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
-
表参道建筑杜守帅,陈槿铟,姜官浩 著本书通过介绍表参道大街上的部分知名建筑,分析各个建筑的平面、立面及内部空间等,探讨建筑和街道的关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本书适合建筑从业人员、学生及对建筑有兴趣爱好的朋友阅读。
-
规圆矩方仇晓风 著,秦彩焰 编山西古建筑占现有全国国保古建筑总数近五分之一,在全国地位超然。王家大院是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宅建筑群,是有代表性的晋商大院建筑,在中华民族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人文环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保存完好的建筑艺术宝库。此书图文并茂,有对王家大院的整体格局和风格的分析,有对踏跺、牌匾、影壁、装饰纹样的细节研究,带领读者从古建筑艺术的角度领略王家大院的魅力。“规圆矩方”是王家大院匾额上的题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的“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曾发表题为“山西灵石王家大院:规圆矩方正品立身”的文章。
-
湖北新型智库发展报告张忠家 著本书在对湖北省委宣传部主管的11家智库工作重点及成效、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对智库未来发展的计划和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智库的缘起和发展、智库产品和影响力、专业化队伍、运行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智库运行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
沔阳州志[清] 禹殿鳌,[清] 方弘履 著,荆楚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 编湖北乃九省通衢,北学南学交会融通之地,文明昌盛,历代文献丰厚。守望传统,编纂荆楚文献,湖北渊源有自。清同治年间设立官书局,以整理乡邦文献为旨趣。光绪年间张之洞督鄂后,以崇文书局推进典籍集成,湖北乡贤身体力行之,编纂《湖北文徵》,集元明清三代湖北先哲遗作,收两千七百余作者文八千余篇,洋洋六百万言。卢氏兄弟辑录湖北先贤之作而成《湖北先正遣书》。至当代,武汉多所大学、图书馆在乡邦典籍整理方面亦多所用力。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编纂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剂楚文库》。《荆楚文库》以“抢救、保护、整理、出版”湖北文献为宗旨,分三编集藏。甲、文献编。收录历代鄂籍人士着述,长期寓居湖北人士着述,省外人士探究湖北着述。包括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民间文献。乙、方志编。收录历代省志、府县志等。丙、研究编。收录今人研究评述荆楚人物、史地、风物的学术着作和工具书及图册。文献编、方志编录籍以一九四九年为下限。研究编简体横排,文献编繁体横排,方志编影印或点校出版。
-
一带一路与多边机制的合作何焰,刘萌荫 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文库”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组织出版的系列学术丛书,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特色项目和重要学术成果的展现。文库首批遴选、出版二百余册专著,以区域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创新治理、中国经济发展、贸易冲突、全球治理、数字经济、文化传承、生态文明等十个主题系列呈现,通过问题导向、概念共享,探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内在复杂性与合理性,阐释新时代中国经济、法治成就与自信,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所呈现的新生态体系,为解决全球经济、法治问题提供创新性思路和方案,进一步促进财经政法融合发展、范式更新。文库的著者有德高望重的学科开拓者、奠基人,有风华正茂的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亦有崭露头角的青年一代,老中青学者秉持家国情怀,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彰显“中南大”经世济民的学术底蕴和薪火相传的人才体系。
-
吉林乌拉街满族民居王昀,方海 著,宋欣伟 编本书着眼于乌拉街满族民居,试图对以乌拉街镇地区为代表的满族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现状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行全面分析。本书是笔者在2018年带领近20名同学做的一次以吉林乌拉街满族民居生活方式为目标的课题研究。本书以乌拉街南北主街两侧现存100年以内的民居建筑空间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基础信息调查、访谈、拍照、测绘及后期的测绘图纸的二次整理,针对乌拉街满族民居进行的一次完整详细的、以建筑空间为媒介的生活方式与建筑空间形态相结合的文化记录。本书从建筑学角度,对乌拉街镇地区传统满族民居空间现状的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行调查,为讨论该地区未来改造发展提供参照,同时记录当下乌拉街满族民居生活空间的现状及生活方式,也期望对未来有其他研究价值。
-
中国明清古建筑彩绘艺术研究王汉辰 著从内容上看,本书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包括了研究背景、相关概念阐述、研究内容、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为古建筑彩画发展简述,依次介绍了彩画的诞生、彩画的演进与发展、彩画的定型与程式原则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为明清江南彩绘艺术概述,包括江南建筑彩画全貌、浙江地区建筑彩画、徽州地区建筑彩画、苏南地区建筑彩画、江南不同地域彩画对比研究等内容;第三章为明清江南彩绘的工艺技法,主要介绍了设计原则、颜料准备、相关工具与材料、勾画技术四个方面的内容;第四章为明清江南建筑彩绘的典型特征,分别从构图特征、色彩特征、纹饰特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五章为明清江南建筑彩绘的保护措施,本章论述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彩画建档、彩画的保护理念、彩画保护修复策略、制定彩画保护效果评估标准、江南地区古代建筑彩画保护应用实例,以期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建筑彩绘的保护问题做出合理解读。
-
武昌地标马志亮,许颖,丁援 著自三国孙吴在黄鹄矶头修筑夏口城以来,武昌城史已近一千八百载,其文脉的物质遗存,见之于黄鹤楼、宝通寺、长春观,见之于昙华林、红楼、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见之于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地标》为我们彰显它们的伟姿,诠释它们的文化内蕴,与我们共同切磋怎样保护并提升城市地标。
-
海草苫房黄永健 著,董占军 编本书采用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民艺学、古建筑测绘学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海草房建筑结构和东楮岛村的历史人文境遇。海草房营造工艺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以苫作、石作和木作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具有地域性匠作特征,体现了胶东地区民间技艺的审美特质。苫作手艺是一门古老的营造技术,选择海草进行屋面制作亦是渔村文化的特殊显现形式。因此,研究海草房的苫作手艺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从这门技艺的传承脉络中能够获得具有民族精神的手工文化价值。研究海草房营造工艺所具有的技艺原理和人文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建筑营造技术和规划设计亦具有借鉴意义。
-
BIM在苗侗民族建筑中的应用王展光,蔡萍 著本教材基于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实例,以讲解实际案例为主,从实际建模应用的需求出发,详细介绍了Autodesk Revit 2021软件进行苗侗民族建筑创建的过程和应用技巧,通过对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和风雨桥的BIM模型建立和运用,来讲解相关的建模知识和黔东南苗侗民族建筑知识。本教材既可以作为了解BIM相关知识的著作,也可以作为了解苗侗民族建筑知识的相关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