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陈其兵 主编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01
ISBN:9787503861680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川西林盘发源于古蜀文明时期,成型于漫长的移民时期,延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广泛地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尤其川西扇形冲积平原的林盘最为典型。仅四川成都市域范围内就分布了大小林盘14.11万个。在成都平原,长期以来林盘已经发展成为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居住模式,它不仅是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更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这一生产生活模式历史悠久,与成都平原的农耕条件、传统农耕方式和居住生活需要相互协调,在维持成都平原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城乡生态环境的共融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10年1月,成都确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其生态本底由“山、水、田、林”共同构成——“山”指龙门山、龙泉山,“水”指岷江水系、沱江水系,“田”指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优质农田,“林”指川西林盘。其中的林只是狭义的为林盘景观单元中的林园部分,对于整个林盘聚落而言,“水”、“田”、“林”皆属于林盘景观聚落的构成要素。川西林盘加上“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田园城市的生态本底。 川西林盘的价值与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可惜对它的研究范围与深度还太小,参照单德启教授(2004)在《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对于传统聚落的研究分类方法,可以将川西林盘研究分成3个层次。
作者简介
暂缺《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序
前言
1 绪论
1.1 问题与背景
1.1.1 农村改革时代之需
1.1.2 保护与拆并之争
1.1.3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契机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框架结构
1.4 相关研究动态
1.4.1 人居环境科学相关研究
1.4.2 聚落的生态观变迁
1.4.3 传统村落环境的研究与更新
1.4.4 城乡关系研究与实践
1.4.5 川西林盘相关研究
1.5 研究意义
2 川西林盘概述
2.1 川西林盘的定义
2.2 川西林盘聚落形态与构成
2.2.1 形态构成层次
2.2.2 形态构成要素
2.2.3 林盘景观单元与林盘聚落的空间层次定位
2.3 川西林盘与传统聚落的关系
2.4 川西林盘特点
2.4.1 文化性
2.4.2 生态性
2.4.3 形态性
2.5 林盘的空间分布
2.5.1 林盘在市域圈层分布现状
2.5.2 林盘在市域不同地形地貌的分布
2.6 川西林盘现状
2.6.1 川西林盘聚落的现状
2.6.2 川西林盘单元景观的现状
2.7 川西林盘面临的问题
2.7.1 川西林盘聚落景观正在衰落
2.7.2 川西林盘单元景观亟待更新
2.8 机遇
2.8.1 新农村建设的机遇
2.8.2 灾后重建的机遇
3 川西林盘的演变因素分析
3.1 多种因素作用
3.1.1 基础性因素
3.1.2 主导性因素
3.1.3 因素的转换
3.1.4 因素的复合
3.2 自然生态条件及特征
3.2.1 地质构造
3.2.2 地貌状况
3.2.3 土壤肥沃
3.2.4 水资源丰富
3.2.5 气候温和
3.3 文化因素
3.3.1 蜀文化
3.3.2 信仰与宗教文化
3.3.3 农耕文化
3.4 社会因素
3.4.1 移民的影响
3.4.2 独特的社会风俗
3.4.3 风水思想的影响
3.5 经济产业因素
3.5.1 农业的发展与林盘的演化
3.5.2 旅游业的影响
3.6 技术因素
3.6.1 建筑演变与更新
3.6.2 交通影响.
