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乡野拾遗张宗建 著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艺术样式表现之一,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文化符号。曹州木版年画作为中国年画艺术的一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本书根据曹州木版年画的基本特质与文化风格,选取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历史阶段、年画艺人、画店、作品等分篇论述,以期在曹州木版年画的研究、传播与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
明清戏曲图像研究朱浩 著由于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中国戏曲研究也不应局限于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文本和文献,为了综合、立体地呈现中国戏曲史及其历史演进的面貌,推进中国戏曲研究,戏曲图像研究本为题中应有之义。本书以戏曲为本位,将“明清戏曲图像”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结合戏曲史和美术史,既从历时性角度探讨明清戏曲图像本身发展演化的进程、脉络、特征及其文化生态,也将图像作为史料解决戏曲史上的具体问题,从总体上揭示其对中国戏曲史的意义。
-
东巴象形文字新茶百戏字典李瑜东巴象形文字是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本书用茶百戏中乳花别物、别以花草、注水勾画、镂纸贴盏、糁纸贴盏、糁茶去纸、下汤运匕、注汤作字、注汤幻茶、焕如积雪、叠沫成画、云脚渐开、动盏幻画、画动幻灭、光影成画、投影成画、汤面作画、汤面写字等技艺形式来演绎和呈现东巴象形文字,推动东巴象形文字的发展,让后人在建盏所盛的乳白色的高雅的茶汤中来欣赏和领略东巴象形文字的历史风采。
-
国色雅宋红糖美学本书深入讲解了宋朝有代表性的15个传统色,并深入挖掘了同15个代表色相关的绘画、瓷器、纹样、服饰等文物,体现了宋朝鲜明的文化特色。本书不仅有详细的色彩讲解,还对宋朝的用色规制、特点和崇尚的颜色等知识进行了介绍,为读者提供系统的色彩知识解读。书中对每一种颜色的讲解,都尽力从严谨而新颖的角度,为读者带来启示与思考。本书不仅是一本介绍色彩的书,更是一本引领读者深入了解宋朝文化的知识科普书。本书适合色彩学研究者、艺术院校的师生、相关艺术从业者学习参考,也适合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
-
故纸温暖由国庆中国近代百年波澜壮阔,风云际会,老广告好 像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渗透在历史的航程中,老 广告老商标画面所表现出的东西,几乎涉及社会生 活的各个层面,可谓包罗万象。老广告、老商标画 面不仅可以折射时代,也能勾起人们对过往生活的 回味。老广告揭示了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是东方 传统,什么是民俗风尚,什么是百姓生活,还有, 什么是前尘往事的一种温暖。由国庆的研究既关注 老广告的画面美,又重视它所承载的商业文明的历 史价值,通过老广告,使读者对其所折射的中国文 化和东方传统心存敬意。每一张广告的背后,作者 都在掰开揉碎地给你讲那个年月的故事,甚至是传 说。
-
泉州提线木偶戏传承人口述史高舒《泉州提线木偶戏传承人口述史》是一部口述史文集,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泉州提线木偶戏的现状、发展和未来。泉州市木偶剧团及实验剧团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登上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并稳居中国木偶行业领军地位。全书围绕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前辈、管理、表演、编导、演奏、制作、教学七方面,以田野调查、口述记录和收集整理等研究方法,择取泉州提线木偶戏在管理保护、编剧导演、木偶表演、偶形制作、音乐舞美、教育传承等方面老中青三代突出人物的口述历史,结集成书。此书也是《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人口述史》的姐妹篇。
-
中国民间艺术的奇妙之旅邱璟、王昕霞、彭迪云、李民 主编本书从我国民间艺术的认知和内涵讲起,对剪纸、印染、风筝、竹编、脸谱、皮影、年画、曲艺、民间元素的现代表达、民间音乐、民间舞蹈、赣剧等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从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展现到制作技艺的分析、表演和传承,立体地展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传统和现状。本书不仅体现出我国民间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特色,也对民间艺术原始资料收集与整理有一定指导意义。本书适合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相关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对民间艺术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
-
民族装饰资料集1石硕《民族装饰资料集》系列书籍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装饰纹样的多姿多彩,本册为第1册,包括布依族、侗族、哈尼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黎族、傈僳族、羌族、水族、土族、土家族、瑶族、彝族、壮族,从各民族的“典型装饰”展开介绍,以“文字 图例 纹样”形式呈现,从“装饰溯源”“装饰载体”“形式特征”“组合搭配”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配合简洁清晰的“图例”辅助说明主体“纹样”,将纷繁复杂的民族装饰以最直观的方式“讲清楚、说明白”,让民族装饰不再神秘莫测、晦涩难懂。 书籍配附纹样索引和附录色卡。所有装饰纹样均为矢量绘制,对不同载体装饰在数字表达上进行类型化梳理,并拆分单独纹样,还原图案规律与经验,使原图像材料清晰化、标准化。色卡提取了纹样搭配色值,方便读者有针对性地查阅、理解和使用。
-
新乡土彭肜, 支宇“新乡土”与“中国当代美术乡村叙事的生态转向”是中国当代架上绘画发展史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土、乡村、民间、民族与生态题材的美术创作有了更大的发展。本专著着力于分析中国当代乡土美术的“生态转向”及其图像生成机制,对于我们领悟意识形态与视觉文化、文化生产与美术创作复杂关系和多重意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内容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并附当代艺术批评家的评论文章多篇。
-
大山追魂何文豪巴山艺社创始人,全国优秀教师、画家何文豪先生,退休后居蓉城,面壁十八年,画“胡杨风骨”大型组画两百余幅,首创“螺旋皴”,尽写大漠雄浑、苍凉、粗犷的原始生态美。2018年6月在上海市政协书画院成功举办《守望人间三千年——何文豪胡杨魂绘画专题展》,讴歌了“三千年不朽”的胡杨精神(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年不朽),借以表现兵团人“最能吃苦”“最能奉献”的革命英雄主义。倍受周韶华、刘国松、杜哲森、黄宗贤、杨振国、王文甫等海内外专家学者称赞:何文豪是一位新时期“写实性画家”,有“大家气派”,其画风“既大气,又文气”,极具正能量,秉具审美特征和市场潜在价值。2018年10月,何文豪先生率巴山艺社成员重走巴山路,收集素材,历经四年的实践,克服了多次疫情封闭带来的不便,沉浸于巴人故里的人文风貌,感悟着巴人精神的坚强勇敢。眼下师生创作一百多幅巴山风情画,既是胡杨风骨的变奏曲,也是献给巴山、献给达州的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