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第二版)
作者:黄开勋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01
ISBN:9787560953939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第2版)》是在1994年出版的《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一书基础上通过增新删旧后写成的。近十几年来,该书有关领域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发展,特别是在硒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积累了许多新的知识,这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全书共20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硒的化学基础,包括硒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硒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包括硒蛋白基因组学、硒蛋白的生物合成、几种重要硒蛋白的研究进展、硒蛋白的生物模拟等。第三部分介绍了硒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包括硒与人体健康、硒与农牧业、硒与环境等。《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第2版)》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作为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有关教师、研究人员和相关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黄开勋,男,1954年11月生,1982年1月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6月和1995年6月分别于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和生物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赴丹麦Roskilde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意大利Padova大学生物化学系和英国Surrey大学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合作研究或做高级访问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系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教育部第四、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中国化学会理事,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硒资源开发与利用促进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硒的生物化学。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徐辉碧,女,1933年1月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79-1981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系生物无机化学访问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及化学系系主任。曾任《无机化学学报》、《分子科学学报》编委。主要从事生物无机化学,特别是微量元素硒的研究和纳米药物研究。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0多篇。主编《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994年),担任《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副主编(1991年第1版,1995年第2版)。2004年担任《纳米医药》主编,2007:年担任《纳米药物》副主编。获省级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获发明专利8项。
目录
第1章 硒的无机化学
1.1 硫族元素性质概述
1.2 硒的存在与提取
1.2.1 硒的发现与存在
1.2.2 西的提取
1.2.3 高纯硒的制取
1.2.4 西的用途
1.3 单质硒的性质
1.3.1 西的物理性质
1.3.2 硒的化学性质
1.4 西的化合物
1.4.1 西的氢化物
1.4.2 硒的氧化物
1.5 硒化镉和硒化镉/硫化锌核一壳量子点
1.5.1 量子点的制备
1.5.2 量子点诊断试剂的制备
1.5.3 前景与展望
第2章 硒的有机化学
2.1 有机化合物中引进硒原子的常用试剂及方法
2.1.1 单质硒
2.1.2 硒化氢
2.1.3 碱金属硒化物
2.1.4 常用的亲核硒试剂
2.1.5 简单的有机硒中间体
2.2 硒醇及其衍生物
2.2.1 西醇
2.2.2 二硒化物
2.2.3 次硒酸及其衍生物
2.2.4 亚硒酸及其衍生物
2.2.5 西酸
2.3 互醚及其衍生物
2.4 互杂环化合物
2.4.1 互杂饱和环烷烃
2.4.2 硒吩
2.4.3 含有硒、氮的杂环
2.4.4 硒取代杂环化合物
2.5 含硒氨基酸
2.5.1 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胱氨酸及其衍生物
2.5.2 硒代蛋氨酸
2.6 同位素标记硒化合物
2.6.1 同位素标记硒化合物的合成
2.6.2 同位素标记硒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和放射医学中的应用
2.7 生物活性硒化合物
2.7.1 抗感染作用的硒化合物
2.7.2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硒化合物
2.7.3 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硒化合物
2.7.4 抗炎作用的硒化合物
2.7.5 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硒化合物
2.7.6 抗癌作用的硒化合物
2.7.7 抗辐射损伤作用的硒化合物
2.7.8 含硒类固醇类化合物
2.7.9 抗组织胺作用的硒化合物
2.8 手性硒试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8.1 手性亲电硒试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8.2 手性亲核硒试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8.3 手性硒催化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3章 硒的分析测定
3.1 样品的预处理
3.2 荧光光度法
3.3 原子吸收光谱法
3.3.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3.3.2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3.4 原子发射光谱法
3.5 原子荧光光谱法
3.6 色谱法
3.6.1 气相色谱法
3.6.2 高效液相色谱法
3.7 加速器质谱法
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8.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8.2 激光剥蚀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第4章 硒蛋白基因组学
第5章 硒蛋白生物合成的机理与相关因子
第6章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第7章 碘甲腺原氨酸脱碘酶
第8章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第9章 硒蛋白P
第10章 硒蛋白的生物模拟
第11章 硒蛋白相关生物信息二级数据库
第12章 硒的生物效应与活性氧自由基
第13章 硒的代谢
第14章 硒的毒性
第15章 微生物对硒的甲基化作用怀单质形成的调节作用
第16章 硒和癌
第17章 硒与地方病
第18章 硒与白内障
第19章 硒在农牧业中的应用
第20章 环境中的硒
1.1 硫族元素性质概述
1.2 硒的存在与提取
1.2.1 硒的发现与存在
1.2.2 西的提取
1.2.3 高纯硒的制取
1.2.4 西的用途
1.3 单质硒的性质
1.3.1 西的物理性质
1.3.2 硒的化学性质
1.4 西的化合物
1.4.1 西的氢化物
1.4.2 硒的氧化物
1.5 硒化镉和硒化镉/硫化锌核一壳量子点
1.5.1 量子点的制备
1.5.2 量子点诊断试剂的制备
1.5.3 前景与展望
第2章 硒的有机化学
2.1 有机化合物中引进硒原子的常用试剂及方法
2.1.1 单质硒
2.1.2 硒化氢
2.1.3 碱金属硒化物
2.1.4 常用的亲核硒试剂
2.1.5 简单的有机硒中间体
2.2 硒醇及其衍生物
2.2.1 西醇
2.2.2 二硒化物
2.2.3 次硒酸及其衍生物
2.2.4 亚硒酸及其衍生物
2.2.5 西酸
2.3 互醚及其衍生物
2.4 互杂环化合物
2.4.1 互杂饱和环烷烃
2.4.2 硒吩
2.4.3 含有硒、氮的杂环
2.4.4 硒取代杂环化合物
2.5 含硒氨基酸
2.5.1 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胱氨酸及其衍生物
2.5.2 硒代蛋氨酸
2.6 同位素标记硒化合物
2.6.1 同位素标记硒化合物的合成
2.6.2 同位素标记硒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和放射医学中的应用
2.7 生物活性硒化合物
2.7.1 抗感染作用的硒化合物
2.7.2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硒化合物
2.7.3 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硒化合物
2.7.4 抗炎作用的硒化合物
2.7.5 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硒化合物
2.7.6 抗癌作用的硒化合物
2.7.7 抗辐射损伤作用的硒化合物
2.7.8 含硒类固醇类化合物
2.7.9 抗组织胺作用的硒化合物
2.8 手性硒试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8.1 手性亲电硒试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8.2 手性亲核硒试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8.3 手性硒催化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3章 硒的分析测定
3.1 样品的预处理
3.2 荧光光度法
3.3 原子吸收光谱法
3.3.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3.3.2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3.4 原子发射光谱法
3.5 原子荧光光谱法
3.6 色谱法
3.6.1 气相色谱法
3.6.2 高效液相色谱法
3.7 加速器质谱法
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8.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8.2 激光剥蚀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第4章 硒蛋白基因组学
第5章 硒蛋白生物合成的机理与相关因子
第6章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第7章 碘甲腺原氨酸脱碘酶
第8章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第9章 硒蛋白P
第10章 硒蛋白的生物模拟
第11章 硒蛋白相关生物信息二级数据库
第12章 硒的生物效应与活性氧自由基
第13章 硒的代谢
第14章 硒的毒性
第15章 微生物对硒的甲基化作用怀单质形成的调节作用
第16章 硒和癌
第17章 硒与地方病
第18章 硒与白内障
第19章 硒在农牧业中的应用
第20章 环境中的硒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