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伦理学与公共事务李建华以实践理性为基盘的伦理学承载着实现人的美好生活的特殊使命,而这种使命的完成有赖于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当社会的公共性层层叠加而又充满不确定的卷入感时,伦理学与公共事务就会天然联姻与自然糅合。《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第11卷)》以伦理学与公共事务为学科论域,分“公共伦理与公共治理”“浙学传承与中国传统伦理”“西方伦理思想”等主题板块,集结数十位伦理学领域的学者就伦理学问题、政治行动的数据科学等进行深入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
哲学的理论范式与实践观照刘慧玲本书精选《广东社会科学》创刊35年来“哲学”栏目的优秀论文26篇,突出原创性、时代性、现实性,内容包括哲学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逻辑建构、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等。全书分析发展中的社会与社会发展哲学,探讨西方现代文化的普遍性表述与哲学反思,有助于读者了解国内学界哲学领域研究情况,并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林美茂、刘晓峰《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近世与近代多元理论视角》是一部关于日本哲学、思想、文化研究的系列论丛,其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华日本哲学会”代表性专家学者们重要学术成果的展现平台,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2015卷、2016卷、2017卷、2018-2019卷共四辑,在中日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原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哲学史》讲座教授,日本学界关于“日本哲学”研究领域的泰斗藤田正胜先生,在其著作中专门提及在中国学界此文献的存在与其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该论丛,可以了解与把握当代中日学界关于日本的哲学、思想、文化、历史等前沿问题意识与**研究动态与研究成果。为了使该论丛更有针对性、更能凸显其学术前沿的价值,学会的常务理事会决定从2021年开始,每年编选出版两辑,每一辑确定一个专题,在会员中征集**的研究论文,从而使该论丛能够成为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哲学与思想相关研究的重要文献。该卷以“近世与近代多元理论视角“为专题,全书分为“哲学与日本近代”“江户思想空间”“多元视角”“译著(连载)”四部分,内容包括“日本近代哲学”“江户日本汉学”“近代思想与文化”以及东京大学?i部直教授的重要论著《安部公房的都市》第四至第六章的中文翻译等,较为全面展现近年来中日学界关于日本哲学、思想与文化研究的**动态与前沿性学术成果。该论著的特色是多角度展现近年中日学界的研究成果与前沿问题,可以弥补国内学界缺少关于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学术期刊的严重不足,成为了解中日学界关于日本哲学、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学术窗口。读者对象为中日学界从事日本哲学与思想等研究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其他关注日本人文、社会的学者与读者。
-
超越诺齐克的最低限度国家胡业成著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中阐述的自由至上主义被看作能够与罗尔斯所构建的“作为公平的正义”分庭抗礼的政治哲学,自其诞生以来,一直统治着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但是,国内外学者往往热衷于讨论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第二部分提出的持有正义论,却忽视了诺齐克在该著作其他部分为最低限度国家之正当性提供的各种辩护。本书的目的是揭露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三个部分为最低限度国家之正当性辩护的各种方式均存在种种缺陷,他所倡导的最低限度国家既非道德上唯一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亦非唯一能够实现人们各种共同体理想的政治制度。针对《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第一部分的内容,笔者一方面证明诺齐克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提供的各种道德论证均不成功,另一方面揭露“看不见的手的解释”也不能实现为最低限度国家产生的各个步骤正当性辩护的意图。针对第二部分的论证,笔者一方面阐释了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者和诺齐克在分配正义领域的各种分歧,另一方面澄清了诺齐克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误解。针对第三部分的论证,笔者阐明无论从理论建构层面还是从现实运行层面诺齐克都没有证明最低限度国家能够履行乌托邦框架的职能。
-
市场经济与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性化张伟著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是一种行为规范,之所以被遵循,是因为其背后存在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价值理性和风俗习惯。它们构成了伦理规范被遵循的内在动机。本书以意义体系—伦理规范—行为模式的行为逻辑为逻辑主线,以反实证为主要方法,探讨市场经济的经济理性对意义体系的消解、对伦理规范效力的弱化,进而对行为模式的改变。以这一逻辑为轴线,一方面探讨家庭伦理的政治稳定功能的弱化对政治秩序的影响,另一方面探讨意义体系的解构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深层影响。
