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潮州木雕萧洽龙主编;刘谷子摄影;广东省博物馆编《潮州木雕》的编著者通过对馆藏潮州木雕的全面整理、鉴定,并结合实地调查、考察,进行综合研究,对潮州木雕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以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工艺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从宏观上探讨了潮州木雕的萌芽、发展、兴旺、衰落和复兴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其蕴涵的文化价值;从微观方面,着重研究了潮州木雕的制作技法和艺术特色、雕刻题材及其在潮汕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功用。既鉴定、整理了大批的潮州木雕材料,总结和继承了历年来潮州木雕研究的成果,又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是潮州木雕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相信该书的问世一定能有力地推动包括潮州木雕在内的潮汕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期待着像《潮州木雕》这样以丰富的文物为基础、以全新的视野进行探讨的图文并茂的著作不断问世。
-
走进陶艺刘秀兰主编;谢艾格编著陶瓷艺术是“土与火的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有着悠久的历史。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陶艺,由生活而艺术,兼实用与审美,在当今市场经济繁荣的时代,人们已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简单重复与消费,而是越来越趋向于个性的完美追求,渴望发掘更深层的文化内涵。陶瓷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体现。它不仅为人们物质生活带来便利,而且与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情趣。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艺术中充分说明了人类在物质生活相当简陋的条件下,不便有对使用功能的需求,也有对精神功能的渴望,在物质生活丰富今天,精神功能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陶瓷艺术已经从实用性的器皿制造阶段转向了心灵、熏陶情感的层面,从而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这一点正体现了陶瓷艺术发展的进程——来于生活,高于生活,而又创造出更加高尚的生活。有了它的介入,生活中的每个场景都可能会给人们带来迥然不同的享受。生活品质的高雅不在于多么富丽堂皇,而在于精心的空间布置,在于主人的生活态度。陶瓷谍诉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人的生活品味,反映了人们精神上的追求。衷心希望《走进陶艺》能给您带来美的享受!《走进陶艺》介绍了陶艺的制作过程,还介绍了不同空间中陶艺的摆放等,极大地丰富了目前市中的陶艺书籍门类。陶艺本身主要不在于光大自我,而是能够独辟蹊径,以雅俗共赏的境界走进现代居室,走进现代人的心灵,它带来的不仅是美的感受,而且还陶冶着人们的心灵,由此通过捏造一片片小泥巴,在一方对味的空间里,文化着自己的文化,艺术着自己的艺术。
-
潮州剪纸杨坚平编著民间木雕艺术在广东境内相当普遍。尤以潮安、揭阳、潮阳、饶平、普宁和澄海等县最为发达,艺术水平最高,且有独特的风格,自成体系,人们习惯地统称潮州木雕。潮州木雕的用途,主要走作建筑、家具、礼仪性器物的装饰。用于往房、祠堂、庙宇等建筑物上者,大抵是门窗、封檐板、屐头、屐下和匾额的承托等显眼而不受日晒雨淋的地方。用于家具器物上者,非常厂泛,大则屏风、几桌、床炕、神龛、神轿、神楼,次则茶橱、馔盒、饼架、炉罩,小至灯心橱、纸煤筒,莫不加以雕饰。很少见木加雕镂(或髹漆彩绘)的木制器物。在一些木雕比较集中的地方,令人感到村村都像木雕艺术博物馆,家家都像雕刻陈列室。这些是不知花费了多少无名匠师的精力与智慧而凝结的艺术瑰宝。木雕的用场是建筑、家具、礼仪性器物的装饰,这就要求它具有装饰风味,对器物、对环境起美化作用。建筑、家具、器物是长久供人居住使用的,年年月月每日每时都和人碰面,这就要求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不一、手法多样;能够满足男女老少各种不同对象的不同欣赏要求;既便于远观又适于近赏,既容许略瞥又经得起细审,越看越有味,百遍千回而不厌。木雕的题材,非常广泛,就常见的作品,人致可以分为图案、博古、禽兽花果草虫、山水、仙佛人物五类。人物题材多取自《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为人民所喜爱的人物形象,被雕刻匠师们反复地表现着。此外,赞美韩愈来潮州作刺史的“蓝关雪”,表现明代潮州七贤进京应试的“七贤进京”等,更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题材。无限丰富的题材,促使木雕匠师们去探求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与手法,根据不同的题材,个同的用途,不同的部位,而单独、交错或综合地灵活运用。据所见有:沉雕(即阴刻)、浮雕、通雕和圆雕四种。浮雕有浅、半深浅和深(即高低)之分;又有叠浮(浮雕以通雕几何图案作衬地,系整块木料雕成者)、打浮(外观与叠浮同,然浮雕与衬地系两块木料拼合起来的)和钉浮(浮雕的过于突出凌空部分,则另外雕成用钉钉合)之区别。通雕(也称为镂雕)。一般是指多层次的,纵横交错的镂空木雕而说的,而单层图案之镂空者,也属于通雕,不过因为它结构比较简单,孔洞是用钢丝锯成的,通常称它为钢线通雕,以示区别。
