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环境生物工程

环境生物工程

作者:陈欢林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01

ISBN:9787122114723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环境生物工程》由作者在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基础上总结提炼,并结合国内外该领域最新知识、技术进展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四章,主要介绍了环境微生物及其对环境的自净力、主要生态循环与生物计量学摹础、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基础、污水奸氧生物处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废水生物脱氮除磷、生物膜及其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脱硫与抑硫减蚀、废气生物脱除与转化、毒物的生物富集与吸附、生态塘与人工湿地、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等内容;作为全书内容的补充,书后附录了大量相关知识内容;为巩固和强化重点理论、技术、书中列举了部分例题,在部分章节后又列出了大量习题,全书内容丰富,系统{生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本书适合环境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规划管理人员等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作者简介
暂缺《环境生物工程》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污染及其现状
1.1.1 环境污染
1.1.2 环境污染的分类
1.1.3 环境污染的特征
1.1.4 环境污染的危害
1.1.5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1.2 环境污染源及其优先污染物
1.2.1 环境污染源
1.2.2 优先污染物
1.2.3 持久性污染物
1.3 废水、废气质量指标与排放标准
1.3.1 废气质量指标与排放标准
1.3.2 废水水质指标与排放标准
1.4 环境生物工程的基础与研究对象
1.4.1 主要研究对象与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环境微生物及其对环境的自净力
2.1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1.1 土壤微生物
2.1.2 微生物气溶胶
2.1.3 水体微生物
2.1.4 极端微生物
2.2 环境微生物的生理特征
2.2.1 微生物营养
2.2.2 微生物生长
2.2.3 微生物代谢
2.3 环境微生物的生态
2.3.1 生态与生态平衡
2.3.2 微生物生态系统
2.3.3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4 微生物与污染环境的相互作用
2.4.1 污染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2.4.2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2.5 湖泊、水库与河流水质评价模型
2.5.1 湖泊、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模型
2.5.2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水平判别条件
2.5.3 水库水环境预警评价模型
2.5.4 河流水体的耗氧与复氧规律
2.5.5 斯特里特菲尔普斯模型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主要元素循环与生物计量学基础
3.1 主要元素的生态循环
3.1.1 碳元素循环
3.1.2 氮素循环
3.1.3 硫元素循环
3.1.4 磷元素循环
3.2 微生物反应计量学基础
3.2.1 微生物细胞的经验分子式
3.2.2 电子供体及其特征
3.3 微生物反应能量学基础
3.3.1 电子与能量载体
3.3.2 反应能量与细胞产率
3.4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
3.4.1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基础
3.4.2 细胞培养过程动力学模型
3.4.3 生物膜生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基础
4.1 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
4.2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作用
4.2.1 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
4.2.2 微生物的解毒作用
4.2.3 微生物的激活作用
4.2.4 微生物的吸着作用
4.3 有机污染物的阈值和协同作用
4.3.1 有机污染物的阈值
4.3.2 微量有机毒物的协同作用
4.4 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
4.4.1 污染物种类对降解性影响
4.4.2 化学结构对生物降解的影响
4.4.3 环境条件对生物降解的影响
4.5 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反应及其中间产物
4.5.1 水解
4.5.2 氧化
4.5.3 碳羟基化
4.5.4 还原
4.5.5 裂解
4.5.6 酰化
4.5.7 甲基化
4.5.8 转化
4.5.9 二聚
4.6 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理
4.6.1 卤代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4.6.2 芳香族化合物生物降解
4.6.3 多环芳烃的降解
4.6.4 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生物降解
4.7 污染物的真菌降解
4.7.1 依靠LiP的氧化
4.7.2 依赖LiP的还原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
5.1 好氧生物处理及活性污泥工艺
5.1.1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
5.1.2 典型活性污泥处理法
5.2 曝气方式与曝气池结构
5.2.1 阶段曝气法
5.2.2 延时曝气法
5.2.3 纯氧曝气法
5.2.4 深井曝气法
5.2.5 曝气池结构型式
5.3 活性污泥设计参数
5.3.1 污泥的浓度(MLSS)
5.3.2 污泥沉降比(SV)
5.3.3 污泥容积指数(SVI)
5.3.4 污泥负荷与去除负荷(F/M)
5.3.5 水力停留时间(θ)
5.4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设计
5.4.1 曝气池容积
5.4.2 泥龄
5.4.3 污泥回流比
5.4.4 剩余污泥量
5.4.5 二沉池面积及有效水深
5.4.6 污泥斗容积
5.5 曝气量及其曝气设备
5.5.1 需氧量计算
5.5.2 空气扩散器选定
5.5.3 曝气设备选定
5.5.4 曝气系统设计
5.6 污泥回流系统设计
5.6.1 污泥回流量
5.6.2 空气提升器选择与设计
5.7 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发展
5.7.1 AB法
5.7.2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5.7.3 氧化沟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6.1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6.1.1 厌氧消化的基本原理
6.1.2 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6.2 厌氧生物反应器的种类
6.2.1 普通厌氧消化池
6.2.2 厌氧接触工艺
6.2.3 两相厌氧生物反应器
6.2.4 厌氧生物滤池
6.2.5 厌氧膨胀与流化床反应器
6.2.6 升流式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6.2.7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6.3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设计
6.3.1 厌氧水解工艺原理
6.3.2 厌氧水解反应器设计
6.4 厌氧过程的生物降解与转化估算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
7.1 水中氮、磷的危害
7.2 废水微生物脱氮
7.2.1 微生物脱氮原理及动力学模型
7.2.2 脱氮工艺
7.2.3 工艺选择及其设计计算
7.2.4 影响脱氮的因素
7.3 废水微生物除磷
7.3.1 微生物除磷原理及动力学模型
7.3.2 典型的除磷工艺
7.3.3 工艺选择及设计计算
7.3.4 影响除磷的因素
7.4 废水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7.4.1 废水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7.4.2 废水同步脱氮除磷技术的应用
7.5 磷的生物回收新技术
7.5.1 鸟粪石沉淀磷回收技术
7.5.2 丝状聚磷菌上浮富集技术
7.5.3 铁还原菌回收磷技术
7.5.4 硝酸氮磷酸钙沉淀回收磷技术
7.5.5 其他的回收磷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生物膜及其反应器
第9章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第10章 生物脱硫与抑硫减蚀
第11章 废气生物脱除与转化
第12章 毒物的生物富集与吸附
第13章 生态塘与人工湿地
第14章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附录一 美国127种优先污染物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 67种(类)危及人体和生物的“内分泌干扰物”(美国USEPA在1998年8月公布)
附录三 一些常见组分的COD质量当量
附录四 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半反应及其吉布斯标准自由能
附录五 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性质
附录六 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浓缩因子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