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
-
禅庭设计(日)枡野俊明,(美)米拉.洛克 著《禅庭设计枡野俊明作品集》本书介绍了日本枯山水代表人物枡野俊明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与思想,深入分析了枡野俊明自2012—2018年间,在5个国家完成的15个独特的庭园和景观作品,并从这些项目中分别提炼出15个设计原则,配以实景和图纸做了详细的描述和记录。书中既有对位于不同场合枯山水庭园实例的介绍,又有对不同设计原则的归纳,还包括对枡野俊明景观设计工作方法的专题阐述及访谈记录。本书有利于风景园林设计师加深对枯山水庭园的认知,可为景观设计师提供灵感参考,学习禅意庭院的设计,深入了解枡野俊明的设计思想,方便设计师掌握设计的本质。同时,也有助于读者在当今繁忙的城市生活中缓解压力,直面生活的迷茫,独自思考并找寻宁静与真理。《禅·庭:枡野俊明作品集》枡野俊明先生是日本国宝级的枯山水大师,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现担任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多摩美术大学环境学科教授,曾在多个国家设计并完成多个优秀项目。作为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继承和展现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本书收录了枡野俊明先生的全部庭院设计作品,其中包括日式传统园林、日式现代园林、日本境外作品三大板块,分别列举了枡野俊明先生相对应的作品。本书主要采用大量精心拍摄的照片和设计图片,来表现这些作品。每处园林作品配以各种细节照片,装帧设计风格清新简单。在本书中枡野先生这样说到,“作为禅僧的我一直是遵循建立在禅的精神基础上进行长年创作的,‘作庭’对于我来说是把‘自己’放在不同空间进行表现的一种精神性很高的设计过程。它不仅仅是追求造型美,而且,被称为‘石立僧’的禅僧们是把庭园作为‘自己的表现’的场所,并把作庭过程视为每日修行的一部分。我自己也是一样,把作品的创造过程视为修行,到现在为止,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庭’在我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特殊的哲学给人的印象十分的深刻。对于景观设计师和日本园林的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2021年会论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
-
私家庭院景观设计1石艳 著花园作为家居生活在户外的延伸,兼具观赏与实用的双重功能,除了达到必要的景观效果之外,还需要划分区域,搭配家具、灯具和饰品,营造某种主题氛围或满足某种生活情趣诉求。本书收集了国内近两年新建的30多个私家庭院设计案例,并按流行风格进行分类,分别是新中式风格、日式禅意风格、现代风格、美式和英式风格以及混搭风格。书中案例内容丰富,含括有高清实景图、平面图,部分还配有细节图纸和大样,方便花园设计从业人员及别墅业主参考借鉴。
-
岭南庭园微气候与空间布局薛思寒、王琨 著岭南庭园是湿热气候下形成的特定的园林形式,探究岭南园林的传统造园思想与地域气候的关联性,有助于深入地挖掘岭南庭园的地域性价值。本书重点围绕传统岭南庭园夏季室外环境微气候热舒适性问题展开探索,采用现场实测、问卷调查、数值模拟及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在厘清庭园空间要素与室外热环境的定量化关系、建立岭南庭园室外热环境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探讨景观要素协同作用下的典型岭南庭园空间要素布局模式,探索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岭南庭园优化布局新方法与策略。旨在推动传统庭园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促进生态智慧在当代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实践中的应用,为湿热地区小尺度园林空间设计及建筑室外环境设计提供新思路。本书适合高等学校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也可供园林建筑爱好者阅读。
-
跨越时空许韶华 著世界那么大,如果你想去看看,何不从世界经典建筑开始?本书融合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将不同民族、地域的标志性建筑串联起来,讲述世界经典建筑背后的故事,带你欣赏、了解世界经典建筑风采,开阔眼界、增长见闻。
-
