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刺绣冶存荣 著河湟民间刺绣的种类丰富多彩,有实用类、装饰类、礼仪类、工艺类、服饰类、宗教类等。落实到具体项目,有辫筒、腰带、钱褡、围肚、鞋袜、针扎、荷包、枕顶、钱包、笔包、门帘、苫单、帐篷、服饰以及宗教用品等,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把高原人民爱美之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
中国风吉祥剪纸袁升科 著该套书教授读者学剪十二生肖类的剪纸作品,十二生肖与中华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套书是“吉祥剪纸”系列图书的补充,受众群以青年为主,是一套入门教程类剪纸书籍。书中的剪纸作品多用寓意、谐音和象征的手法来进行创作,形象生动逼真、推陈出新,将民俗吉祥语句和现代美学意识相融合。寄语人们吉祥寓意,美化人们的生活。书中赠送教程视频外,供读者练习。既具有多重实用性,又具有观赏性和知识性。
-
古人的奇幻世界·博物志张华 著《古人的奇幻世界》系列丛书(古人奇幻生活秘籍)以探寻古人的幻想世界为出发点,聚焦古人对于神仙之道、鬼怪之事、怪诞之实的描述,侧面展现古人奇妙瑰丽的精神世界,了解古人眼里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 本套丛书延续了《古人的雅致生活》系列丛书的体例布局,仍原文与译文对照阅读、精美配画辅助理解,同时配画力求反映原文之大意,以图说文,兼具欣赏与实用性。
-
非遗之美王传东 著本套图书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读本,收录了山东200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齐鲁大地的这些宝贵财富完好的记录下来。
-
海峡两岸陶瓷艺术口述史黄忠杰 著,李豫闽 编《海峡两岸陶瓷艺术口述史/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对闽南和台湾地区的民间陶瓷工艺的发生发展进行综合考察,溯其源流,探其流变,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史料,研究闽台民间陶瓷工艺的传承关系,并采集民间工艺的行会行例习俗的范例,探讨民间工艺生产的运作机制与模式。
-
近代肚兜掠影季晓芬 著本书以图册的形式,介绍近代女性及儿童肚兜,以掠影式手法呈现给读者,让大众了解肚兜之美,感受中国传统内衣文化。女性肚兜与西方修身塑形的胸衣相比,更注重表现的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情结,是无形的浪漫。在这方面内衣文化跟中国的书法、国画、诗歌是一样的,它的美在于气韵。虽然它的图形在表现上是实在的,比如绣的花、动物都栩栩如生,但这些实的图像表现又是虚幻的理想,比如狮子的尾巴会绣成一个如意,它的实是艺术变异的实,而不是生活中的客观摹写,这种虚和实构成一种矛盾的美。 本书可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人员及服饰爱好者参考。
-
民间手工技艺卷毕德广 著,刘铁梁,王凯旋 编《民间手工技艺卷》主要阐释了东北地区诸如烙画、指画、鱼皮画、桦树皮画、布贴画、葫芦画等民间传统画绘制技艺,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民间传统刺绣技艺,民间传统镂雕技艺(如建平剪纸、新宾满族剪纸、兰西挂钱、辽南皮影、抚顺琥珀雕刻、阜新玛瑙雕、岫岩玉雕、马驷骥根艺、哈尔滨冰灯冰雕、沈阳“面人汤”等),民间传统编织与彩扎技艺(如贾春红编织、镇赉柳编、吉林省芦苇编、辽宁盖州风筝等),民间传统毛皮制作技艺,等等。全书体例合理,对东北民间手工技艺的介绍相对翔实完整,对保护逐渐失传的东北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具有重要意义。
-
年轻手艺人怀念 著《年轻手艺人》作者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三十年,对苏州传统手工艺历史与现状有深入的研究及独到的见解。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实践中,尤其从2005年参与策划举办“中国(苏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周——民间工艺荟萃展览展示”(文化部主办)开始,通过每年策划参与全市性大型民间工艺展览,长期接触和了解民间艺人,近年来,作者担任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更进一步深入基层。《年轻手艺人》视角新颖,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八〇后、九〇后、〇〇后一代新生代民间艺人的成长态势,涉及苏州传统手工艺行业众多门类,选取了典型类别的经典个案,连续几年记录分析他们成长脉络,尤其是他们在创客空间、网络平台建设方面的先行先试,早已超父辈的创作经营理念,在文化传承、艺术创作、胸襟视角等各方面都已形成了质的飞越。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吸引了很多年轻的手艺人进入传统工艺这个行当。他们是怎样进入的,受到了怎样的影响,他们的所思所想、知识背景、生活状况、创作情况又如何……