3.6.3 都江堰水利工程,
3.7 生态因素
3.7.1 盆地效应
3.7.2 水源效应
3.7.3 气候的影响
4 川西林盘类型划分
4.1 按生长方式分类
4.1.1 自然生态型林盘生长模式
4.1.2 次生型林盘生长模式
4.2 按产业类型分类
4.2.1 农耕型林盘
4.2.2 生态型林盘
4.2.3 乡村旅游型林盘
4.2.4 特殊产业型林盘
4.3 按主导因子分类
4.3.1 以地形为主导因子的林盘类型
4.3.2 以水系为主导因子的林盘类型
4.3.3 以道路为主导因子的林盘类型
4.3.4 以场镇为主导因子的林盘类型
4.3.5 以宗祠为主导因子的林盘类型
5 川西林盘景观特征分析
5.1 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形态学特征
5.1.1 川西林盘聚落的形态学特征
5.1.2 川西林盘景观单元的形态学特征
5.1.3 川西林盘空间意象
5.2 川西林盘生态学特征
5.2.1 林木类型与特征
5.2.2 川西林盘生态功能组合
5.3 川西林盘的人文特征
5.3.1 小农家院的生产模式
5.3.2 平和闲适的生活气质
5.3.3 多元共生的文化态度
6 川西林盘价值研究
6.1 川西林盘的生态价值
6.1.1 森林的外延
6.1.2 川西人工湿地
6.1.3 微气候效应
6.1.4 生态材料的使用
6.2 川西林盘的社会文化价值
6.2.1 川西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
6.2.2 传统生态居住模式及农耕文明的现代延续
6.2.3 乡村旅游运作的载体
6.3 川西林盘的规划与美学价值
6.3.1 川西平原上的自然风景园
6.3.2 川西林盘生态规划价值
6.4 川西林盘竹文化及价值
6.4.1 竹与林园
6.4.2 竹与川西构筑物
6.4.3 竹与川西民俗
7 基于层次构成的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模式
7.1 川西林盘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7.1.1 思想意识方面
7.1.2 传统与经济发展
7.1.3 居住环境与设施
7.1.4 乡土建筑继承与创新
7.2 川西林盘保护思路构建
7.2.1 川西林盘保护原则
7.2.2 川西林盘保护层次与体系
7.3 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适应性技术
7.3.1 资源保护点的选择模式
7.3.2 林盘资源点的整合模式方法
7.3.3 林盘资源保护的技术手段
7.4 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与保护性建设模式
7.4.1 林盘聚落层次的功能拟合
7.4.2 林盘景观单元层次的形态保存
7.4.3 林盘建筑层次的修复与提升
8 基于产业核心的川西林盘发展利用模式
8.1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协调
8.2 川西林盘的发展策略与导向
8.2.1 川西林盘功能提升策略
8.2.2 川西林盘环境更新策略
8.2.3 川西林盘旅游开发策略
8.3 川西林盘发展利用模式
8.3.1 传统农业景观资源模式
8.3.2 乡村旅游型模式
8.3.3 特殊产业模式
8.3.4 生态型模式
附录A 郫县花园镇土地整理项目区林盘保护性规划设计
附录B 林盘现状竹、林木调查
附录C 林盘用地构成
附录D 林盘常见植物
参考文献
前言
1 绪论
1.1 问题与背景
1.1.1 农村改革时代之需
1.1.2 保护与拆并之争
1.1.3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契机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框架结构
1.4 相关研究动态
1.4.1 人居环境科学相关研究
1.4.2 聚落的生态观变迁
1.4.3 传统村落环境的研究与更新
1.4.4 城乡关系研究与实践
1.4.5 川西林盘相关研究
1.5 研究意义
2 川西林盘概述
2.1 川西林盘的定义
2.2 川西林盘聚落形态与构成
2.2.1 形态构成层次
2.2.2 形态构成要素
2.2.3 林盘景观单元与林盘聚落的空间层次定位
2.3 川西林盘与传统聚落的关系
2.4 川西林盘特点
2.4.1 文化性
2.4.2 生态性
2.4.3 形态性
2.5 林盘的空间分布
2.5.1 林盘在市域圈层分布现状
2.5.2 林盘在市域不同地形地貌的分布
2.6 川西林盘现状
2.6.1 川西林盘聚落的现状
2.6.2 川西林盘单元景观的现状
2.7 川西林盘面临的问题
2.7.1 川西林盘聚落景观正在衰落
2.7.2 川西林盘单元景观亟待更新
2.8 机遇
2.8.1 新农村建设的机遇
2.8.2 灾后重建的机遇
3 川西林盘的演变因素分析
3.1 多种因素作用
3.1.1 基础性因素
3.1.2 主导性因素
3.1.3 因素的转换
3.1.4 因素的复合
3.2 自然生态条件及特征
3.2.1 地质构造
3.2.2 地貌状况
3.2.3 土壤肥沃
3.2.4 水资源丰富
3.2.5 气候温和
3.3 文化因素
3.3.1 蜀文化
3.3.2 信仰与宗教文化
3.3.3 农耕文化
3.4 社会因素
3.4.1 移民的影响
3.4.2 独特的社会风俗
3.4.3 风水思想的影响
3.5 经济产业因素
3.5.1 农业的发展与林盘的演化
3.5.2 旅游业的影响
3.6 技术因素
3.6.1 建筑演变与更新
3.6.2 交通影响.
