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超微粉体加工技术与应用(二版)
作者:郑水林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01
ISBN:9787122116673
定价:¥5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超微粉体加工技术与应用(第二版)》是在2005年1月出版的《超微粉体加工技术与应用》第一版基础上,参考该领域近几年最新的学术和技术研究成果重新修订而成。《超微粉体加工技术与应用》在综述粒径小于1μm的超微粉体应用基础上,论述了超微粉体的应用和特性;介绍了机械物理法和化学方法制备超微粉体的原理与工艺设备、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表面改性、超微粉体制备实践以及超微粉体的表征方法。全书共6章,包括绪论、超微粉体特性、超微粉体制备、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表面处理、超微粉体制备实践及超微粉体的性能表征等。《超微粉体加工技术与应用(第二版)》可供广大从事粉体工程、粉体制备与处理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在校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超微粉体加工技术与应用(二版)》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超微粉体与现代产业发展
1.1.1 结构与功能陶瓷
1.1.2 催化材料
1.1.3 涂层材料
1.1.4 电子信息材料
1.1.5 能源和环保
1.1.6 生物医药
1.1.7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1.1.8 其他
1.2 超微粉体加工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超微粉体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2章 超微粉体特性
2.1 表面效应
2.2 量子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
2.2.1 量子尺寸效应
2.2.2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2.3 光学性质
2.4 电学性质
2.5 磁学性质
2.6 磁电阻性质
2.7 热学性质
2.8 催化性质
2.9 力学性质
2.10 超微分散体的溶液性质
2.10.1 超微颗粒在溶液中的运动
2.10.2 超微颗粒在溶液中的吸附
2.10.3 流变性
第3章 超微粉体制备
3.1 机械粉碎法
3.1.1 概述
3.1.2 机械粉碎法制备原理
3.1.3 超微粉碎设备
3.1.4 超微分级设备
3.2 化学法
3.2.1 气相合成
3.2.2 液相合成1
第4章 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表面处理
4.1 超微粉体的分散
4.1.1 超微颗粒的作用力
4.1.2 超微颗粒的分散原理
4.1.3 颗粒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特性
4.1.4 超微粉体的分散方法
4.1.5 超微颗粒分散性的表征与评价
4.2 超微粉体的表面改性
4.2.1 超微粉体表面处理的方法
4.2.2 表面改性剂及其应用
4.2.3 表面改性工艺与设备
第5章 超微粉体制备实践
5.1 机械物理法
5.1.1 超微无机矿物粉体
5.1.2 超微与纳米金属
5.1.3 不互溶体系纳米结构材料
5.1.4 纳米金属间化合物
5.1.5 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1.6 Li铁氧体纳米粒子
5.2 化学法
5.2.1 超微与纳米金属
5.2.2 超微与纳米氧化物
5.2.3 纳米碳酸钙
5.2.4 超微与纳米硫酸钡
5.2.5 超微与纳米氮化物
第6章 超微粉体的性能表征
6.1 粒度及其分布
6.1.1 X射线小角度散射法
6.1.2 X射线衍射线宽法
6.1.3 沉降法
6.1.4 激光散射法
6.1.5 库尔特计数器
6.1.6 电镜法
6.1.7 比表面积法
6.2 比表面积
6.3 团聚体的表征
6.3.1 团聚系数法
6.3.2 瓶颈数法
6.3.3 素坯密度压力法
6.3.4 压汞法
6.3.5 多状态比较法
6.3.6 团聚指数表示法
6.4 显微结构分析
6.4.1 透射电子显微镜
6.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6.4.3 高分辨电子显微镜
6.4.4 扫描隧道显微镜
6.5 成分分析
6.5.1 化学分析法
6.5.2 特征X射线分析法
6.5.3 原子光谱分析法
6.5.4 质谱法
6.5.5 中子活化分析
6.6 表面分析
6.7 晶态的表征
6.7.1 X射线衍射法
6.7.2 电子衍射法
6.8 表面润湿性的表征
6.8.1 润湿接触角
6.8.2 活化指数
6.9 表面吸附类型、包覆量与包覆率的表征
6.9.1 吸附类型
6.9.2 包覆量与包覆率
参考文献
1.1 超微粉体与现代产业发展
1.1.1 结构与功能陶瓷
1.1.2 催化材料
1.1.3 涂层材料
1.1.4 电子信息材料
1.1.5 能源和环保
1.1.6 生物医药
1.1.7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1.1.8 其他
1.2 超微粉体加工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超微粉体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2章 超微粉体特性
2.1 表面效应
2.2 量子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
2.2.1 量子尺寸效应
2.2.2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2.3 光学性质
2.4 电学性质
2.5 磁学性质
2.6 磁电阻性质
2.7 热学性质
2.8 催化性质
2.9 力学性质
2.10 超微分散体的溶液性质
2.10.1 超微颗粒在溶液中的运动
2.10.2 超微颗粒在溶液中的吸附
2.10.3 流变性
第3章 超微粉体制备
3.1 机械粉碎法
3.1.1 概述
3.1.2 机械粉碎法制备原理
3.1.3 超微粉碎设备
3.1.4 超微分级设备
3.2 化学法
3.2.1 气相合成
3.2.2 液相合成1
第4章 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表面处理
4.1 超微粉体的分散
4.1.1 超微颗粒的作用力
4.1.2 超微颗粒的分散原理
4.1.3 颗粒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特性
4.1.4 超微粉体的分散方法
4.1.5 超微颗粒分散性的表征与评价
4.2 超微粉体的表面改性
4.2.1 超微粉体表面处理的方法
4.2.2 表面改性剂及其应用
4.2.3 表面改性工艺与设备
第5章 超微粉体制备实践
5.1 机械物理法
5.1.1 超微无机矿物粉体
5.1.2 超微与纳米金属
5.1.3 不互溶体系纳米结构材料
5.1.4 纳米金属间化合物
5.1.5 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1.6 Li铁氧体纳米粒子
5.2 化学法
5.2.1 超微与纳米金属
5.2.2 超微与纳米氧化物
5.2.3 纳米碳酸钙
5.2.4 超微与纳米硫酸钡
5.2.5 超微与纳米氮化物
第6章 超微粉体的性能表征
6.1 粒度及其分布
6.1.1 X射线小角度散射法
6.1.2 X射线衍射线宽法
6.1.3 沉降法
6.1.4 激光散射法
6.1.5 库尔特计数器
6.1.6 电镜法
6.1.7 比表面积法
6.2 比表面积
6.3 团聚体的表征
6.3.1 团聚系数法
6.3.2 瓶颈数法
6.3.3 素坯密度压力法
6.3.4 压汞法
6.3.5 多状态比较法
6.3.6 团聚指数表示法
6.4 显微结构分析
6.4.1 透射电子显微镜
6.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6.4.3 高分辨电子显微镜
6.4.4 扫描隧道显微镜
6.5 成分分析
6.5.1 化学分析法
6.5.2 特征X射线分析法
6.5.3 原子光谱分析法
6.5.4 质谱法
6.5.5 中子活化分析
6.6 表面分析
6.7 晶态的表征
6.7.1 X射线衍射法
6.7.2 电子衍射法
6.8 表面润湿性的表征
6.8.1 润湿接触角
6.8.2 活化指数
6.9 表面吸附类型、包覆量与包覆率的表征
6.9.1 吸附类型
6.9.2 包覆量与包覆率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