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

作者:吕廷杰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01

ISBN:9787121138546

定价:¥31.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移动电子商务活动是电子商务的扩展与延伸,是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移动电子商务》内容主要包括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概况、移动电子商务的总体框架和支持技术、安全解决方案、平台的构建与管理、智能终端、业务管理等,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移动电子商务情景、移动支付、移动广告和移动社区等方面的应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之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系列教材:移动电子商务》内容丰富,具有前瞻性,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分析深入,既可以作为全面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应用的读物,也可以作为深入探究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之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系列教材:移动电子商务》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学生的教材,也适用于IT行业工作人员及对电子商务和IT应用感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吕廷杰,男,1955年8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1991、1996-1997年两次留学日本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5月一10月,前往美国AT&T公司和贝尔实验室学习。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兼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国务院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战略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管理与经济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通信专委会主任;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现代化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信息科技委委员;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电信协会(ITs)常务理事。吕廷杰教授科研能力突出,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CI/EI/ISTP检索6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等20部,包括《全球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等专著;主持或参加了10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国家“863”计划“ATM总体技术的研究”;主持“数据业务市场微观结构和运营商在数据业务市场中作用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主持教育部“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特色与定位”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研究项目。吕廷杰教授是我国信息化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他先后参加了由叶培大院士等领导的“发展我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对策研究”(199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报告)、由叶培大院士主持的“863通信高科技研究主题立项报告”(1996年,国家科技部)等重大科技发展政策报告的撰写工作。此后,他还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或协助主持了“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研究”(2000年,科技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与对策研究”(2002年,世界银行、信息产业部,总负责人:陈俊亮)、“我国网络安全战略与对策研究”(2005年,国务院信息化专家组,总负责人:何德全)、“电子商务对服务业的影响(2005年,国务院信息化专家组,总负责人:吴敬链)、“关于发展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策略研究”(2008年,中国工程院,总负责人:邬贺铨)等重大信息化研究课题。上述咨询建议均已被国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规划采纳。2005年他主持起草的教育部信息科技委“关于促进我国三网融合的建议”,由教育部办公厅作为重大政策咨询建议上报了国务院办公厅并载入政府内参。吕廷杰教授负责的《电子商务概论》被评为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参与研究并起草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于2009年被评为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吕廷杰教授的“电子商务教研团队”被评为2008年度北京市优秀教研团队;他负责的“电子商务专业”于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他负责的“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促进与推广工程项目”被评为电子商务案例编写一等奖。2009年,吕廷杰教授个人被授予“中国电子商务十年发展突出贡献专家”;2007年,吕延杰教授被授予“北京市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02年,吕教授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995年获日本TELECOM科学奖;1994年获邮电部“青年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1993年获“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1991年因在“动态无级选路技术的最优控制”方面的出色研究成果获得首届日本国际通信基金会特别奖励;1988年,参加通信网规划软件的研发工作,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与服务工程、信息经济学、通信管理。近期主要译著:[1]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编著,新时代的企业货币,吕廷杰,韩海生译,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2](德)埃勒特著,移动多媒体商务:3G时代的致胜之道,吕廷杰,孙道军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3](芬)克尔马克斯基,(芬)拉塞尼恩著,移动通信业务变革新趋势:从技术到商务管理,吕廷杰,孙道军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近期主要论著:[1]王冰,吕廷杰,电信运营企业全面协同创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张珂,吕廷杰,吴起,电信增值业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3]闰强,胡桃,吕廷杰,电子商务安全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杨天剑,胡桃,吕廷杰,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5]吕廷杰,郭晓岩,钱琼,移动商务:移动经济的竞争法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吕廷杰,尹涛,王琦,客户关系管理与主题分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7]吕廷杰,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8]吕廷杰,电子商务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91吕廷杰,刘彩,电子商务: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移动经济与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1.1.1  移动经济的背景 
