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中国民间吉祥剪纸孙建君,刘亚平编著暂缺简介...
-
藏族装饰图案艺术阿旺格桑编著这本《藏族装饰图案艺术》收集了近千幅藏族地区的传统图案,尽管经较粗糙,更不敢说它收尽了所有图案的精彩部分,但它基本上反映了藏族民间图案的作用与历史。另外,在这本集子中,还收集了一些相同重复的图案,如“吉祥结”、“八吉祥图”等。这种图案虽然是同一个意义,但它分离出单、双图案,表现的方法也大不相同,组合式“八宝物”的细微变化,出现很多不同形状的八宝组合图案,给人一种精妙和广泛的选择余地,从而也体现了藏区图案艺术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在图案收集过程中,尽量地把原有图案摹画准确,在不失原汁原味的同时作了一些黑白加工和点笔处理,目的在于更好地表现藏族的这一古老民间艺术。这本藏履装饰图案艺术,较全面地展现了藏族地区各个时期的不同图案,如宗教、建筑、器皿、服饰、字母符号等。通过它能够初步了解到藏族的风俗习惯、审美爱好、宗教信仰。为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除发藏族传统绘画法(藏画)特点,本书特绘制了12幅吉祥类彩色车。这些图案均按藏族传统绘画的方法绘制而成。
-
民间美术方湘侠主编木版年画从宋至清,全国各省几乎都有作坊出品。湖北木版年画虽不及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广东佛山的产品那样闻名遐迩,但其历史地位及影响不可忽视,无论绘画、刻工、印刷还是题材、形式,都具有很高的技艺水平。湖北木版年画品种繁多,可分为门神、单幅年画、中堂、四条屏、斗方、灶画、灯笼画等。并依据房屋建筑,门庭规格等实际需要,确定纸张的不同开本,那时每个作坊雕刻的印版最少的也有几十个品种,每个品种有五个套版;逐年增刻的新版,堆起来似小山,可见其繁盛景象。湖北民间剪纸,有剪、刻两种。鄂西北以剪为主,自剪自用,广泛应用于民俗生活。样式有窗花、灯花、喜花以及鞋垫花。而在近代江汉平原及鄂东地区,由于商业的发展,装饰刺绣进入干家万户,一剪纸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更多地是使用刀具,以刻代剪,从而逐渐发展成一种小规模的手工业生产作坊,成批生产雕花剪纸进入市场。雕花剪纸又名“花样”,主要是供给妇女刺绣使用的图案底稿;是和民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传统图案。制作过程是将十张以上的薄纸重叠在一起,放在蜡板上用小刻刀雕镂,再用细针在纸面上刻扎许多针孔线路,提示绣法和重点。皮影由剪纸衍变而来,二者的刻制及表现手法同出一源,但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又各有不同。皮影与戏自在形象、音乐、唱腔等方面是相互影响、借鉴的。我国有上百种地方戏曲,它们各有6己程式化的化妆脸谱——生、旦、净、末、丑以及相配套的衣冠造型:皮影也是如此,其中最生动的是头影。
-
百出京剧画谱王树村选编;陶君起注解暂缺简介...
-
现代陶瓷器皿造型与陶艺刘宏伟著暂缺简介...
-
民间美术方湘侠主编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花,在母女相传、姊妹相赛的传承下,广为流传,遍及湖北各地。其中又以黄梅彩色挑花最为精美。湖北挑花分素挑、彩挑两种。素挑为自底黑线或黑底白线,整个布局显得朴实大方,单纯而对比强烈。如“迎亲图”,画面上百余人物,神形各异,舞狮队、彩礼队、乐队、骑马坐轿的、敲锣打鼓的,热闹非凡,实属素桃中的精品。土锦,即土家族织锦,又名“西蓝卡普”(即编织的被盖花)。土家族织锦以“通经断纬”为编织手段,在图案造型与色彩运用等方面,与苗锦、傣锦、壮锦、瑶锦有相似之处和近亲血缘关系。但仔细推敲便可看出,自于受不同地域文化影响,它们又各具特色。蓝印花布遍及湖北全省,尤以天门蓝印花布最负盛名。天门系全国著名的棉乡,为蓝印花布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50年代,在府河以南大街上,就有近百家染坊,工人数百,日产蓝59花布万匹,远销四川、湖南、江西等省。
-
中国100种民间工艺美术王平编著暂缺简介...
-
中国面具皮影赵少华主编;林得撰文本书以画册形式、介绍中国种类多样的跳神面具、社火面具、悬挂面具、戏曲面具及功能,以及古老的表演艺术皮影戏的由来、主要人物角色等。
-
中国剪纸赵少华主编;林得撰文中国民间工艺画册。
-
蜡染制作技法李雪玫,迟海波著色地白花或白底色花的蜡染工艺品,以其图案精美,“冰纹”效果独特而闻名于世。本书从蜡染的历史、制作材料和工具、制作工艺(包括画蜡法、染色法等)方面入手,全面介绍了蜡染艺术品的制作过程,配合实例制作,以百幅示意图、参考图及详尽的文字说明,为读者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本书为配合读者进行小型制作,特别提供简易方法及小比例染色剂量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