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
-
崇通张坚在本书中,作者的书学研究论文分为“理论方舟”“教育薪火”“史学星空”“美学云塔”四个部分,纵贯三千四百年的中国书法史,或涉教育,或探史学,或建理论,又针对当下书法的生态,以开阔的视野抒发独特之见解,其中部分作品已见诸报刊。本书还收有作者的100首论书词,分为咏论书具、书法、书体、书家、书幅、书帖(碑)之作,既补缺书论文体,又拓展词格内容,颇有价值。
-
玉石雕刻工艺张兴旺,边喜龙,王少玉 编《玉石雕刻工艺》是为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学生及玉雕爱好者所编写的玉雕工艺教材。全书分为雕刻理论篇和工艺实践篇,前者详述了玉雕发展历史、玉雕设备及工具、玉雕技法、设计原则以及常见的纹饰、图案和寓意,为读者掌握玉雕技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后者以实际生产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通过大量的玉雕生产实例和清晰的步骤图,将玉雕的主要类型——圆雕、浮雕和镂空雕这三种工艺流程形象直观地展示给读者。全书图文并茂,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
希利尔讲雕塑 给孩子的艺术启蒙课[美] 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该本套书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部分。本册为雕塑卷。作者希利尔不是简单介绍那些有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而是通过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作品诞生的过程,其目标在于将艺术世界以生活化的姿态呈现给孩子们,唤起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热爱。本书让每个孩子能尽可能保留艺术的天赋,并在艺术的探寻中发展自身的灵性。这本书也是针对一般读者的艺术史入门书,能够让读者对艺术获得一种整体认知。
-
西洋镜喜仁龙,赵省伟 编,栾晓敏,邱丽媛 译本书初版于1925年,为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巨擘喜仁龙的名作,直至今天仍被西方学者奉为研究中国古代雕塑的“圣经”。文字部分主要介绍了5—14世纪中国雕塑的历史演变,以及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和代表作品。图录部分近千张图片按照时间和省份编排,既集中展示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域雕塑的艺术特征,又呈现了不同时期同一地域的风格演变。这些海外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古董商、私人收藏家珍藏的中国文物,相当一部分已经下落不明,更有一些名胜古迹和文物珍藏屡遭劫难,今已绝迹世间,足见本书之珍贵。
-
2018翡翠雕刻艺术年鉴中翠文化 编本书是一部对2018年中国翡翠雕刻界的工艺精进、艺术探索、创作观念、玉雕评论、审美趋势等进行全面的总结、梳理、记录的文献图书,以年为单位,以作品为证,以期客观完整地记录中国翡翠雕刻作品在材料、工艺、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内容、形式、观念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翡翠领域专业性、前瞻性文献图书,记录当代中国翡翠雕刻艺术的新工艺、新思潮、新探索、新方向。本书通过前期大量作品的筛选、拍摄、整理、加工等一系列过程,终形成年鉴,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
-
潇贺古道与我国陶瓷艺术海外传播研究王雪艳我应贺州学院设计学院的邀请为《潇贺古道与我国陶瓷艺术海外传播研究》一书作个引导并序,深感欣慰。与贺州市及贺州学院虽有接触,但还是了解不深,所以迟迟不能脱稿。幸好这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总结梳理一下也不再是什么难事。贺州,自西汉始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是沟通中原和岭南地区的重要节点。《晋书·地理志》:“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宋人周去非《岭南代答·卷一·地理门》:“入岭南之途有五,‘自道(道州)入广西之贺(临贺)四也’。”说明道州至贺州的这条古道属于五道中的第四条。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书方舆纪要·卷八十一》中说,秦末尉佗如不在桂岭拒防,其后果必然是,北兵“从道州而风驰富川、临贺之郡,则西粤之藩篱尽决矣”,文中说明了这条“新道”的具体走向是“道州—富川—临贺新道”。它是在楚越岭口“古道”的基础上扩筑而成,是一条水陆兼程,以水路为主的秦通“新道”。这条古道北连潇水,南接贺江,所以人们将之命名为“潇贺古道”。始道州,出临贺,北接中原腹地,南达大海,远播海外。因此,潇贺古道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历史上,贺州曾经是繁荣之地;而现在,贺州市的经济发展虽相对落后,但文化资源极其丰厚。