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
-
唐俭碑上海图书馆《唐俭碑》圆劲秀伟,乃唐碑精品。此本为明拓本,历蒋祖诒、吴湖帆递藏,褚徳彝题端,为此碑*旧拓本之一。
-
不舍皮相王晓松 著当艺术家针对材料、语言、方式做当代转换,作品是他们的表达,各样作品按照时间先后排列,形成每个作者的思想轨迹,对雕塑家刘建华来说,他的每件陶瓷艺术品是实在的,思想轨迹是抽象的。本书不仅是刘建华十年来的艺术品回顾的画册,而是他十年思考的“故事集”。刘建华在不同方向的创造线索,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媒介、技术和观念的抽丝剥茧逐渐显露出来。著名美术史学家巫鸿教授为本书撰写的导读文章,对不同的创作者和批评家的理解提供了方便之门,而普通读者则可以在阅读书中的图文信息时慢慢体会艺术的价值是什么、当代艺术可以怎样观看。
-
论斗方创作沃兴华 著作者自足于自身创作实践,分析了斗方作为受展示空间变化而产生的新颖幅式,章法的表现性是创作的重点。具体到图式斗方,作者以先章法、次结体、最后点画的次序,以及分析和比较图式斗方与文本式斗方创作的整体/局部、开放/内敛等方法的差异,对图式斗方的创作过程进行了探讨。此外,作者还论述了自身对于书法内容与文字内容相统一的“书文合一的图式斗方”的创作探索。
-
形势衍沃兴华 著本书论述了书法构成中的三个层次,即点画中的形和势,结体中的笔势和体势,章法中的时间节奏和空间造形,并以历史的眼光,分析了米芾、徐渭、董其昌、王铎书法作品中对笔势与体势相统一的探索和表现,以及作者本人在书法临摹与创作中对时间节奏与空间造形的追求。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作者认为书法创作的方法就是在笔法基础上的形势变化。
-
论书法的形式构成沃兴华 著本书中作者结合自身书法艺术探索实践历程,阐述了形式构成的定义,分析了形式构成成为当代书法创新所带来的可能性,并从理论上探讨形式构成的创作方法,从实践上介绍具体的创作过程。此外,本书还讨论了书法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阐述形式构成创作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论手卷创作沃兴华 著本书分上下两篇,探讨了手卷书法的继承了创新问题。上篇“手卷书法综述”,将手卷放到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观照,论述其幅式发展、创作特点、创作方法和经典作品。下篇“手卷书法的临摹与创作”,着眼于创作实践,介绍作者自身如何用形式构成的方法加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
西仓寺建筑木刻图谱暂缺作者该书绘制了藏式寺庙建筑相关设计图,即寺庙内各式木雕模板、尺寸等以画册的形式呈现与读者。其包括庙宇的整体规划图、佛堂整体绘图、佛庙圆柱木雕等整体性绘图,还有吉祥八宝、七双珍宝、吉祥八物等具体图像雕刻图谱及尺寸大小。本书为良好的建筑工具书,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
书艺东坡衣若芬 著本书在存世一百余件的苏轼书迹题目里,选取了五件颇具特色的苏轼书迹作为考察入口,将“文图学”的方法贯穿始终,独辟蹊径,考察苏轼生命历程的题画文学书写及艺术理念。
-
雕塑诗学秦刚雕塑诗学研究雕塑艺术规律,通过对形而上之哲学、艺术精神、雕塑物自体的深入探讨,构筑一个对于雕塑艺术的全局思维模式。《雕塑诗学》是21世纪第1本研究雕塑诗学的专著。作者秦刚以散文笔法、诗意情怀向读者讲述对于雕塑艺术的理解。讲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较好地普及了雕塑艺术知识。
-
乐清黄杨木雕技法高敏 编《乐清黄杨木雕技法/浙江省中职名师系列》在简要介绍了中国四大木雕的主要特色,让读者在了解我国木雕历史与现状及不同木雕艺术品类的特点,感受木雕艺术的特有魅力的基础上,以普及教育为目的,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黄杨木雕的材质、工具及学习方法。书中将丰富的题材与内容以及相关的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在读者前面,对乐清黄杨木雕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都将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乐清黄杨木雕技法/浙江省中职名师系列》针对乐清黄杨木雕的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从泥塑构造、选材取料、敲坯定型、实坯定格、修光雕刻、磨光擦砂、修细刻纹、油漆上光和装配底座九道工序的技术要素与方法,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在传统技法中,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圆雕、镂雕、浮雕、根雕、拼雕、劈雕及创意雕等技法的基本知识,让初学者在明白工艺流程的同时,能快速进入木雕技法的实践中,这正是《乐清黄杨木雕技法/浙江省中职名师系列》的精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