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匠心传承王春法 编漳州木偶头雕刻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中极富特色的艺术瑰宝,2006年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氏家族木偶头雕刻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典型代表,徐竹初被认定为此项技艺的全国代表性传承人,徐强为福建省代表性传承人。漳州木偶雕刻及制作的流传是以师徒相继的形式,尤其以家族传承为主,其中徐氏木偶作品以福建“北派”布袋木偶为主,兼及提线木偶、铁枝木偶,表情丰富细腻,衣饰精致严谨,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得闽南人的喜爱。徐竹初、徐强先生在秉承祖辈传统技法的基础之上,融入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察与思考,兼顾舞台表演与审美欣赏的双重需求,在木偶造型和神态的表现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良,塑造出大量超过前代的木偶艺术精品。国家博物馆举办“匠心传承——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本身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本次展览分为“雕偶世家——徐氏木偶雕刻的传承”“以形写神——徐氏木偶形象”两个单元,共展出作品300余件,全面展示徐氏木偶雕刻的技艺传承、艺术表现和艺术风格,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大力弘扬潜心手艺、甘于清苦、传承文化的大国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坚定文化自信,努力营造人人保护文化遗产的生动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贡献。
-
玉遇汉泽西本心 著《玉遇汉泽西》贯穿作者的职业转折、家庭琐事、艺术主张以及人生际遇过往,文字真实有趣、诗意盎然、图片精美、场景引人入胜,通过一位女性创业者的社会角色所面临的艰难、取舍和豁达的精神而引发对生存意义、成长心态以及生活方式的诸多思考,直击心灵深处,触发共鸣。 玉遇,转身遇见另一个你 家庭无事不欢 汉泽西,生活与艺术的较量 追随本心 王夏·玉尚
-
果道冲村香奈美日语“和菓子”意为日式点心、糕点,与茶道一起享用,造型繁多、样式华丽的炼切馅点心是和果子的优选境界。《果道:和果子的新艺术》是日本果道家三堀纯一和果子艺术作品的精选集,三堀纯一所倡导的“果道”,是日本和果子界的一个全新流派,旨在秉承款待精神,带着“茶道”点茶礼仪那样的仪式感,本书将日本引以为豪的和果子文化传递给每一位读者。本书以画册形式展现,精装、彩色印刷,还原和果子艺术作品令人惊艳的美感。为读者演示和果子艺术家运用特别定制的工具和器皿,以及一举一动所到之处的精雕细琢,把和果子升华为具有高度艺术鉴赏性的作品,浓甜的炼切和果子与浓苦的抹茶绝美搭配,调动你的视觉、味觉及各种感官,美得不可方物,艳得精妙绝伦,不容错过。
-
少儿非遗读本陈士定 江幼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奇葩,它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让当代人认识和了解祖先留下的文化,下一代传承非遗文化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少儿非遗丛书——嵊泗海洋剪纸》是专门为少儿编写的剪纸书,共分为八个篇章,对嵊泗海洋剪纸的历史传承,特点特性及剪纸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图解,简单易学、富有创意。在剪纸的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少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更让嵊泗海洋剪纸焕发新的生命力。
-
中外鞋履文化张慧琴,武俊敏,田银香伴鞋履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在中外服饰文化发展中可谓“举足轻重”。《中外鞋履文化》一书从中外鞋履文化的起源入手,探讨了中外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鞋履文化发展及其特色,全面系统解析其款式、色彩、面料和装饰细节等,并配有大量图片,展示出具有代表性的鞋履文化。 附录部分针对京剧鞋靴与中外鞋履相关习语归类整理,旨方便读者从汉英两种语言表达理解鞋履,丰富鞋履文化知识。 《中外鞋履文化》一书内容严谨、脉络清楚、图例丰富、论述详细,适合服装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业人员、研究者参阅。
-
吉祥剪纸 入门篇袁升科暂缺简介...
-
吉祥剪纸 提高篇袁升科暂缺简介...
-
聊斋俚曲集〔清〕蒲松龄 著聊斋俚曲是蒲松龄以当时流行的时调俗曲作曲牌创作的说唱和戏曲艺术,共十五种。或直接改编自《聊斋志异》,如《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富贵神仙》《磨难曲》;或取材于现实生活,如《墙头记》《穷汉词》;或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如《丑俊巴》《快曲》《蓬莱宴》《增补幸云曲》。意在宣扬伦理道德,针砭世道人心。文笔诙谐泼辣,内容深刻生动。与《聊斋志异》交相辉映,是俗文学领域的一朵奇葩。 聊斋俚曲用的是淄川方言,对外地读者可能是一种障碍,特收录路大荒先生辑校的“土语注解”。音乐是聊斋俚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聊斋俚曲用的曲牌中,有一些流传了下来,为了让读者有更真切的感受,特收录研究工作者记录整理的曲谱和非遗传承人演唱的经典曲段。此外,还收录了《督丈词》《草木传》《逃学传》《学究自嘲》《除日祭穷神文》《穷神答文》,以飨读者。
-
生活的史诗乔晓光这是一本郭佩珍奶奶用一生在等待的书,书中介绍了郭佩珍奶奶的人生故事以及她史诗般的剪纸长卷作品(*长作品长达14米,历时5年半完成)。郭佩珍的人生故事,更像陕北高原深厚的黄土地。她虽然一生坎坷,磨难不断,但她的剪纸艺术并不表现苦难,她用沉默与平静娓娓道来,象敦煌九色鹿长卷故事的叙事一样,她的剪纸作品有一种纯静与叙事的单纯,有她自己的审美叙事。情绪化的象征、表现化的形式隐喻。既具有现实的实感,又具有浪漫的诗性。大16开的图书设计成横开本,非常适应做拉页,特为作品呈现量身定制成大长卷,20多个长卷式大拉页分别穿插其中,不仅让剪纸作品有连环叙事感,更增加作品的史诗性和深沉感。这种突破常规锁线胶装的形式,不仅还原作品的恢弘气势,还让读者能充分观看剪纸长卷作品中的精微细节。郭佩珍1932年11月20日出生于陕北佳县郭家畔村。郭佩珍奶奶从未上过学,没学过美术,她是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推选的二十二个天才传承者之一,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是中国乡村*个用剪刀书写“生活史诗”的女人,也是当代艺术领域中,稀有的以剪纸语言表现个体命运和苦难遭遇的艺术家。她的艺术拓展了剪纸叙事的深度,她用剪纸的生活长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脱离开民俗事项和传统纹饰谱系的剪纸图像世界。郭佩珍在她史诗般的剪纸长卷中,叙述了她一生的经历,也呈现了家乡的山水自然、村庄田地及人情风物。郭佩珍是一个用剪纸记忆生活的天才,无论是表现具体民俗细节,还是村庄和窑洞里的生活,以及大场面的习俗活动场景,她都能驾轻就熟表现得真切生动、耐人寻味。
-
在每一个时节·遇见林帝浣 著本书为一本以二十四节气为内容的笔记本,插页Z 终选取了广州中山大学的林帝浣老师的作品。他的一套二十四节气画作是中国在联合国成功申遗时选用的插图。图片古意盎然却形式新颖,符合年轻读者的审美眼光。 图书设计选用了古代画谱和花笺的传统排版样式,白页插图则选用画作的部分细节,散布在页面中,整体设计精美、典雅、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