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培养了一支年轻而富于活力的地方艺术学术研究队伍,从我的角度观察这支以贺州学院相关青年学者为主的群体,大概有如下特征。首先,抢抓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学术研究队伍日渐成长。积极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为弘扬地域文化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主持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如此密集的艺术研究工作,对于一个由师范教育转型的地方院校而言确属不易,在同类院校中也可以说表现强劲。其次,学术研究涉猎广泛,成果逐步显现。近年来该群体的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如张锋的宗祠建筑艺术研究,张桂红的风水林文化研究,陆俞志的瑶族服饰研究,周国泉的瑶族绘画研究,王雪艳的陶瓷艺术研究,等等,如此丰富的学术研究触角,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学院发展所迸发出的学术朝气和青年学者对地方文化的挚爱和执着。在近代瓷学研究史上,可划分两个阶段,一为文献考证阶段,一为考古调查发掘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学者们主要依据有关文献中的陶瓷记载进行考证,诸如《唐六典》《唐书》《新唐书》《茶经》《全唐诗》等典籍,尤其是宋、元以后的陶瓷著录、笔记及方志,如蒋祁的《陶记》、曹昭的《格古要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大清一统志》等书,均具学术和工艺参考价值。《陶记》对当时制瓷的分工、原料及产地、成型、施釉、装饰工艺、装坯、焙烧、销售等,都有详细的叙述,概括了某一历史阶段中国陶瓷发展史的重大作用。《天工开物》其中专设一卷叙述制造陶瓷技术,细述“共计一坯,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对制瓷每一项操作,记载都很详细。成书于明代的《古格开物·下卷》有“古窑器”论一章,也较完整地叙述了明代以前的各大名窑。这些文献对后世研究陶艺极有影响,也为地方艺术研究提供了学术依据。《潇贺古道与我国陶瓷艺术海外传播研究》可以说是一次系统地研究潇贺古道与我国陶瓷史影响的论著,文中大量采用了文献研究与考古窑址相结合的方式,佐证了潇贺古道对我国陶瓷艺术海外传播的应有地位。中国陶瓷艺术之所以备受瞩目和关注,在于历史经济与文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陶瓷的传播较频繁并与海外运输非常密切,其中潇贺古道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对外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相比于丝绸之路的家喻户晓,潇贺古道至今知者甚少,今天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曾经作为连接山水之间的陶瓷艺术传播运输纽带的潇贺古道,应该值得更多人去探索和发现。今天能够看到王雪艳的陶瓷艺术研究得以出版,贺州学院地方艺术研究团队学术成果不断,甚为感动。此为序。
-
江南书法史徐文平此书对江南书法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梳理、研究,立足江南地域文化特征,注重将江南书法的各种问题与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联系起来考察和定位,特别是把江南书法放到当时江南的整个学术艺术氛围背景当中去,在揭示书法本身发展历史的同时,更注意去探讨书法作为艺术形态与学术思潮之间的紧密结合及其影响关系。
-
魏碑体金刚经谢云生 书本书为谢云生先生的魏碑体书法作品,文字内容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本,精抄,创作于丁酉年(2017)秋季。在取法《始平公造像记》、《霍阳碑》、《石门铭》等魏碑的基础上,又能融汇汉隶、颜楷等的古拙、雄强之势,为颇具时代精神的创新笔法。
-
石语心愿叶林心 著寿山石斑斓温润,玲珑可人。而雕刻工艺师经过艺术加工赋予寿山石“清水出芙蓉”的清丽和灵性,使人赏之如醉如痴。叶林心淬砺于铁笔者三十余载,远挹秦汉法乳,近承皖浙妙绪,博采三代吉金、封泥、砖瓦等文字,循规审度,不染时俗,章法深稳,用刀俊爽,笔趣盎然。其为人诚实谦恭,从余游有年,孜孜敏求,学而问之,并旁涉六书,悉心摹古,兼采今瑜。熟谙明清印坛流派,择善而从,详加考评,且言之有物,语中肯綮。
-
米芾书法研究沃兴华本书是2009年版《米芾书法研究》的修订版,而在上一版基础上作了较大改动,体现了作者近年来在米芾书法研究这一专题上的*新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米芾其人其书,第二至四章分别为米芾书论、书风以及具体作品的专题研究,第五章则是关于米芾作品临习的经验指导。每一章相对独立,论述的深度和广度则层层递进。全书展现了作者对米芾其人其书持续的、多维度的思考与探索,在师法米芾的基础上,亦倾注了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发展意识,发掘米芾其人其书在今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