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记住乡愁王春法 编民间手工艺术是民族活态的灵魂,涉及到普通百姓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有着浓郁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其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取向和对艺术精神的追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书收录柳编、陶瓷、印染、刺绣、剪纸、年画等民间艺术近十种,反映农耕时期我国北方地区适应天时、地利、材美、人和而诞生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认知方式,阐释齐鲁民生造物中蕴含的科技智慧和工匠精神,展现齐鲁礼仪典范与优良家风在民间器用当中绽放的人文活力与审美意蕴,揭示传统齐鲁人家的生存之道与理想愿景,助力当代乡村振兴与文化弘扬。
-
土家族民间美术罗彬,辛艺华 著首次全面综合地介绍土家族民间美术,从中探寻土家族民间美术中的审美形态,功能结构,符号象征意义及其文化精神,论述土家族民间美术不同样式的风格特征和表现形式。以具体翔实的图像资料向我们展示出土家族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充分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精神。本次增订,一方面对初版不足及疏漏处加以改正,同时在田野考察部分增加一个印张,使鄂西傩面研究有进一步突破。
-
海峡两岸民间服饰艺术口述史淳晓燕 著,李豫闽 编《海峡两岸民间服饰艺术口述史/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收录了作者采访的福建畲族、福建惠安、福建蟳埔及台湾共13位民间服饰艺人的口述内容,其中畲族6位,惠安2位,蟳埔1位,台湾4位,他们均被政府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更好地呈现客观事实和还原原始信息,作者采用了以传承人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从学艺经历、发展现状和传承创新等方面真实记录了福建畲族、福建惠安、福建蟳埔和台湾民间服饰传承人的人生经历,较为真实地呈现了民间服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困惑,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展望。
-
四川金钱板研究钟婷婷 著巴蜀文化因其深厚的内涵和极为丰富的内容,成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探索、学习和研究巴蜀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不可穷尽的课题。四川金钱板是巴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作为巴蜀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四川金钱板以其特有的方式记载和表述着蜀地的历史事件、风云人物、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金钱板是流行于四川地区的一种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吟诵性极强的板诵类民间说唱艺术形式。金钱板展示出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极具魅力的文化特性——它的唱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唱腔旋律简单质朴,表演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所传唱的内容与百姓的生活非常贴近,因此成为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是目前四川金钱板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如传承人匮乏、当代人不了解,有些甚至对金钱板闻所未闻等。面对四川金钱板濒临失传的尴尬局面,作为四川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工作者,笔者深感保护和传承四川金钱板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因此,笔者选择四川金钱板作为研究的对象,希望对其所属领域、范围、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文化价值和发展状况等有所贡献。笔者从音乐学、民俗学、社会学等视角对四川金钱板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特性做出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四川金钱板研究》对四川金钱板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进行了分析、梳理和总结,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四川金钱板研究》共分八章:首章为金钱板的源流;第二章为金钱板的唱词特征;第三章为金钱板的音乐特征;第四章为金钱板的表演特征;第五章为金钱板的地域文化特征;第六章为金钱板的文化通俗性;第七章为金钱板的社会功用;第八章为金钱板的发展趋势。笔者希望通过对四川金钱板的艺术特征及文化特性的系统梳理和全面研究,可以让更多读者认识和了解四川金钱板,从而能够推动这门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为保护和发展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
中华吉祥文化丛书潘文竹在系统考察民间吉祥艺术发展简史和综合比较现有分类法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实际能力,笔者将自己不十分了解且与吉祥文化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的曲艺,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同时将民间吉祥音乐区分为以吟、诵、唱等口头表演为主的吉祥歌谣和以乐器演奏为主的吉祥器乐两类,并将民间吉祥美术笼统视作一个广义概念,凡反映广大民众吉祥意愿者,如岩画、壁画、纸画等民间手工绘画作品和铜、铁、陶、瓷、金、银等不同材质器物中的吉祥图案和纹样,以及民问剪纸、刺绣、织染、雕刻、雕版印刷等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和纹样,皆纳入考察范围。《中华吉祥文化丛书(民间艺术卷)》所论中国民间吉祥艺术,主要包括以图案和纹样为主的吉祥美术、吉祥歌谣、吉祥舞蹈、吉祥器乐、吉祥戏曲五类。
-
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马希刚 著西北少数民族经过漫长的社会历史与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它们的民族文化和民间音乐都有着各自独有的风格和特色。《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综合运用史学、民俗学、人类学以及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分析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各民族文化、音乐体系、音乐类型、艺术特征、代表性传统音乐作品的音乐形态,以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发展、传播、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解析论述。突出学术性、包容性与科学性,意在促进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普及与发展,推动国内地域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迈向纵深。
-
法境三摩李一 著暂缺简介...
-
河东民间艺术家李淑君《河东民间艺术家》是以文字和图说的形式介绍了运城市获得国家、省级、市级6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有一定知名度与艺术成就的民间艺术家,记载和传承运城古老的民俗、民风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展示运城作为“古中国”的传统文化地标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
笔法记 与中晚唐画学嬗变马龙锋《《笔法记》与中晚唐画学嬗变》对作为中国绘画美学重要嬗变与转捩阶段的中晚唐在历时性的宏观视野中做了新的检视,以荆浩的《笔法记》为中心,探讨了所谓“中国古典绘画”经典美学观念的建构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古典绘画发展早期存在着两个相互游离的本体美学观——道本体观和技本体观。中唐之前的中国画史,技本体美学观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道本体观虽然在魏晋时期已开始肇端于绘画领域,但当时的绘画在创作实践中要解决的第一性的问题仍然是形质的完成问题。以宗炳、王微等为代表的画家虽然在观念形态上确立起山水画的高标美学追求,但绘画技法与实践的滞后性同美学观念的崇高性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六朝晚期至中唐山水画的发展史,在美学上即表现为一部为其崇高的观念形态寻找相匹配的外在形式的历史。中晚唐以降,与“士人为官”带来的社会结构重大重构相应,审美趣味发生重大捩变,笔墨技法语言亦发展至醇熟,山水开始取代人物成为主要的表现题材,气韵开始取代形似成为主要的审美追求,水墨淡彩开始取代重彩敷色成为主要的绘画样式,遣兴寄情开始取代教化载道成为主要的创作目的,于此,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绘画方从美学的观念形态真正落实为“有道有艺”的实体化形态。在此背景下,传统“画缋之事,杂五色”的理论失去了界说绘画的有效性,“画者何为”的本体命题被重新加以检视,两大本体系统则走向圆融贯通,其标志性理论文本就是荆浩的《笔法记》。该书将《笔法记》放到中晚唐画学嬗变的美学背景下作了一次新读,研究了“真” 、“韵”等重要范畴的理论内涵及其内在美学关联,创新性地阐释了荆浩的绘画美学思想。“真”贯通技、道的美学特质使绘画建基于物象与形质又能不拘滞于板结的笔墨与固定的程式,而呈现为一种随大化一气流转的生成性状态,亦即突破有限而指向无限的意境之美;对绘画的创作与鉴赏则成为一个非现成的过程性经验,乃是游乎天下之一气的至乐审美体验。
-
时间开始了刘宇,袁小山 著会议期间,收集了近4000件文艺作品进行评比、展览。文艺家们还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50多个文艺团体表演了120余个戏曲、音乐、舞蹈、杂技节目,《祖国大合唱》《新中国颂》《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工人阶级万岁》无疑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