-
世界现代玻璃艺术王建中著《世界现代玻璃艺术》收录的图片基本上涵盖了当代世界上最主要的玻璃艺术家和不同流派的美不胜收的代表作品,并以有限的文字对现代玻璃艺术做出概述。《世界现代玻璃艺术》集合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一批著名玻璃艺术家的作品,这《世界现代玻璃艺术》对中国玻璃艺术的未来和读者是个无价的财富。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国际的活动,在玻璃艺术界,这《世界现代玻璃艺术》正起着桥梁作用。中国艺术家们可以涉取国外经验,并凭借中国丰富的、深厚的文化传统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但是要做到这些,还需要更多地与国外艺术家们交流沟通,不过这《世界现代玻璃艺术》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与便捷的途径,使人们不必再走弯路。
-
西藏艺术熊文彬本书《中国西藏基本情况丛书》之一,全德文版。本套丛书含《西藏地理》、《西藏文学》、《西藏艺术》、《西藏经济》、《西藏教育》、《西藏历史》、《西藏宗教》、《西藏旅游》、《西藏民俗》、《西藏的故事》等分册,分别对西藏各方面基本情况作较为详细通俗的介绍。每本书约6万字,图片100~180幅,彩色印刷。有中、英、法、德、藏等文版。
-
齐鲁民间造型艺术孔新苗主编;徐思民等著该书从陶的红、白、黑起讲,先后为我们介绍了齐国的瓦当、山东的汉画艺术、佛陀世界、泥土之美、葫芦天地等民间造型艺术,基本上囊括了从远古至今所有的齐鲁民间造型艺术。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民间造型艺术类似一种“活化石”,至今还在出现的年画、荷包、刺绣等,似乎也是代表着一个逝去了的年代。习惯了都市的喧嚣、习惯了钢铁水泥的冰冷的当代人,偶尔触摸到这些物品,除了感受前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外,也能感受到一份朴素单纯的情感,仔细体味,还不难感受到先人们“手的温度”。物质文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但这不妨碍人们追求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于是剪画、风筝、荷包又成了一种时尚:孩子身上被大人拴上了精美的荷包,透明的塑钢窗上贴上了剪纸……《齐鲁民间造型艺术》一书由齐鲁文化学术文库推出,属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读读这本书,在品赏齐鲁民间艺术独特魅力的同时,还能体验一种别样的文化情怀。
-
泥人张冯骥才著《泥人张》对市井故事的描写上。作者以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使他在面对熟稔于心的新老市井生活时,更多了一副审视的目光,使其对市井故事有了更深入的描写。本书将使阅读本身产生一种力量。如同白昼使工作、高山使远眺、游走使风景产生越来越深远的期待一样。本书,只遵从体内的召唤,和过去、现在、未来所赋予的使命,呈现卓越,激励人生。
-
寻千年楚声遗韵蒲亨强著本书是有关中国传统的音乐研究心得的结集,重点在南方各族民歌音乐及基本原理方面。全书内容丰富,颇有新意。述及采风经验、报告奇异的民族音乐风情和初萌的研究思路;论及苗歌音乐之特质与风格模式,指出婚俗是保存苗歌特质的最后堡垒,显露了音乐文化学的研究思路;以三大体系的划分梳理南方诸族音乐的特色,俾能宏观简明把握其整体特征;涉及楚声遗存的现象和特征,从活的音乐中理解楚声神韵;论及中国民歌音调的深层结构,提出“核腔”概念及分析法,动态地认识民歌旋律的本质及生成原理。此外尚有长江音乐、数列音乐、道教音乐、印度音乐、中日音乐等专题论述。全书先实践,后理论,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编排,反映了一个执着于中国音乐研究的学者的步骤。
-
民间木雕王抗生编著木雕是雕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本书从中国木雕艺术的历史沿革、民间木雕的主要流派特点、民间建筑木雕的主要装饰题材与装饰主题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同时收集十几个省市地区,近40个品类,200余幅精美图片展示给读者,让您真正感受到中国民间木雕艺术的风采。每幅图片附有较详细的文字介绍,使本书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中国民间工艺风采》丛书,每卷内容除叙其历史发展,探索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艺和材料外,并逐图释名,注解来历及年代,出处等,文图并重,堪称民间工艺美术丛书中“晚成”之作。当今金石玉器,陶瓷家具,铜佛古币之类的丛书,已引起世人注目,而涉及到历史,文学,民俗,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民间工艺美术的丛书不多。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开发和破坏……亟待抢救它们。丛书编著,抛砖引玉,在此方面或有所帮助。