-
小学集注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小学集注》,又称《小学句读》,南宋朱熹、刘清之编撰,明陈选集注。中国教育从上古就有小、大学之分,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是先秦以来中国儒学教育的基本制度。小学又称蒙学,即启蒙、蒙养之学的意思。上古的小学教育教材本包括大量伦理道德和修身养正等方面的内容,却因时代的变迁已久失其传。唐以前的小学教育教材以识字字书为主,包含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到了宋代,随着大、小学分级教育及官、私立各类小学的日趋普及,恢复上古以儒家思想伦理为重要特色的小学教育教材体系成为有识者的共识。朱熹有感于上古小学教育教材“散见于传记,未有成书”,力图恢复古小学之貌,与刘清之一起辑成《小学》一书,实乃古代儒家教育教材体系的复古补阙之作。《小学》既是学童初学的入门书籍,又是成人存心养性的性理修己之书,问世之后广为传播,影响遍及东亚三国,历代注本多达百种以上。其中明代陈选《小学集注》得到明清两朝的官方认可,影响最广。《儒藏》(精华编)本《小学集注》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八年内府刻本为底本,校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三年霍冀刻本、明万历二十六年曹璜刻本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四十六年沈自彰刻本;对《小学》原文,还对校了元刻数种早期《小学》版本,并参考吸收了已有校点研究成果。此次收入《〈儒藏〉精华编选刊》,将更加方便广大读者阅读使用。《小学集注》整理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持。校点者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王燕均研究员。
-
闲道录(明)沈寿民 撰“闲道”者,防闲卫道也。以闲道录为名之书即有万表、沈寿民、熊赐履等人所着多种。沈寿民摘录经史之中反对释、道二家之言论,编成闲道录十六卷。此书之编纂,正当明末清初“天崩地解”之际。作为前明遗民,沈氏流离转徙於浙东山中。是故此书之宗旨,在“救人心而维风俗”,亦必有易代之际士人共有的反思之意。闲道录原稿十六卷,雍正时,沈寿民之孙沈廷璐刊刻时又增补沈氏及其友朋门生诗文杂着至二十卷。分体(语录、论、书、序、辩、议、诏令、奏疏、传记等)排列,各体之中又依时代先后编次。
-
解读《自然辩证法》韩喜平《自然辩证法》一书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文献和经典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将介绍《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过程、体系结构、主要内容、传播与发展过程。
-
大哲学家[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是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年在德国出版。在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自己尚以欧洲为中心的存在主义哲学框架,也突破了哲学史的编年史写作方法,而是以哲学家著作的独创性和相似的思维方式为取向,将世界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哲学家划分为思维方式的创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和原创性形而上学家三种类型,详细地阐述了其哲学思想。著作集版《大哲学家》分为三分册,本册主要介绍、阐述佛陀与龙树的哲学思想。
-
解读《哥达纲领批判》韩喜平《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1875年写作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针对的是当时德国工人运动的两大派别——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和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在德国哥达城合并、组建新党——社会主义工人党而起草的新党纲——《哥达纲领》草案。本书旨在讲解、介绍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为有兴趣学习、有志于研究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读者扫清阅读障碍、疑难。为此,本书介绍了《哥达纲领批判》的社会历史背景,包括当时德国的状况、德国社会民主党、拉萨尔机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欧洲的发展等,这算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按照《哥达纲领批判》的逻辑结构逐章逐节逐段地讲解,用楷体字引用一段《哥达纲领批判》原文,用仿宋体字引马克思批判内容,再用宋体字讲解一段。这样会让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全面地把握《哥达纲领批判》的思想内容。本书详尽地解读了马克思对拉萨尔超阶级的国家观,幻想通过普选权、合法斗争、依靠现存普鲁士“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过渡到社会主义,“铁的工资规律”等拉萨尔机会主义思想的尖锐批判;对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原则构想;以及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分配原则、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的深刻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