浙东运河宁波段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包伊玲 著.本书综合运用了设计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视角,选择最能反映传统村落社会关系、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公共空间作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描述浙东运河宁波段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与深层结构,挖掘运河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并对保护和发展运河村落公共空间、弘扬地域文化做出探讨。作为基础性研究,本书首先从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文化特征等方面,探讨了浙东运河及浙东运河宁波段沿线村落的形成过程与时空分布特征。其次,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深入翔实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图底关系、形态类型学、空间句法等理论与工具,定性、定量地描述浙东运河宁波段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与组构特征。其中, 空间句法运用了轴线和视域两种分析模型:轴线模型用于了解村落的空间组织与活动路径;视域模型重点分析村落的空间形态与感知行为。应该说,描述传统村落历史的文献资料很少,记录其空间形态的图像资料则更为匮乏。于是在满足普查性和典型性的前提下,本书选择了上述信息相对丰富的大西坝村和半浦村作为研究案例,并依据现场测绘、访谈、典籍相关记载等综合信息,满足了句法分析的精度要求。最后,结合案例,对运河村落公共空间保护利用的艺术设计路径与活力提升策略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
近代沿江通商口岸教会建筑测绘图录徐宇甦,陈李波,吴俊,王晓,方志诚 著本书主要研究近代沿江开埠口岸城市建造且现存的教堂建筑。以教堂建筑研究作为切入点,在总结建筑艺术成就基础上,理清宗教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间的冲突、调和与互动,甄别教会宗教文化传播在近代沿江通商口岸城市进程的地位与效力。梳理近代沿江通商口岸城市教堂建设活动历史脉络,以带状(沿江)研究的方式,观察近代中国城市民主进程与西方文化传播的纵深走向;其次,以历史事件与民主运动为视角,确定沿江通商口岸城市教会建筑文化较之其他地域与建筑类型而言独特价值与地位,探索文化体系与传播机制;最后,结合中国近代史研究,通过历史建筑调查,并辅以测绘的方法,在建筑本体层面上对近代沿江通商口岸城市教会建筑的平面格局、空间形态与艺术特征进行梳理。
-
园境周在春暂缺简介...
-
近代沿江通商口岸教会建筑艺术研究陈李波 著本书以近代西方教会在长江沿线宗教文化传播为切入点,通过审视教会建筑呈现或经历的多元文化、历史事件与民主运动,深入挖掘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文化传播价值。将近代西方教会传教活动研究,由点状拓宽到带状,以线(长江)串点(通商口岸)、以线扩面,审视西方教会文化对中国近代沿江通商口岸城市进程与文化发展中发挥的效力,明确沿江通商口岸城市在近代中国史中特定地位。以教会建筑为特定的文化载体,凭借其直观与形象的优势,运用历史学、建筑学与宗教学多学科优势,通过梳理显性文化与隐形文化、本体文化与衍生文化之间结构,构建多元文化协同体系,推进宗教文化与其他类型文化之间互动机制的相关研究。
-
近代沿江通商口岸教会医疗建筑艺术研究陈李波,李琴,杨琦 著本书主要记载近代沿江开埠口岸城市建造且现存的教会医疗与慈善设施建筑。通过史事梳理,尽可能较为准确的揭示早期教会医院的存在状况。对教会医疗事业在基督教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全面的探讨,以进一步加深对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认识。在总结建筑艺术成就基础上,理清宗教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间的冲突、调和与互动,甄别教会宗教文化传播在近代沿江通商口岸城市进程的地位与效力。梳理近代沿江通商口岸城市教会医疗事业活动历史脉络——教会医疗与慈善设施的兴起过程、与中国社会的融合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带状(沿江)研究的方式,观察近代中国城市民主进程与西方文化传播的纵深走向;其次,以历史事件与民主运动为视角,确定沿江通商口岸城市教会医疗建筑文化较之其他地域与建筑类型而言独特价值与地位,探索文化体系与传播机制;最后在分析个案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归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