-
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白明编《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亚太卷2》与我过去所著所编的书有较大的不同:1.在付稿前,我删除了—篇近20000余字的关于中外陶艺研究的文章,该说的,我在其他几本书和文章中已基本上说过了,看来看去,这些语句虽有不同,挖掘得也似乎更深刻一些,但却是没有太多新意的“老生常谈”,实在是没有理由占用读者的宝贵时间。作为陶艺家中的一员,情感色彩也决定了我的文章极有可能失之偏颇,在观念与技巧、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民族性与国际性等问题被无休止地追问中大说特说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当代艺术环境中就显得更没有必要。这样,除很短的自序后记外,身为作者,书中见不到我写的任何介绍文章,是想让各国陶艺家们的精彩作品成为书中最为重要的叙述主体来支撑起完全属于陶艺本身被“看到”的学术价值,从而将作者的影响减低到最小的程度。2.八卷本的巨大容量,112位国际重要的陶艺家大部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的会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世界陶艺界享有盛誉,许多陶艺家还是世界近代陶艺史无法绕过的大师。收录的艺术家绝大部分提供了—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图片和说明文字,这也是该书在征稿和操作过程中最艰难、最辛苦的一部分。行内人都知道,让这么多重要和有影响的艺术家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提供创作过程是多么的困难和不可思议。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世界各国陶艺家们以他们的理解、支持和无私配合使该书得以展现这些神奇并各具魅力的创作过程,让世人得以探究不同国家的不同陶艺家们使用不同材质的不同技艺,使此书具有了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及技艺、技法教科书的功用。这在世界当代陶艺书刊和画集、专著中也是少有和独具特色的。在国际陶艺界频繁交流的今天,解码如此多的名家创作过程,对推广和丰富陶艺文化并引发新的陶艺创作手段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3.艺术家简历可让人看出艺术家的生存和受教育的经济文化环境,创作理念(或自述)可反映出艺术家是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们的内心的。虽然这些不是唯一可以解读他们手下作品的路径,但至少可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艺术家和作品提供了直接的帮助。4.书中的所有作品和创作示范、文字均由艺术家亲自提供并签名授权使用,这在国内出版界并不多见。每人的作品量均可单独成册,只要清晰度达到出版要求,我没有进行删减。严格来说,这是身处世界各地艺术家们的自选集,他们才是该书的真正作者。5.虽然在邀请这些艺术家的信函中都明确地要求他们提供个人的工作室环境照片、创作示范过程和说明文字、艺术理念、简历及作品等等资料,但仍有极少部分艺术家因年龄、身体状况和时间等原因未提供完整的作品创作示范和部分资料,这也正是编撰一套国际角度的大型艺术图集和单纯编辑一本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集所存在的不同之处。而有些提供的文字资料也不是我所要求的英语,这样在译成中文之后,需根据中文再译成英文,词不达意在所难免。我们之所以没有选择一种简单和惯用的作品汇集的方式,而增加了如此多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和中英对照的文字方式,无疑是为了让该书拥有更多的学术含量和具有更大的国际交流的影响,但由此所付出的劳作和艰辛却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像。6.书中有—半以上的艺术家是首次在中国被系统介绍。我曾经介绍过的部分艺术家,此次刊出的也多是新作加上创作过程等内容,构成了此书崭新的面貌。7.我邀请了几位不同国籍和身份的艺术家及艺术评论家为此书撰文,这些文章所透出的真诚和睿智及对中国陶艺的殷切关注和对作者的无私支持不仅为该书增添了多姿的学术视野,也为该书注入了活力和爱护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