1.1.2  移动经济下的移动电子商务 
1.1.3  移动电子商务的前景 
1.2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1.2.1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2.2  移动电子商务典型业务发展现状 
第2章  移动电子商务体系结构及支持技术 
2.1  基本定义 
2.1.1  电子商务定义 
2.1.2  移动电子业务定义 
2.1.3  移动电子商务定义 
2.1.4  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 
2.2  移动电子商务业务描述 
2.2.1  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特征 
2.2.2  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分类 
2.3  移动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 
2.3.1  以移动运营商来划分的商务模式 
2.3.2  移动电子商务商务模式的核心因素 
2.3.3  移动电子商务关键解决方案 
2.3.4  移动电子商务的承载方式 
2.4  移动电子商务总体框架 
2.4.1  移动电子商务功能模型 
2.4.2  移动电子商务架构模型 
2.4.3  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实体 
2.5  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2.5.1  无线网络 
2.5.2  移动互联网 
2.5.3  移动智能终端 
第3章  移动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 
3.1  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需求 
3.1.1  安全需求概述 
3.1.2  业务安全需求 
3.2  业务安全实现模型 
3.2.1  通信安全模型 
3.2.2  移动电子商务系统中安全实现模型 
3.3  基于非PKI体系的安全实现技术 
3.3.1  基于口令的安全实现机制 
3.3.2  基于挑战响应机制的安全实现机制 
3.3.3  动态口令与挑战响应机制相结合的安全实现机制 
3.3.4  Hash链安全实现机制 
3.3.5  VPN安全实现机制 
3.4  基于WPKI体系的安全实现技术 
3.4.1  WAP安全机制 
3.4.2  PKI技术 
3.4.3  WPKI技术 
3.4.4  基于WPKI体系的商务模式 
3.4.5  WPKI工作模式 
3.5  两种技术的比较 
3.5.1  各种安全机制总结 
3.5.2  两种安全机制比较 
3.5.3  两种安全机制关系 
第4章  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与管理 
4.1  移动电子商务门户 
4.2  单点登录管理 
4.2.1  单点登录特点 
4.2.2  理想的单点登录系统 
4.2.3  单点登录的安全 
4.3  本地业务和全网业务管理 
4.3.1  用户在非漫游状态下使用本地业务的流程 
4.3.2  用户在漫游状态下使用本地业务的流程 
4.3.3  全网业务使用流程 
4.4  用户认证、授权与审计 
4.4.1  用户相关数据 
4.4.2  支付账号的管理 
4.4.3  认证、授权和审计 
4.5  SP相关数据管理 
4.6  计费 
4.6.1  计费模式 
4.6.2  计费信息采集 
4.7  结算 
4.7.1  结算关系 
4.7.2  与SP结算 
4.8  业务与应用管理 
4.8.1  运营模式与业务管理 
4.8.2  DSMP与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管理模块 
第5章  移动电子商务的智能终端 
5.1  现有终端设备的分析与评价 
5.1.1  现有移动终端对移动业务发展的限制 
5.1.2  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 
5.1.3  移动终端实现技术的发展趋势 
5.2  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对移动终端的要求 
5.2.1  移动终端的安全要求 
5.2.2  移动终端的支付要求 
5.2.3  一致的用户体验要求 
5.3  移动终端对安全特性的支持 
5.3.1  个人可信任终端(PTD) 
5.3.2  Java卡实现 
5.3.3  WIM卡的实现 
5.3.4  STK卡实现 
5.3.5  移动设备安全 
5.4  移动终端对支付特性的支持 
5.4.2  电子钱包方式 
5.4.3  非电子钱包方式 
5.4.4  技术要求 
5.5  移动终端操作性的要求 
第6章  移动电子商务交易类业务管理与实现 
6.1  交易类业务的总体特征 
6.2  实物交易类 
6.2.1  管道模式 
6.2.2  围墙模式 
6.2.3  平台模式 
6.3  数字产品交易类 
6.3.1  管道模式 
6.3.2  围墙模式 
6.3.3  平台模式 
6.4  信息服务交易类 
6.4.1  管道模式 
6.4.2  围墙模式 
6.4.3  平台模式 
6.5  金融类 
6.5.1  管道模式 
6.5.2  平台模式 
6.6  积分类 
6.6.1  管道模式 
6.6.2  围墙模式 
6.6.3  平台模式 
第7章  移动电子商务认证与商务数据管理 
7.1  证书处理业务 
7.1.1  管道模式 
7.1.2  平台模式 
7.2  证书服务业务 
7.2.1  管道模式 
7.2.2  平台模式 
7.3  数字版权保护业务 
7.3.1  平台模式 
7.4  个人安全商务数据处理类业务 
7.4.1  管道模式 
7.4.2  平台模式 
7.5  企业安全商务数据处理类业务 
7.5.1  管道模式 
第8章  移动情景应用 
8.1  情景感知商务模式 
8.1.1  情景感知商务的界定 
8.1.2  情景感知商务模式的主要类型 
8.2  情景感知商务系统 
8.2.1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系统结构 
8.2.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业务平台 
8.3  情景感知产业链 
8.3.1  移动商务产业链特点 
8.3.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商务产业链 
8.4  LBS业务系统 
8.4.1  LBS技术实现方式 
8.4.2  LBS的体系结构 
8.5  情景感知中的商务知识挖掘 
8.5.1  数据挖掘模式 
8.5.2  情景感知中的商务知识挖掘方法 
8.6  情景感知业务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8.6.1  情景感知业务的典型应用 
8.6.2  情景感知业务的应用价值 
8.6.3  情景感知业务的应用前景 
第9章  移动支付应用 
9.1  移动支付现状 
9.1.1  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9.1.2  国内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9.2  移动支付分类 
9.2.1  按交易金额的移动支付分类 
9.2.2  按运营主体的移动支付分类
9.2.3  按用户账户的移动支付分类 
9.2.4  按接入方式的移动支付分类 
9.2.5  按支付方式的移动支付分类 
9.2.6  按获得商品的渠道的移动支付分类 
9.2.7  根据业务模式的移动支付分类 
9.3  移动支付的价值链分析 
9.3.1  终端设备提供商 
9.3.2  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 
9.3.3  金融机构 
9.3.4  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 
9.3.5  商家及最终用户 
9.4  移动支付运营模式 
9.4.1  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的移动支付业务 
9.4.2  以银行为运营主体的移动支付业务 
9.4.3  以独立的第三方为运营主体的移动支付业务 
9.5  移动支付运营模式应关注的问题 
9.5.1  信用问题 
9.5.2  金融管制问题 
9.5.3  网上交易的速度和稳定性 
9.5.4  预期收益与成本的不对称 
第10章  移动广告应用 
10.1  移动广告发展概述 
10.1.1  移动广告的定义 
10.1.2  移动广告的特点 
10.1.3  移动广告的类型 
10.1.4  全球移动广告市场发展状况
10.1.5  移动广告的优劣势 
10.1.6  移动广告发展的制约因素 
10.2  移动广告的业务价值链分析 
10.3  移动广告的运营模式 
10.3.1  移动搜索式广告模式 
10.3.2  置入式广告模式 
10.3.3  情景式推送广告模式 
10.4  移动广告业务的发展策略 
第11章  移动社区应用 
11.1  社交网络(SNS)发展概述 
11.1.1  社交网络的概念 
11.1.2  社交网络的类型 
11.1.3  社交网络的特征 
11.1.4  社交网站价值剖析 
11.2  社交网络业务扩散特征 
11.3  社交网络与移动电子商务 
11.3.1  国内外移动社区发展状况 
11.3.2  移动社区赢利模式 
11.3.3  移动社区业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