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
-
中国木雕屏风徐华铛木雕屏风,作为陈设于室内显著位置的中国传统家具的一个重要门类,是中华传统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代表东方文明的重要符号和瞩目品种。《中国工匠·匠心木竹丛书:中国木雕屏风》以历史篇、造型篇、鉴赏篇三篇十二章系统介绍了屏风的起源和历史特点及其摆放,座屏、挂屏、台屏等各类型屏风特点,屏风雕刻技法鉴赏以及山水类、花鸟类、人物类屏风的文化内涵等内容。
-
云冈石窟全集张焯,王恒,赵昆雨 著《云冈石窟全集》是一套全面反映云冈石窟不同时期、不同洞窟、不同艺术风格与艺术特点的全集性图典。是以摄影、测量、扫描、描绘等手段获取的图片资料为主,依靠云冈石窟开凿以来的所有史料,集数十年的学界研究成果,以客观、可靠的文字,全面记录云冈石窟的大型、多卷本书籍。全集共20卷,以分窟分卷的形式编目,用图12710张,收录造像59265申,编号洞窟45个,并编排若干篇研究相关洞窟文化艺术特点的专业学术论文。云冈石窟制式规模宏大,造像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形象生动感人。这座象征北魏拓跋皇权的伟大艺术宫殿,吸收并融汇了古代各民族多元文化,代表了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极高水平,是人类文化雕刻艺术史上无与伦比的瑰宝。2001年,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千五百多年来,云冈石窟经风沐雨,造像风化残泐堪忧。过往图册拍摄多着眼暂时完美的佛像,而那些残存的形象一年一年地,就这样默然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不复存在。即便是保存非常完善的造像,在大自然的力量下,消失殆尽也是不可逆的命运。为之采集影像资料,进而建档立案,精挑细选,结集出版——以此种方式留住变迁中的完美艺术,此次全集是一部抢救性的石窟档案。
-
吴哥雕塑艺术研究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坭兴陶山水雕刻技法曾霄令 著本书围绕坭兴陶山水雕刻在坭兴陶器具装饰上的应用,着重介绍坭兴陶线雕山水、平雕山水和浮雕山水的雕刻技法,尤其是结合山水雕刻的构图、寓意、特点、意境等内容进行坭兴陶山水雕刻技法的全面介绍。通过在花瓶、茶壶、艺术摆件等不同器型的主题山水雕刻步骤演示,详细介绍各种类型山水雕刻的工具选择、刀法运用、构图章法,并结合书法雕刻与山水雕刻的综合应用,具体列举经典范例。
-
雕塑人生山西银行业协会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办货这货记、三个电话、你给我一份信任,我还你一份真诚、一个客户经理的从业日记、泽州沃土上的铮争汉子、飞鸟不留痕等。
-
中国二十世纪雕塑艺术高等教育研究翟庆喜,陈涛,叶玉暂缺简介...
-
山西古建筑雕刻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2017中国玉石雕刻作品玉华奖今典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从数千年工艺美术史来看,一直是民间艺术和文人艺术、宫廷艺术并行不悖,“贵族化”与“平民化”和谐相处,工艺美术品的“艺术化”与“实用化”紧密结合。在传统艺术中,中国人注重生活中的艺术,而非纯艺术的表达。说起中国的玉器,其品类主要以礼器、日常生活用具和佩戴在身上的饰品为主。不管是礼器、日用器物,还是饰品都是以实用为前提,礼器是为了礼仪的需要,生活用具需满足日常实用,配饰要符合装饰身体的需求,即便是清代的玉山子,也是为了美化居室空间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匠人制作的玉器是为他人,而不是单纯表达自我。可是,当代的玉器创作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玉雕作品要进入市场,但是玉雕艺人经常是以自我感情的表达为主。换言之,玉雕艺术的“纯艺术化”开始排斥“实用化”。在玉雕创作中,艺人常常是根据材料构思能表达自我情感的作品,大多数作品本身也不再具有实用功能,而是纯粹用于欣赏。这种变化甚至影响到对玉雕艺人的称呼,传统的古代社会中,工匠行业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事手工行业的熟练工人一般被称为“工匠”。周代的《考工记》把加工玉器的匠人称之为“玉人”。可是,今天更多的玉雕艺人是以玉石为创作载体的艺术家。从以实用为主的玉雕工艺到偏纯艺术创作表达,从匠人的称谓到艺术家的称号,可L看出今天的玉雕创作紧跟时代,更为艺术化。当然,当代的玉雕艺术家仍然需要工匠的精神,还要追求工匠技艺的精湛。
-
2016中国玉石雕刻作品玉星奖金典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一台砣机、一捧解玉砂,脚蹬手磨……”这是对琢玉艺人的生动描写。经过相玉、构思、切胚、琢磨、抛光等环节,美轮美奂的玉器就在琢玉艺人手中出世了。,玉,本为石,是大自然的精华。人类在打制和磨制石器的过程中,把玉从石中分化出来,用于生产、配饰、礼仪等不同领域。原始先民把美玉佩戴在自己的身上,满足了实用和精神上的需求。“玉之美”并非只是材质美,而是原始人类审美追求的体现。从古人用玉取向来看,玉集实用性、审美性、象征性于一体,成为王侯权力的符号、君子品性的表征以及文人把玩的对象。中国人爱玉崇玉,形成了特有的玉文化,以致延伸到语言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玉女、玉郎、玉音、玉貌、玉成、玉册、玉玺等词语。玉文化甚至渗透到人名中,如《红楼梦》中的宝玉、宝钗、黛玉等名字。还有君子比德于玉,乃至食玉登仙的‘思想等都表达了古人对玉的崇拜。这些以玉为偏旁的字和玉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无不说明了中国人崇玉的深度和广度。玉因其美质,被人类赋予不同文化内涵和寓意,甚至是玉材的质地、色彩、纹理都可以表达一定的寓意。玉温润晶莹、纯美无瑕、坚韧致密的特性,象征了“仁、义、智、勇、洁”五德,与儒家理想化的品德是一致的。因此,玉本身被赋予了拟人化的品德,成为君子的象征。白玉坚而洁白、无瑕,象征了女子的贞德。“有女如玉”则是以玉来比喻女子肌肤如玉,光泽动人之美感。玉材除了比德、比容外,还可以引申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寄寓人们对某种美好理想的追求,比如美玉良缘、金口玉言、玉成其美等。琢玉艺人因材施艺,量料取材,巧夺天工,创作出一个个寓意美好的作品,让人叹为观止,爱不释手。总之,玉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特征,国人对玉的喜爱源于内心,并持续至今。当代社会中,玉器虽然不再具备传统礼器的功能,但是玉的装饰功能依然存在,所以今人仍然佩戴玉石首饰或收藏、把玩玉石。
-
童永全雕刻艺术童永全《童永全雕刻艺术/中国国家博物馆名家艺术系列丛书》是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董永全雕刻艺术展”编辑加工而成,集合了童永全与涌泉制艺工作室十六年来的精选作品,共计展品88件。展品按工艺材质分为三大类:一、金铜唐卡与造像,是使用古法铸造工艺、金汞鎏金工艺进行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创作;二、木刻工艺唐卡,是以绘画唐卡、刺绣唐卡、堆绣唐卡、珍珠唐卡为基础的创新性探索;三、玉雕工艺唐卡,是木雕工艺唐卡成熟基础上的材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