-
中国手工纸文库汤书昆,陈彪 编《中国手工纸文库·云南卷》按滇西北、滇西南、滇东南、滇东北四个区域划分一级手工造纸地域,形成“章”的类目单元,如第二章“滇西北地区”。章之下的二级类目以县为单元划分,形成“节”的类目,如第二章第一节“香格里拉纳西族东巴纸”。本卷各节的标准撰写格式通常分为七个部分:“××××纸的基础信息及其分布”“××××纸生产的人文地理环境”“××××纸的历史与传承”“××××纸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分析”“××××纸的用途与销售情况”“××××纸的相关民俗与文化事象”“××××纸的保护现状与发展思考”。如遇某一部分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均未能采集到信息,将按照实事求是原则略去标准撰写格式的相应部分。本卷设专节记述的手工纸种类标准是:其一,项目组进行田野调查时仍在生产的手工纸种类;其二,项目组田野调查时虽已不再生产,但保留着较完整的生产环境与设备,造纸技师仍能演示或讲述完整技艺和相关知识的手工纸种类。云南省的很多手工造纸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县名按中国地名使用规范应标注出全称,考虑到多民族地区的县名构成往往较复杂,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为兼顾地名的使用规范与简洁,本卷所有“节”的标题及“节”下一级类目的标题均直接标示为“××(县域)(+民族)+纸名”,而不出现多民族县名全称及“县”这一称谓,如“耿马傣族白绵纸”(耿马县的全称应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本卷造纸点地理分布不以测绘地图背景标示方式,而以示意图标示方式呈现。全卷绘制一张云南省田野调查涉及造纸点在市州所辖各县分布的示意总图,标示出各造纸点在云南省的分布现状。每一节绘制三幅示意图,一幅以县为单位,绘制造纸点在市州的分布位置示意;一幅为从县城到造纸点的路线示意图;一幅为现存活态造纸点和历史造纸点在县境内的位置示意图。在标示地名时,均统一标示出县城与乡镇两级,乡镇下则直接标注造纸点所在村,而不再作行政村、自然村、村民组之区别。第一章中的调查地示意图也参照上述原则绘制。所有示意图上的行政区划名称,以及正文中全部涉及的行政区划名称,均依据调查组田野调查当时的名称,以尊重调查时的真实区划名称信息。本卷对造纸点的地理分布按“造纸点”和“历史造纸点”两类区别标示。其中,历史造纸点选择的时间上限项目组划定为民国元年(1911年),而下限原则上为20世纪末已不再生产且基本业态已完全终止,1911年以前有记述的造纸点不进行示意图标示。因云南省域历代造纸信息多样性、多变性突出,本卷示意图上的历史造纸点原则上以调查组通过田野工作和文献研究所掌握的信息为标示依据。
-
凤凰蓝印花布艺术韩慧荣 著1. 蓝印花布材质纯朴、色彩对比鲜明、图案精美耐看,具有极强的装饰美感。加工工艺和表现技巧而言,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兼具很高的美学研究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 2. 凤凰蓝印花布在日常生活和现代设计等领域中,至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3. 凤凰蓝印花布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实践成为典型案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本。本书展现凤凰地区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人文背景、文化空间,对印染的工具材料、工艺流程、应用方式、纹样特点、造型语言、民俗内涵以及制作技艺的传承脉络进行系统的记录。通过访谈以及对相关传承人的个案分析,找到蓝印花布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恢复其原有的工艺以达到抢救保护、实践、传承的目的,多角度立体式的呈现凤凰蓝印花布的艺术精髓。同时,将凤凰蓝印花布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状态和转型进行阐述和分析,为中国传统蓝印花布在新时期的多维度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