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实录蒋英 朱伟华 潘永会 等近年来,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对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传承人作为活态文化传承的载体,不仅使我们众多的靠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的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还使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不断在传承中得以拓展和丰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生命活力。本书记录了十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学艺经历、教学过程、心路历程等。用采访对话的形式记录传承人以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本书以“原生态”的形式展现出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
中国傩文化 清代贵州土家族绘画与木雕刘雍本项目涉及具有文化艺术研究价值的艺术品原作傩坛画221幅、傩面具101件,具有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艺术品原作木雕神像70件、雕花木窗46件。项目中的艺术品为作者刘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多次深入贵州省土家族地区,对傩文化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同时抢救性搜集了近千件相关的清代艺术品原作。从艺术成就高且少有研究的傩坛画,远古巫文化色彩浓烈的傩面具、木雕神像和雕花木窗四个方面进行重点介绍、详细阐述。对其历史源流、地域分布、宗教背景、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制作过程、使用材料、代表性艺人等多方面进行介绍。通过深入研究、挖掘、整理贵州土家族傩文化,从重大民族文化资源抢救的角度出发,以期将贵州土家族傩文化的生态美、自然美、原始美展示出来、保护起来,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宝库,实现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
陶艺的现代传承与创新研究张铁骊本书对现代陶艺的创作和创新表现展开了论述,主要内容包括陶艺的基本概念、陶艺制作和创作方法、陶艺的现代传承、陶艺概述和对于现代陶艺的基本认识、现代陶艺的材料和艺术表现、现代陶艺的制作基础和创作表现、现代陶艺的制作技艺与创作方法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本书还以海南原始制陶技艺的保护与创新发展为例,论述了海南黎族原始制陶的现代转型,引导广大读者对陶艺进行全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
黄杨木雕之春 浙江民艺深耕系列之一杭间吴光荣书稿主要收录展示来自浙江乐清的黄杨木雕作品。展览分为五个部分:福雕黄杨、观俗塑礼、雕写百态、纳天为雕和寄雕未来。汇集了近百年来,约90位艺术家的黄杨木雕作品。其中有已故木雕名家、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亦有黄杨木雕之后起之秀,共计近300件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对传统黄杨木雕有继承亦有发展,代表了今日黄杨木雕之优选水准。浙江民艺深耕系列”是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在新的发展时代,展望浙江民间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关注生气勃勃的日常价值创造,重新研究传统工艺的审美价值,所开展的一项工作,包含浙江民艺系列展览、研讨和学术出版计划。
-
陕西民间美术概论徐伟内容简介: 在华夏大地上,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早在原始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声息繁衍。而陕西地区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是全国的中心和文化艺术最发达的地区。 陕西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它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审美体系,被历代劳动者承袭而积累下来。陕西民间美术其自然性和自发性,是它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特征。民间艺术家们以这些艺术作品来表现陕西地区人民的生活民俗。凭借他们的直觉、印象、记忆和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去把握对象,使艺术品所塑造出的形象大大区别于自然原型。这些艺术造型在气质上直率、自然,不拘泥、不做作,生动、亲切,它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曲折离奇地寄寓于形象之中。寓理于情、寓情于形,朴中见巧,粗中有细,朴拙幽默是陕西民间美术的特点,充分体现出陕西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高尚情操。
-
中国传统工艺与包装文化安宝江暂缺简介...
-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冯骥才1.《中国唐卡文化档案》是一套全面记录唐卡文化的丛书。编者对于图书所涉相关专业术语的表述尽可能深入浅出,但由于篇幅所限,编者难以对所有的专用术语、地理名词一一进行标注,只标注了一些不易理解、不常见的术语和名词。2.藏传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为便于读者阅读,除了编者注之外,责任编辑谨慎地加了注解。参考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16年9月第7版,ISBN978-7-100-12450-8),凤凰出版社出版的《佛教大辞典》(2011年8月第1版,ISBN978-7-80643-446-8),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藏对照新词术语词典》(2012年2月第1版,ISBN978-7-223-03267-4)。3.为更准确地表述藏文原意,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卷的一些文字采取了汉文、藏文、英文对照的方式,内容包括宗教术语、专业名词、人名、资料名、作品名、工艺说明、地区名称等。4.该书藏语在音译为汉语时以普通话(北京语音)为准。根据藏语发音特点、名词专属性、同音异指、近音异指、方言差别等情况,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不同的音译方式,如“去”“却”,“绕”“饶”,“尕”“嘎”,“嘉”“加”等。5.该书引用资料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标准注明其出处。该书援引资料丰富,论述有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站、论文、电子文献、馆藏文献等以及前述资料的析出文献。个别资料引自口述,均注明口述者,口述内容仅代表口述者个人主观认识,不代表该书观点。6.该书成稿于2019年,关于书中“目前”“现年”等表述,均以此时间为准。7.由于年代久远,保存状况各不相同,一些在普查过程中发现的唐卡资料,相关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对于诸如作者、年代等信息不详者,为避免主观臆断造成信息损失,一般不作标注。
-
汉绣冯泽民 著这是一部对汉绣进行全面而深入研究的著作,通过10 个章节,深入浅出,史料翔实,图文并茂,用约 40 万字的篇幅和 600余幅珍贵的图片对汉绣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学术分析和研究,将其充满世俗风情的浪漫富丽之美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廊下织梦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社区学校 编著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社区学校是一所以“教育体系终身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效果优质化”为理念的学校。该书主要从继承和抢救土布织造技艺和土布文化出发,着重介绍廊下土布的历史渊源、150余种廊下地区土布种类、土布织造技艺和土布在服装、服饰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鄂州雕花剪纸艺术曹小琴主编本书是一本关于湖北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州雕花剪纸的出版物。图书全面梳结鄂州雕花剪纸艺术的历史、创作和发展历程括鄂州雕花剪纸的历程、发展现状,非遗传承及传承人信息。共收录老花样剪纸作品215幅,新剪纸作品80幅,剪纸作品177幅,旨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充分展示鄂州雕花剪纸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