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中国戏曲导表演专论杨非 著中国戏曲艺术几的实践,积淀了丰厚而精深的经验。与此相比,戏曲理论的研究,尤其是作为培养戏曲导表演专业较高层次的创作人才所需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迄今仍很滞后。另外,目前市场上发行的定制戏曲演员、导演及艺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的书少得可怜。在提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今天,在强调优选文化方向的今天,这个不应有的空白,也应该经由同道中人共同的努力而填补起来。21世纪的戏剧艺术呈现出一个多元交织、相融互补的趋向。改革开放以的广度和深度在发展,古老的民族戏剧只有在东、西方文化不断相互交流、有机融合之中才能与时,才能使它成为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所共同体认的东方戏剧艺术而也才能真正体现它的艺术价值及民族色彩。为此,加快民族戏剧理论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
-
美国生态戏剧研究康建兵 著生态戏剧于世纪末在美国兴起,随后扩及欧美其他国家。生态戏剧作为、21世纪之交应运而生的一种的戏剧现象、戏剧思潮、戏剧运动和戏剧类型,既是21世纪美国戏剧新发展的重要构成,更为人类以戏剧艺术聚焦、探讨、表现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新探索。生态戏剧在欧美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尤其在其发源地美国取得的成就和影响大,但国内鲜有研究。本书对美国生态戏剧作初步的梳理和研究,在和解读美国生态戏剧的同时,也将在生态批评视野下对国内的生态题材戏剧及其戏剧的生态批行探讨和比较研究。
-
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现代中国译介论稿欧光安 著本书主要讨论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戏剧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全书分为绪论、“国剧运动”与余上沅对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译介、“样貌与神韵”:茅盾对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译介、“翻案”与“风韵说” :郭沫若对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译介、“翻译而非翻案” :田汉对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译介、格雷戈里夫人戏剧在现代中国的多次复译及其他、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对早期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几章的内容,详细梳理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运动的历史语境、演进历程、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并多维度探究考察其对现代中国戏剧文学界的影响。
-
穿过林荫步道去观剧方家骏 著,夏萍 主编这是著名文艺评论家方家骏的一本个人自选集,收录了他几十年间以舞剧为主要研究对象,旁及多种戏剧门类的艺术评论及艺术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包括“舞剧评论”“戏剧评论”“文论•随笔”等不同艺术门类及自序与自跋,凡65篇。其中,部分文章就文化现象、艺术教育及文艺单位发展改革提出学术性观点,具有理论高度和史料价值。本书作为“海上风•艺术文丛”的一种,由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编选,亦从一个方面呈现了上海舞台剧作者的艺术水平与工作成果。
-
名声大噪(美)迈克尔·里德尔 (Michael Riedel)本书讲述了百老汇自21世纪初以来超凡变革的故事,以《猫》《歌剧魅影》《出租》《美国天使》《芝加哥》《狮子王》《制片人》等享誉全球的歌舞剧为线索,带领读者探索了剧作演出的过程和幕后花絮。这些歌舞剧在内容、编排、灯光、舞美、表演形式上的改变,直接影响了美国戏剧的历史。书中详细描述了百老汇那些热闹非凡又不为人知的奇闻逸事,它们或刺激,或悲伤,或搞笑。从目录就可看出本书内容多么吸引人——有的就是那些名声大噪的作品里的台词!同时,本书对百老汇的内幕进行了无情揭露,并批判了部分制作人和表演者的不端行为。迈克尔•里德尔将读者带到幕后、舞台、彩排现场,相信读者读完后将对百老汇产生全新的看法。
-
戏剧游戏[英]杰茜卡·斯韦尔这是一本用于演员排练的戏剧游戏书。本书收录了77个游戏,作为导演带领演员确定和深入剧作文本世界的有效手段。书中以剧目的体裁为切入点,根据写作风格的特殊性对表演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探索方法,借助声音和音乐帮助演员创造剧本中的世界,使排练变得积极、投入、严谨而富有情趣。本书最后亦提供索引,按照能力要求、合作形式、创作方式等给游戏分类,所有这些游戏都是提升演员创造力、团队凝聚力的法宝。
-
吴梅教授纪念集苗怀明吴梅先生是中国传统戏剧理论的集大成者。在大学执教期间,他培养了大量学有所成的戏曲研究家和教育家,而且在文学上有多方面成就,在戏曲创作、研究与教学方面成就尤为突出,被誉为“近代著、度、演、藏各色俱全之曲学大师”。本书稿精选了四五十篇学术论文,吴对梅研究现状作综述,从资料论著、文学创作、戏曲理论、生平轶事、教育意义、其他研究等方面对其进行述评,从多方面展现了吴梅教授的学术成果,对认识吴梅教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二战后的美国戏剧创新黄艳春本书依据马克思辩证唯物论的社会历史观和戏剧艺术观,通过细致解读作品及相关的手文献资料,具体翔实地论述、勾勒了二战后尤其是1960—1970年代美国戏剧舞台上丰富复杂、多元创新的概貌,阐明了它们是怎样生动形象地表现和参与当时激烈动荡的精神文化生态,并对美国现实社会进行批判。本书选取阿尔比、特里、福尔曼和马麦特四位戏剧大家及其主要代表作,按照一般戏剧的基本要素,从新创表演、戏剧化语言和现实主义主题三个方面,各有侧重地、典型性地展开讨论。这样的研究在国内学界实属鲜见,而作为专著更是十分难得。本书具体地揭示当时戏剧多元创新较为综合性的特征,应该有助于对同时期其他剧作家及其作品的拓展式研究,也可为相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
纽约观剧日记刘冰著《纽约观剧日记》是作者于2016—2017年在纽约访学期间观剧的现场观察和评论,反映了当代艺术和舞蹈作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书以主观叙述和客观背景相结合的方式,将艺术坐标置于纽约的城市语境中,纵向跨越20世纪自现代舞发生至艺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横向融瞰舞蹈、戏剧和影视之全局,力求从个人的视角探究美国表演艺术和媒介现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当代舞蹈和表演艺术的发展,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本书共分为五个板块:艺术节、剧场与舞团演出季、舞蹈教育与公共空间、走进百老汇以及百老汇之外。艺术节板块主要记录了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新浪潮艺术节、林肯中心艺术节、白光艺术节等各大艺术节中上演的优秀剧目,如《李尔王》《午夜》《珠宝》等;剧场与舞团演出季板块主要记录了大卫•寇克剧场、乔伊斯剧场等上演的剧目以及优秀的演员,如巴兰钦、安娜•德瑞莎•姬尔斯美可、理查德•姆等;舞蹈教育与公共空间主要介绍了舞蹈与图书馆、博物馆,舞蹈与公园,舞蹈与电影,舞蹈的教育与传播之间的跨界合作与联系;走进百老汇主要记录了百老汇的经典剧目,如《礼物》《小狐狸》《汉密尔顿》等;百老汇之外则是记录了百老汇意外的戏剧,如《奥斯陆》《不眠之夜》等。除此之外,还有三篇对艺术节及剧院负责人的专访。
-
清宫武戏研究徐建国清宫武戏是清宫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清代内廷以武打场面为主要内容进行表演的戏曲样式。本书以清宫文献为依托,以清宫武戏为切入点,比照民间的笔记杂著、木版年画、演员口述等,运用戏曲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清宫戏曲档案中的剧本、脚色行当、舞台排场、表演套路等演出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系统阐述清宫武戏的源流与艺术特征,挖掘清宫武戏成熟繁荣的内部成因及艺术规律,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中国古代戏曲史、演出史研究。