研究者们探究神秘中世纪哲学,在思辨与沉思中找到心灵寄托。
-
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郁振华 著本书从应对“认识论的危机”这样的问题意识出发,切入默会知识论的研究。相对于认识论的终结这样的消极结论,作者更倾向从改造认识论的角度落实和深化一种更为积极的应对“认识论的危机”的进路,而重视默会知识论的研究则是一种有效的切入途径。因为默会知识论既无意贬低语言对于人类知识的重要性,又不囿于仅从语言的层面来理解人类知识。因此以默会知识概念为核心的认识论的实践转向,有助于我们看清:在人类知识的结构中,存在着默会知识,明述知识以默会知识为基础,明述的东西和默会的东西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
半小时漫画生活哲学[日] 高田纯次,[日] 小川仁志 等 著,冰雨 译人生在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让我们悲伤、忧虑。互联网时代,我们往往会借助网络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但网上数据众多、鱼龙混杂,很难检索到适合我们的信息。然而,哲学却能给我们正确的指引,帮我们解决问题。 《半小时漫画生活哲学》一书根据日本NHK电视台备受欢迎的节目制作而成。知名艺人高田纯次携手日本哲学家、山口大学教授小川仁志,邀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嘉宾,以众多哲学家的思想为线索,共同探讨感情、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也能看见我们自己的影子。伴随着这些哲学大师的思想,我们身边的迷惑也随之解开..... 哲学看似深奧,实则来源于生活,又可反作用于生活。本书将高深的哲学智慧生活化,带你探寻想要的答案和领悟答案背后的哲理。
-
幸福的底层逻辑刘小播 著哲学领域头部自媒体主理人刘小播激情开讲,有深度、无压力的人生7堂哲学课,解读自由、爱与精神,年轻人的不“丧”指南。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幸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人为什么要去追问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本质又是什么? 生死、自由、道德、权力、成功、财富,6大主题厘清幸福感缺失的底层逻辑。我们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如何判断?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是直觉的还是经验的?引领你去分析自己观念系统的结构,然后自行剔除掉其中的一些错误连接和理解上偏差。把人类历史上代表性哲学家的思考成果,代入到当下社会与当代人精神困境的讨论中,进而理解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底层逻辑,在形形色色的观念世界中找到幸福感缺失的根本。
-
唯物辩证法大纲李达 编《唯物辩证法大纲》是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主持编写的最后一部重要哲学著作,是原定计划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的前半部,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精辟地阐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际,从方法论上论述了学习和运用这些原理的重要意义。全书说理透彻,行文流畅,既具有学术厚度又具有可读性,较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中国风格,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范式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典范之作。在新时代,其对于帮助广大读者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每日斯多葛[美] 莱恩·霍利得,[美] 史提芬·汉赛蒙 著,戴晓晖,于秀秀,刘白玉 译如果选择权在你,那么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需要自己决定如何去做的时候,何必迟疑?如果你能看清自己的路,高高兴兴地走下去,不要转向;如果你看不明前方的路,可以先停下来,听听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思考。《每日斯多葛》选辑斯多葛哲学的经典段落,配合浅显易懂的文字,让心灵恢复安静、沉着、稳定。每天一篇短文,每月一个主题,可按日期每天阅读一篇,也可以自主选择喜爱的主题阅读。 你会发现: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的哲学里所没有梦想到的呢。
-
情感的自然化李家莲本书通过聚焦“情感”这一关键词而推动道德哲学实现情感转向,苏格兰启蒙时代的道德情感哲学拥有与17世纪乃至此前在西方传统道德哲学中占支配地位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截然不同的理论秉性。本书以苏格兰启蒙时代道德情感哲学为研究对象,把沙夫茨伯里、哈奇森、休谟和斯密所提出的道德情感主义伦理思想视为前后相继的理论整体,沿着内蕴于其中的主线索——情感的自然化进程——考察了苏格兰启蒙时代道德情感哲学的内在理论演化进程。围绕“情感”这一个关键词,苏格兰启蒙时代的道德情感哲学家们在聚焦于道德情感问题展开其理论探索的同时讨论了审美问题和宗教问题。
-
老子导读及译注陈鼓应 著,蒋丽梅、苗玥 整理本书是著名道家文化学者陈鼓应先生于耄耋之年编写的《老子》普及读本。全书除前言和《老子》导读之外,依《老子》篇章分为八十一章,每一章包括导读、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与点评五个部分,简明扼要、明白晓畅地对中华文化重要典籍《老子》进行注译和解读。陈鼓应先生自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老子》,本书汇聚了作者六十余年研究心得,在大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参考了新出土的简帛文献材料和世界前沿研究动态,考订精审,博约得当,视野开阔,见解独到,文字优美,是一部既适合大众阅读,又可作为研究者参考指南的古代典籍优秀普及读物。
-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柳丽 著本书立足于俄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以列宁一系列经典著述为基础,全面阐述了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彰显革命导师的深邃思想。通过论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渊源和历史阶段,从科学无神论思想、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三个方面,有效阐明了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归纳了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阶级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特征,阐述了有效的思想领导功能、全面的社会整合功能和多元的利益协调功能。把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置于东西方视域下进行比较,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解释和误读,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进而展现了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全貌,对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以及不断创新和发展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
第尔斯[德] 第尔斯(Diels),[德] 克兰茨(Kranz) 著1903年,第尔斯(Hermann Diels,1848—1922)出版《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残篇》,后经过修订增补,在其生前于1906年、1912年、1922年出版第二、三、四版。其学生克兰茨(Walther Kranz,1884—1960)在1934年、1952年分别出版了第五版和第六版,以后各版都是对第六版的重印。本次影印的是1964年重印本。 原书共三册,第一、二册是文本,第三册是索引;本次只影印第一、二册,并将这两册合刊。全书共收录了90位哲学家的古典文献,体例分三部分:A部分是历史上对哲学家生平和学说的言论汇编;B部分是哲学家的残篇,该部分都翻译成了德文;C部分是拟作或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