3.6.3 都江堰水利工程,
3.7 生态因素
3.7.1 盆地效应
3.7.2 水源效应
3.7.3 气候的影响
4 川西林盘类型划分
4.1 按生长方式分类
4.1.1 自然生态型林盘生长模式
4.1.2 次生型林盘生长模式
4.2 按产业类型分类
4.2.1 农耕型林盘
4.2.2 生态型林盘
4.2.3 乡村旅游型林盘
4.2.4 特殊产业型林盘
4.3 按主导因子分类
4.3.1 以地形为主导因子的林盘类型
4.3.2 以水系为主导因子的林盘类型
4.3.3 以道路为主导因子的林盘类型
4.3.4 以场镇为主导因子的林盘类型
4.3.5 以宗祠为主导因子的林盘类型
5 川西林盘景观特征分析
5.1 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形态学特征
5.1.1 川西林盘聚落的形态学特征
5.1.2 川西林盘景观单元的形态学特征
5.1.3 川西林盘空间意象
5.2 川西林盘生态学特征
5.2.1 林木类型与特征
5.2.2 川西林盘生态功能组合
5.3 川西林盘的人文特征
5.3.1 小农家院的生产模式
5.3.2 平和闲适的生活气质
5.3.3 多元共生的文化态度
6 川西林盘价值研究
6.1 川西林盘的生态价值
6.1.1 森林的外延
6.1.2 川西人工湿地
6.1.3 微气候效应
6.1.4 生态材料的使用
6.2 川西林盘的社会文化价值
6.2.1 川西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
6.2.2 传统生态居住模式及农耕文明的现代延续
6.2.3 乡村旅游运作的载体
6.3 川西林盘的规划与美学价值
6.3.1 川西平原上的自然风景园
6.3.2 川西林盘生态规划价值
6.4 川西林盘竹文化及价值
6.4.1 竹与林园
6.4.2 竹与川西构筑物
6.4.3 竹与川西民俗
7 基于层次构成的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模式
7.1 川西林盘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7.1.1 思想意识方面
7.1.2 传统与经济发展
7.1.3 居住环境与设施
7.1.4 乡土建筑继承与创新
7.2 川西林盘保护思路构建
7.2.1 川西林盘保护原则
7.2.2 川西林盘保护层次与体系
7.3 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适应性技术
7.3.1 资源保护点的选择模式
7.3.2 林盘资源点的整合模式方法
7.3.3 林盘资源保护的技术手段
7.4 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与保护性建设模式
7.4.1 林盘聚落层次的功能拟合
7.4.2 林盘景观单元层次的形态保存
7.4.3 林盘建筑层次的修复与提升
8 基于产业核心的川西林盘发展利用模式
8.1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协调
8.2 川西林盘的发展策略与导向
8.2.1 川西林盘功能提升策略
8.2.2 川西林盘环境更新策略
8.2.3 川西林盘旅游开发策略
8.3 川西林盘发展利用模式
8.3.1 传统农业景观资源模式
8.3.2 乡村旅游型模式
8.3.3 特殊产业模式
8.3.4 生态型模式
附录A 郫县花园镇土地整理项目区林盘保护性规划设计
附录B 林盘现状竹、林木调查
附录C 林盘用地构成
附录D 林盘常见植物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